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看年轻干部提高“七种能力”

时间:2021-08-26作者:马晨雨 来源:《中国农垦》2021年第9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真实动人的故事、朴实无华的语言,再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插队生活: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学问、点子多,办事公平正派,一心为民众做好事,是个公认的“好后生”。这些事迹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鲜活教材,也是年轻干部提高“七种能力”的生动范本。

“不畏浮云遮望眼”,提高政治能力是“想干事”的思想之基。一是加强理论武装。青年习近平研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大量军事、国际政治、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二是坚定理想信念。青年习近平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面对冷遇毫不气馁,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他立志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1974年决定不上大学时,他说“得帮老百姓做点事”“我本来就是个农民”。

“纸上得来终觉浅”,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是“能干事”的谋事之基。一是在实践中学习。青年习近平参加代表团前往四川学习办沼气的经验,一待就是40多天,每见一个沼气池必要搭梯子下去仔细看、每到一个地方必问得非常清楚。二是认真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陕西和四川土质、含沙量等条件的不同和四川沼气实践的经验,提出学习的关键是如何保证沼气池不漏水、要能承受一定立方水的压力,而且下决心要一次试水成功。三是落实调研成果。回到延川之后,县里设置了梁家河村、关庄村、城关村3个沼气试点村,全省召开沼气利用推广现场会,参观的重点就是他所在的梁家河。

“咬定青山不放松”,提高抓落实能力是“干成事”的行动之基。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陕北很苦、延安更苦、梁家河最苦,青年习近平担任大队支部书记后便决心要发展生产力。为方便社员生活筹办代销店,发挥铁匠和妇女劳动优势成立铁业社、缝纫社;用奖励给他的三轮摩托车换了一台磨面机,为全村人开了磨坊。二是坚持联系群众。办沼气时一些观念保守的老人直接反对,打淤地坝时有人议论这是劳民伤财,要办代销店时有人担心会被扣搞副业的帽子……面对这些阻力,他挨家挨户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反复讲规划、讲道理,最终得到了村民的拥护。三是坚持模范带头。打深水井时他亲自下到井里,站在冰水里挖泥土和石头;打淤地坝时不仅一直在一线指挥,还和村里人并肩战斗;为了维修沼气池,在炎热的夏天他下进沼气池中打着手电解决问题。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艰难磨砺和丰富实践中,我们不难理解他治国理政的深厚历史逻辑和基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作为新时代的“三农”青年,我们成长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新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是我们拼搏的舞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牢记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使命,练就过硬本领,敢啃硬骨、勇涉险滩,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展现年轻干部的蓬勃朝气。


(作者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