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际化步伐是光明食品集团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4-09-04作者:陈春山 通讯员 陈光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1期

    近三年,光明食品集团加快实施资源、网络的海外布局,相继完成对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公司、法国DIVA波尔多葡萄酒公司、英国维多麦食品公司等一系列跨国并购,其中的每一笔并购都可圈可点。
    光明食品集团在成功并购四家海外企业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抓住机遇,借助投资并购和产业合作的机会,优化自身的核心产业,加快本土企业国际化步伐,打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食品品牌,计划到2015年集团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从15%提高到25%,使集团国际化程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打造光明跨国企业的梦想。
    在2013年10月15日举办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光明食品集团总裁曹树民关于光明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主题演讲,在中国食品行业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日报网站、中国财经报、经济日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等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日前,曹树民就“打造光明跨国企业”的主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驱使光明集团从被动走出去转为主动国际化的最根本的动力在哪里?
    曹树民:光明食品集团不是一开始就主动搞跨国经营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团所属企业尝试与联合利华、达能、可口可乐等国际著名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发展以引进为主的合资合作或简单的出口业务。进入新世纪后,集团所属企业开始为雀巢、加州乐事、马爹利、轩尼诗、恒天然等一批国际知名食品进军中国市场做总代理、总经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国际知名食品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运作模式的了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开启了国际并购的窗口。加上有前两步的经验积累,光明食品集团意识到搞跨国经营的时机到了。于是,我们开始提出国际化战略,制定、实施周密的国际化战略方案。
    具体来说,光明食品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和需要。
    首先,是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的食品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基本上是完全开放的行业,近几年,光明食品集团所在的各个业务领域都面临着很强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世界500强已经有480家进入中国,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落地,中国市场将更加开放,有更多的外国企业、产品将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产品同台竞技。所以,我们要尽快地熟悉、了解和学习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游戏规划。
    其次,是对接海外资源和市场的需要。近几年,大宗食品原料如粮食、饲料、糖、奶等商品价格都出现过大幅波动,给我们企业的稳定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食品原料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国家很多食品企业陷入困境,降低了对食品原料的需求,其食品原料以及乳制品、食用油、葡萄酒、肉制品等食品价格普遍低于国内价格。比如,2011年国内奶粉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价格高出40%,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的严重倒挂。同时,海外跨国公司对食品原料质量标准的掌控和技术标准,总体上也安全可靠,因此我们决定要抓住金融危机开启的国际并购窗口,加快实施资源和网络的海外布 局。
    第三,是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府的号召,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积极培育、形成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努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本土跨国公司的需要。光明集团作为沿海地区都市型农垦企业,作为大型国有食品企业,更加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走出去”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跨国公司竞争中的关键性要素。光明集团现在和将来要与世界级食品巨头抗衡,必须逐步培育出自己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关键依赖于高端的技术和知名的品牌;必须通过并购、合作等形式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和海外市场覆盖率。光明集团和其它领域本土企业单纯“往外走”的跨国经营思路的最大不同,是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引进海外的资源、网络、品牌,引入跨国人才、科研技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从而整合全球最优质的资源为我所用。这一点,显然体现了我们作为国有农垦企业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记者:目前光明集团核心主业发展最缺的关键资源是什么?有哪些弥补的途径?通过跨国经营,光明食品集团最希望得到什么?
    曹树民:目前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原料资源,资源不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企业越是发展得快,面临的资源不足问题就越多。从我们集团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角度看,我们核心主业发展最缺的就是相关的国际化人才,因为未来三年,集团把国际化战略作为第一战略,为了有效地实施这一战略,那些了解产业国际化运作模式、熟悉国际市场、知晓国际游戏规划和兼容国际企业文化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最稀缺的。我们正在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通过实施引进和培养并举的方式,逐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实现海外并购、跨国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对接海外资源和网络市场,搭建联系国际国内的资源整合与产业运作平台,把中国市场的成长空间和消费优势与国际资源、品牌优势有效对接。我们的深层次目标是: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熟悉国际游戏规划,培养一支熟悉海外企业经营、企业文化的人才队伍,培育形成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努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本土跨国公司,这也是光明集团的战略目标。

    记者:随着投资领域越来越多元化,光明集团海外投资的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近年来,投资领域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曹树民:光明食品集团近年来的海外投资始终聚焦食品主业发展,我们的海外投资并购项目不管最终成功与否,从来没有偏离过食品这一核心主业。因为,光明食品集团本身就是一家以食品业务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综合企业集团,我们的发展战略就是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既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也包括第二产业的食品制造业,还包括第三产业的连锁商贸业。以我们并购成功的四个海外企业案例来看,这些业务都是和食品产业相关的。比如,新莱特是新西兰一家拥有丰富资源的食品制造企业,维多麦是英国一家具有80多年历史的早餐谷物类食品制造企业,拥有行业领先的品牌、知名的产品和优秀的生产管理技术,维多麦麦片是英国皇室指定用品;另外两家企业,一个是澳大利亚领先的食品分销企业,一个是法国波尔多地区领先的葡萄酒经营商。所以,这几年光明食品集团的海外并购都是在我们的主业范围内,重点围绕“资源类”、“网络类”和“品牌类”来展开的。

    记者:光明集团在海外并购中,根据什么来确定投资标的、筛选目标公司?又是如何融得资金、组建团队与当地的企业竞争?
    曹树民:近几年,我们进行海外并购主要遵循六个原则:一要符合集团战略。就是我们的国际化并购和国际化经营要紧紧聚焦集团的食品主业,要着重围绕“资源、网络、品牌、技术”等关键要素展开。二要产生协同效应。并购的海外企业和业务要在资源、产品和技术等方面与国内业务和国内消费市场产生较好的协同。同时,在管理、文化、理念和人才等方面也能产生协同效应。三要保证估值合理。作为战略投资者,光明食品集团非常关注目标公司长期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希望项目估值能在一个理性的区间范围之内,以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四要力求风险可控。在进行海外公司并购尽职调查过程中,充分揭示并购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力求使项目的整体风险降到最低。五是看重团队优秀。我们非常注重对被并购企业管理团队的考量,看他们是否拥有丰富的食品行业从业经验,是否具备优秀的企业运营管理能力,是否认同光明食品集团的文化理念……如果对方足够优秀,我们会邀请对方留下来继续管理被并购企业。六是选择优质企业。我们希望被并购企业拥有良好的运营业绩,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具备一定的行业话语权和知名度,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比如,我们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品公司32个月就成功上市了,实现了海外并购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专门作了批示:“光明集团收购新西兰乳品企业并在当地成功上市,是国企海外并购成功案例,首先是紧扣做大主业,同时又是国内紧缺的外国优质资源,请国资委予以关注。”
光明食品集团并购海外企业的融资工作主要由集团财务总监担任项目负责人,总部相关部室包括财务部、法务部、投资部等及相关并购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筹资团队。
    在融资过程中,我们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邀请了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对光明集团进行信用评级。最终,这三家评级机构均给与我们“投资级”评级,这也使光明食品集团成为上海第一家在境外发行投资级国际债券评级的公司。我们在海外并购中的融资充分发挥了光明集团的总体优势,多主体在境内境外多渠道融资,境外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俱乐部融资)和发行美元债等方式筹集资金。我们在英国通过俱乐部融资贷款4亿英镑,资金成本下降3个百分点,可减少利息支出1200万英镑;在香港通过俱乐部融资吸引了33家银行来参与报价,最终我们选择了7家银行参与俱乐部融资,这样使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也降低了融资成本。第二种融资方式为发行美元债。由于光明食品集团获得投资级评级资格,我们在海外发行美元债可将资金成本控制在3%左右。融得的资金一部分用于购买股权,一部分用于置换目标企业原有银行贷款,以低息换高息,每年降低目标公司的财务费用约2000万英镑,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其在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记者:这些成功的海外并购对光明食品集团在国内产业发展、市场份额以及利润提升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曹树民:应当说,这些成功的并购已经在各方面初步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一是为光明食品集团继续实施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光明食品集团的国际业务收入146.94亿元,占集团总销售规模的10.55%;海外资产规模为203.76亿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的16.41%;海外雇员人数为2918人,占集团总雇员规模的4.19%。集团国际化程度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 位居第37位,这显然与近几年光明食品集团大力推进国际化并购行为息息相关。二是直接形成业务上的增量。根据我们的内部统计,光明食品集团这两年的业务增量有40%左右的贡献来自于外部并购,当然也包括海外并购。三是开辟了新业务,弥补了我们的短板。比如,光明乳业并购新莱特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中高端婴儿奶粉——培儿倍瑞,填补了光明乳业在婴儿奶粉这个业务领域的空白。当然,我们进行海外并购不仅仅要看眼前形成的收入和利润增量,更看重海外业务与国内市场的对接,看好这些业务的未来成长空间,以及与我们现有国内业务的战略协同作用。

    记者:光明集团成功完成海外并购后,又如何将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人才进行移植?
    曹树民: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我们的做法,一是加强产业的对接。把海外企业的产品与我们国内的网络终端相对接,通过相互交流、接触和学习,熟悉海外企业的运作模式、管理模式和市场拓展模式,现在我们已经与维多麦、玛纳森、DIVA等企业在积极进行对接尝试。二是互派人员到对方企业去学习。比如,维多麦的亚洲市场运营总监就在光明集团进行对接和学习,加强双方的了解和互动。三是请海外企业高管为本土企业进行培训。包括战略制定和任务分解、财务预算编制和新产品开发等很多本土食品企业薄弱的方面,我们也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展开对接。2013年11月上旬,我们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为期两天的专题培训,请英国维多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向光明管理团队介绍维多麦的核心管理流程经验。四是通过举办光明食品节等活动,进一步增进海外企业与本土企业、海外企业与海外企业的接触和了解,从中寻找彼此相关与认可的合作方式。比如,在2013年10月17日举办的“2013光明·兵团食品节”开幕式上,我们就是把“维多麦新品发布会”作为“重头戏”,众多嘉宾和消费者不仅看到来自英国维多麦公司真实的营养麦片生产过程画面,同时还现场品尝到维多麦公司最新推出的果仁谷物棒等系列产品,让消费者更加形象而生动地理解如何把健康的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一天。在本届光明食品节期间,美国、日本、葡萄牙、波兰等国家的有关部门和公司分别设立体现各自国家特色的健康食品展示馆,这些国家对都市型农垦企业的食品生产规模、食品安全掌控能力、琳琅满目的食品种类和多元化的经贸合作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少国家驻沪领事馆的农业处官员还主动派员参观光明食品节,表示来年也要来参展。这些都表明,现在我们与海外农业、食品企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合作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关键是我们要增强国际化的意识,提升把握机会的能力。

    记者:请曹总谈谈光明集团未来将如何发挥海外资本平台的功能?
    曹树民:光明食品集团希望通过改善海外并购企业的经营业绩,逐步把它们都打造成为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公众公司。一是作为资本市场上市的公众公司,更加有利于通过社会监管和规范运作,来降低我们作为大股东的监管成本。二是有利于通过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减少股东对海外企业的输血,降低我们的资金成本。三是作为一家海外资本市场的公众公司,更加有利于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降低国外社会和民众对中国国有资本控制当地企业的关注度。

    记者:此外,光明集团从跨国并购中还获得哪些宝贵的要素?如何利用?比如知名的品牌。您提到要以中国市场为导向,做国际OEM,现在的进展或未来打算怎么做?
    曹树民:我们的海外并购重点关注资源类项目和网络类项目,这些项目本身都是各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业务领先的优秀企业,都具有知名的品牌、优秀的技术、良好的网络和丰富的资源,我们通过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市场的对接,通过发挥光明食品集团在本土的网络资源优势,特别是地处上海这样一个外向性消费能力很强的大都市,在一些产地特征很明显的食品快速消费品领域,我们认为还是有很多机会,比如在葡萄酒和乳品领域,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和澳新地区的乳品就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我们打算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记者:国务院批准建立上海自贸区后,光明食品集团将如何利用其中的投融资等便利条件为海外经营服务?又如何为全国农垦企业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红利与优惠政策先行探索?
    曹树民:上海自贸区审批落地后,无论对光明集团,还是对全国其他农垦企业以及食品制造企业都是重大的机遇。从2013年3月份上报,到9月底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这么快建立起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上海自贸区成立一个多月来,一是拿出了第一张负面清单;二是取消影响市场资源快速配置的不必要的审批制度,实行备案制,包括外资进入和中资走出去;三是服务业六个领域的开放已经公布并开始落实。
    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关键内涵就是制度创新,企业可以从中享受制度红利。比如,上海自贸区一线放开以后,物流仓单可以直接入区,不仅时间大大缩短,成本也可以降低10%以上。再比如,以前企业到国外参股或收购一家公司,同不同意出去完全由审批方来答复,时间至少需要二到三个月。现在上海自贸区内,企业“走出去”的制度重新安排了,企业走出去只要在列表范畴内,只需备案,没有管制。
    目前,光明食品集团正在对上海自贸区的方案、政策、法律等相关文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也在等待具体的实施细则的出台,特别是金融改革创新的细则出台。我们认为,光明食品集团在跨境贸易、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对外投资并购、国际物流、境外融资等方面都存在着参与的机会,有许多改革的红利可以分享。由于上海自贸区刚刚建立,自贸区又是一个长期的建设、完善的过程,有关具体产业、业务开展的操作路径和实施方案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等到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之后,光明食品集团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与自贸区的对接,充分发挥区域、政策优势,在为全国农垦企业和食品企业先行探索的同时,努力加快光明食品集团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作者单位:光明食品集团公司宣传部)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