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维,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
机会都蕴藏在危机、困难、障碍和矛盾之中。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对国家、对行业、对产业、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必将是全面的、长时间的。要在其中有所作为,就需要企业直面危机,并在充分理解危机对经济、产业影响的基础上,发现危机带来的变化,找到企业自身与危机环境进行理性、清醒相处的关系,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创新点、增长点,从而在洞察“危”的本质之后,识别出其中蕴藏的“机”,进而把握疫情带来的机会,化危为机,为企业发展服务。
一、企业应该把握住疫情强化了人们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之机”,建立起自身的健康逻辑和健康产业链
健康是一个常识性、公共性话题。过去,许多人只顾埋头赚钱,甚至不惜牺牲健康,但这次疫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重要,让人们懂得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身心健康将是未来检验一个人价值的关键指标,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据此发生相应变化,“新生活”方式将加速替代“旧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离不开四个基础条件;一是绿色、有机、营养的食品、饮品;二是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三是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健康、向上、积极、阳光、豁达、愉悦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这其中,最基础的条件就是食物。“民以食为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此,企业应该选择为人们提供更绿色、更高品质的食品作为发展方向,融入整个社会的健康逻辑和健康链条。由此,企业可以朝着建立“健康的本质→免疫力→企业→产品(服务)→渠道→用户→用户健康”的认知出发,从而建立企业自身可以操控的健康逻辑和健康产业链条——以人的健康理念为出发点,再把健康的本质产业化,再到以用户身体健康为落脚点的健康逻辑和健康产业化的链条。这就需要企业用好相关资源、讲好故事、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组织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来运营好自身与用户之间的健康逻辑和健康产业链。
二、企业应该把握住疫情强化了人们网上购物消费的意识和习惯“之机”,加速自身的在线应用和数字化改造升级
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品的线上店或线下店,通过网上信息发布、征集订单、送货上门,很好地抓住了消费需求的变化,提升了消费体验,扩大了商圈,扩大了服务半径,加速了“线上购物”对“线下购物”的替代和融合。
后疫情时代,这一趋势仍然会延续。一方面,商店要延续、支持、优化用户网上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把新增的用户和用户新增的产品消费在线下店进行承接,做到线上“反哺”线下,从而提高用户的购物、消费体验,建立健全新零售体系,实现全渠道互通、互动、互促、共融一体化发展。
为此,企业应该加快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其应用的范围和速度,从而对经营、生产、供应链、组织机构、机制、管理进行全方位再造,产生新的业态,并且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生产模式、组织模式、营销模式、共享模式和盈利模式。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大利用数字化促进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进程的力度,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协同能力、发展能力。
三、企业应该把握住疫情强化了人们从消费到体验的需求升级“之机”,全面升级自身的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
当前,用户的需求正在从对产品的满意度逐步升级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未来,实体店将逐步从以“销售产品”为中心到以“提供体验”为中心转变,人们去线下实体店、去逛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购买各种“体验”,是为了追求一种时尚、沉浸、情景、艺术化场景的商业氛围,这就加速了“体验式场景”对“传统实体店”的替代。
因此,企业尤其是快消品经营企业需要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消费场景,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种能够把用户带入到某种幻想故事的场景,增加用户实际体验感,从而促成启发式消费、服务式消费、文化消费,并进一步促成其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化,促成其从线下的个人体验到线上的社交分享,实现线下向线上的引流。
为此,企业应该全面升级自身的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尤其要抓好物流保障和下沉营销触角这两大关键环节。一方面,物流业是线上业务发展最为依赖的一个生态环节,是一切业态和新零售的前提。当前,前置仓新型业态的功能发挥,使线上和线下实体逐渐融为一个整体,这种“前移”将极大地解决用户购物及其送货时效性和便捷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营销的触角还要打通社区这个“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间,小区的物业管理机构和人员,重新定义了其在商业生态链中的价值,通过推出无接触配送、寄存、代购等服务,链接起了业主和商家,既可丰富物业服务的项目,又能提升业主的满意度,还可为商家“带货”打通最后一公里,从而实现用户(业主)、物业、企业的“多赢”局面。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开发利用小区物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将其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合作伙伴,从而进一步织密营销网络,畅通物流通道。
(作者系重庆农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