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国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郑重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是新疆和兵团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兵团作为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主动作为,率先争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深入研究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策建议,对于更好地发挥兵团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人民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三大作用”,正确处理好兵团特殊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屯垦与戍边、兵团与地方的“三大关系”,积极主动地维护新疆和兵团社会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现状
(一)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兵团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据统计,2013年,兵团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99.89亿元,同比增长18.1%。比兵团成立时的1954年增长了220倍,年均增长9.6%;比兵团恢复时的1981年增长了22.9倍,年均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5.48亿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626.41.48亿元,同比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同比增长16.8%。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0:41.8:29.2。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3.6%、61.2%、25.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4、11.1和4.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56071元,同比增长16.2%。
(二)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
近年来,兵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资源优势,发挥外贸这个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13年,兵团进出口总额达115.91亿美元,居西部地区第8位,居西北地区第3位,同比增长26.7%,其中货物出口额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进口额12.21亿美元,同比下降1%。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5.42亿美元,同比增长3%。兵团得益于中国—亚欧博览会的连续成功举办,2010年到2013年,年均引进外资增长达57.29%,成为拉动兵团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创新引擎之一。如今,中国-亚欧博览会已成为兵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3年,兵团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香港等。
(三)城镇化建设逐年加快
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大力加强城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由“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的历史性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兵团已陆续建成了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双河市、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屯市等7个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和金银川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北泉镇等5个建制镇。初步形成以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架构,与新疆城镇职能互补,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2013年,兵团城镇化率已达62.3%,高于当年全国和新疆城镇化率水平。
根据2014年5月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加快兵团在南疆经济发展,提高兵团在南疆的维稳处突能力,进一步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逐步扭转兵团经济“北重南轻”局面。“十三五”期间, 兵团将在南疆重点建设一批城市、城镇、团场、企业,其中第一师拟建“金银川市”(暂定名,下同),第二师拟建“米兰市”,第三师拟建“小海子市”,第十四师拟建“昆玉市”。
(四)交通物流快速发展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陆上能源贸易通道。到2013年底,我国已建成从土库曼斯坦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A、B两线;未来还将建设从土库曼斯坦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到中国的C线和D线,加上中哈石油管道以及正在规划中的中吉电力输送项目等,我国横跨亚欧的能源经济带已现雏形。
兵团商贸流通业发达,批发、零售和饮服网点设施遍布全疆和内地各省市。兵团与世界上6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拥有各类出口商品基地170多个,经营34大类100多个商品的出口业务。
二、存在问题
(一)政策措施亟待配套
面对周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三股势力”的干扰破坏,兵团要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必须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国内外、疆内外的客商,来兵团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2014年以来,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虽然也对兵团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作出了相应的安排部署,对推动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产生了一些政策效应。但与兄弟省市区出台的政策相比,兵团的政策大多还停留在调研阶段。兵团的一些政策措施,大多比较笼统,没有细化量化措施,没有落实具体的责任主体,缺乏操作性和吸引力。还有一些政策措施,由于受部门利益驱动,还没有突破“最后一公里”,让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企业能够真正得到实惠,使兵团的许多政策效应大打折扣。
(二)建设规划严重滞后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需要提前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分期分批分步实施。
当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外交部、商务部牵头,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编制国家的《“一路一带”对外开放战略规划》,预计到2015年初就可以完成。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各有关省市区(主要是西北、西南和东部各省市区),也在加快编制本省市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大多数省市区预计2015年中期也能完成。
新疆和兵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目前还主要停留在调研和初步论证阶段。这对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影响较大。因此,新疆和兵团一定要抓紧组织强有力的领导和规划编制班子,加快编制《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和《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并使新疆和兵团的《规划》能够相互衔接,互相补充,不断完善,加强合作,以便更好地促进新疆和兵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三)交通物流急需完善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行政区划面积160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新疆和兵团的交通和物流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远不能适应新疆和兵团对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家“互联互通“的要求,相距甚远。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及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新疆和兵团交通设施还比较落后,商贸物流业发展与国内发达省市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和兵团与中亚、西亚和南亚及欧洲的贸易规模。特别是新疆和兵团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点多线长,互不成网,与中亚、西亚和南亚及欧洲的交通运输还不够畅通,影响了新疆和兵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大通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四)经贸格局有待调整
目前,新疆和兵团目前的对外经贸格局比较单一,进出口贸易国别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发达经济体及中亚、西亚和南亚一些传统市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商品和服务贸易环境欠佳,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近年来,新疆和兵团对外贸易摩擦步频发,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低,在WTO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商品出口对新疆和兵团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2013年,新疆和兵团对外贸易总额分别为275.62亿美元和115.91亿美元,占当年新疆和兵团GDP总额的比重(外贸依存度)分别为19.92%和47.52%,虽然高于西北、西南部分省市区,但与对外贸易发达的内地沿海、沿边省市区相比,新疆和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2013年,兵团出口的机电新产品,大多是内地经济发达省市区的产品,兵团自己生产的机电产品主要是农业机械、节水器材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对兵团工业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兵团出口的农产品如粮食、食用油、番茄酱、蔬菜、水果、乳制品等大多是原料或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出口数量少,所占比重低,对兵团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不明显。
(五)金融体制尚需改革
新疆和兵团的金融市场比内地更为落后。在新疆,国有金融机构一统天下,占据新疆和兵团金融市场的主体。地方金融业发展迟缓,市场比重低,对新疆和兵团经济推动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新疆和兵团自己创办的金融、非金融机构很少,对新疆和兵团农牧业、小微企业、个体私营工商企业、高科技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很小。
新疆和兵团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都需要加快改革。重点是要加快组建新疆和兵团地方金融机构,提高地方金融市场比重,进一步活跃地方金融市场,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快小规模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地方金融机构的直接融资能力。
与此同时,要加强新疆和兵团上市公司管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能力和水平,加快上市公司发展和壮大。
(六)社会稳定任重道远
新疆和兵团毗邻8个国家,周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当前新疆和兵团既面临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又面临国内“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和捣乱,维护新疆和兵团社会稳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艰巨和复杂。
从国内特别是新疆和兵团内部的形势分析,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再加上“互联网”这一新型传播途径,给新疆和兵团维护稳定的工作,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未完待续)
(作者系新疆兵团统计局副巡视员)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