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河这匹黑马!

时间:2019-04-01作者:覃超恒等 来源:《中国农垦》2017年第8期

     有人说,广西红河红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简称“红河红园区”)是匹黑马,只用一年多时间,就获得多项市级、自治区级园区称号,从桂中腹地一下子“蹿”到世人面前,成为广西农垦和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成为广西全区现代农业建设领域令人瞩目的焦点。
      南国春来早,当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一个旨在研究部署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申报工作的垦地联席紧急会议刚刚结束,各工作组便领了任务分头行动起来。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使命任务的不断加码,几近满负荷的忙碌早已成为园区上下的工作新常态。


 顺势而为,担当改革先行军


      广西农垦红河农场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近年来,由于产业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再加上部分土地被周边村民侵占,红河农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是四平八稳固守传统,还是果断出击主动破题?面对“十三五”农业和农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红河农场领导班子作出抉择:担当改革先行军,创建农业示范区,多条腿走路,促企业发展。
      在交通条件有待完善、区位优势不甚明显、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区域创建现代农业园区,这个抉择最初并不被看好。“改革总会遇到阻力,但只有改革才能为企业找到出路!”面对质疑,红河农场领导班子态度坚决,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农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新形势下,发展以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是农场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
      令人振奋的是,此思路与来宾市兴宾区委、区政府一拍即合。经洽谈商讨,双方决定垦地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建设园区。
      2015年6月,垦地共建的红河红园区破土动工。园区位于红河农场二分场和兴宾区正龙乡大岭村,规划核心区7133亩,拓展区1万亩,辐射区10万亩,总投资约8亿元。园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是发展柑橘种植的黄金地带。园区将以柑橘产业为支撑,辅以甘蔗“双高”基地、养殖业和旅游业,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结合”的理念,打造集现代生态农业、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加工流通、电商服务于一体,具有农垦特色和桂中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借力而上,垦地合作建园区


      “垦地合作,是我们园区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红河农场场长谭建国告诉记者,在红河红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双方共同成立了垦地合作联合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红河农场提出的“一河两岸,两园驱动,产城园港,四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被列入2016年来宾市、兴宾区两级政府工作报告。
      园区建设,土地是支撑。在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下,红河农场共依法收回3000多亩被侵占土地,用于园区建设,实现了“以园收地、以园保地、以园招商、以园兴业”。按计划,今年还将继续依法收回3000亩。
为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地方四套班子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到园区调研指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园区开发的“红河速度”。
      经过协调,地方政府以水利建设经费、水灾补贴、绿化专项经费等形式,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为园区免费提供绿肥种、黄板、杀虫灯等。
      随着垦地“一盘棋”理念的不断深化,园区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来宾城区至正龙乡的二级路已经建成通车,全程开车只需20多分钟;来宾高铁站至红河红园区城市大道项目将于今年动工兴建;广大职工群众翘首以盼60多年的“红水河大桥”项目,已获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将建成双向八车道桥梁,农场职工群众渡船通行将成为历史。
地方大力支持,农场干部职工也不等不靠,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扎实推进园区各项工作。
      2016年早春,水果采摘体验园100亩的火龙果苗刚栽种下去两天,强霜冻天气便突然来袭。为避免重大损失,园区十几名工作人员顶着寒风,连夜拔起果苗搬进设施大棚内。“夜黑风高,泥土湿硬,大家的手指被冻得伸都伸不直,然而直到把活干完,都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管理人员吕日文回忆说。正是这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园区上下凝聚在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园区的发展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创国家级示范园区”……园区内一条条横幅标语,已经成为职工们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


 特色突出,盈利发展可持续


      红河红园区柑橘产业主要种植沃柑、大雅、爱来水等特优晚熟新品种。其中,沃柑个大味甜,汁多化渣,单果重达六七两,表皮橙黄油亮,卖相好,产量高,亩产最高可达8000公斤。因属于中晚熟柑橘品种,每年1-4月上旬上市,避开了其他品种柑橘大量上市的时间,加上目前市场上沃柑的供应量少,物以稀为贵,今年沃柑市价达12元/公斤以上,按亩产5000公斤计算,产值可达6万元/亩,利润可达5万元/亩。
      在柑橘无菌健康种苗培育方面,园区目标是实现每年出圃4000万株,按目前裸根苗市价10元/株计算,可实现产值4亿元、利润2亿元;如果按袋装苗市价18-30元/株计算,经济效益则更加可观。2017年,园区预计出圃袋装大苗50万株、袋装小苗100万株,实现产值1000万元。由于是第一年投产,基础设施成本较高,但保守估计仍有400万元利润。
      按农场最初计划,园区农业的产值、利润应该分别达到5万元/亩和2万元/亩以上。目前来看,红河红园区将远远超过这个预期,种得好的岗位、品种,产值可达10万元/亩以上,利润可达8万元/亩以上,真正实现现代、高效。通过突出特色、做优产业,园区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目标将通过这个平台得以实现。


 辐射带动,践行示范题中义


      大岭村既是园区开发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园区重点辐射带动的村庄。该村有71户246人,长期以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近年来,在红河红园区的示范引领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柑橘等特色水果种植1000多亩。2016年,全村水果产量达55万公斤,产值约220万元,人均增收8900多元。
      如今的大岭村,硬化水泥路从园区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许多村民盖起了两三层的楼房,村前修建了拥有近百个标准停车位的停车场,还安装了多种健身器材。不远处,一块占地约10亩的鱼塘正在改造扩建,将建成可供游人垂钓的地方……这个传统的农业小村庄已经走上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现雏形。
      “锐意创新搞好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共创美好家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红河红园区把带动区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取得实效。除大岭村外,还有黄豆塘村等周边村屯希望被纳入红河红园区发展规划中,预计园区全面建成后,将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走上产业转型、脱贫致富的道路。
精准扶贫,“红河模式”创多赢
      如果说辐射带动是示范园区的职责所在,那么将辐射带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打造精准扶贫的“红河模式”,则是红河红园区的又一大亮点。
      在产业扶贫方面,园区引导贫困户持政府扶贫补贴资金入股,以股东的身份种植柑橘袋装大苗,接受园区统一提供的柑橘生产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努力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挂果、当年收益、快速脱贫的目标。目前,已有137名贫困户参与其中,每户持2000元扶贫补贴资金入股,参股金额共计27.4万元。在就业扶贫方面,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园区务工,让其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均工作20天以上,每天工资80-120元,与外出务工比,既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又能确保自家田地不撂荒,实现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不误”。在智力扶贫方面,建立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和技术培训中心,向贫困户提供栽培技术、标准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
      “红河模式”的有效实施,既为地方党委政府排忧解难,也促进了企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进一步强化了垦地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持续融合,有利于红河红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匠心铸造,醉美园区展风采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是红河红园区快速发展的高效推进器。建园伊始,就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引导组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并以股份制合作经营的形式组建广西红河红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加强统一服务管理,强化公司化运营。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职工创业等方式整合民营和社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园区已成立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12个。
      如今的红河红园区规模连片,布局合理,水电路、食住行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过去陈旧的生产队队部变成了白墙红瓦的新农村,曾经的荒草地、桉树林神奇“换装”,变成郁郁葱葱的柑橘种植基地。公司股份制种植区、千亩职工创业园……5000亩柑橘长势喜人,现代化科普展示馆兼具教育和科普功能,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中心覆盖全园区,120亩花海公园鲜花竞相绽放。尽管公园尚未正式开园,但已吸引了不少游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日趋成熟的园区,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考察、投资。引进了金旭茂集团世界荷花文化博览园项目、金泰农业科技公司万头生态养牛场项目;杨氏果业投资5亿元的水果种植项目、经华能源公司投资20亿元的农光互补项目、世纪榕园投资2亿元的奇石盆景项目等将落户园区;还分别与北京神舟绿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央企中国核电广西能源公司、浙江铜掌柜互联网金融公司、广西西江投资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一年多来,园区“两级”申报、“四园”同创顺利通过验收,被授予来宾市第二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第三批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五星级)和广西最美休闲农业庄园称号。
      “挑着梦想出发,担着希望回家;唱着山歌入梦,日子如诗如画。”红河红园区内宣传墙上的动人诗句,描绘的不仅是园区的愿景目标,也是每个职工群众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创建4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不管路有多长,这匹黑马都已经驰聘在路上!

(作者单位:广西农垦报社?广西农垦红河农场)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