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宏宇款步走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感动北大荒人物颁奖典礼的舞台,身后的大屏幕上是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艰难坎坷创业路,却不能磨灭一颗慈悲的心。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你柔弱的臂膀成为两百多个家庭最坚实的依靠。你是一颗火种,照亮身边的世界,带给大家更多的希望。
她诚信做事,友善做人。她从辍学南下打工,到返乡办起了稻米加工厂;牵头组建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带领200多户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热衷于公益,资助贫困学生,达济乡里。她始终坚信:“人,应该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着他们走出困境。”她,就是黑龙江省农垦龙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宇。
贫苦辍学去打工
刘宏宇生长于依安农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上头有两个哥哥。小的时候,家里住的是泥草房,不好,但窗明几净;家里捉襟见肘,缺衣少食,但母亲总会借些书让他们读,还养了一些鸡鸭,种了一小块菜园。
没有新衣服,母亲将穿旧的衣服拆了重新裁剪做给她穿。她羡慕邻居小妞的花裙子,捡哥哥穿小的衣服,俨然成了一个假小子。
家庭贫困,但三兄妹成绩优秀。哥哥们双双考上大学的时候,刘宏宇刚开始读高中。家庭的重担让40出头的父亲过早地花白了头发,母亲的额头爬满了皱纹。一天,17岁的刘宏宇无意间听见了父母为哥哥们筹集学杂费的艰辛,毅然决定把上大学的机会留给哥哥们,自己外出打工。
刘宏宇做过商场促销员、饭店服务员,发过传单、端过盘子,三年的辛苦工作锤炼了吃苦耐劳的坚韧个性。稚嫩的双手已经布满了老茧和龟裂,但在打工的过程中,心思细密的小丫头慢慢学着老板的生意经,待人接物有模有样,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客人的赞许。
不甘贫困学经商
结婚嫁到农场之初,刘宏宇与丈夫张万春家徒四壁。生下了大儿子后,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过这样的生活,像自己一样吃苦失学。2001年她借了1万块钱开了一家粮油批发零售商店。开业之初,每天的营业额只有200元左右,微薄的利润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同时,她每天凌晨四点钟去给面点摊帮忙,推销面粉,和丈夫推着三轮车去县里的早市,卖自己小店经营的米面油,坚持用诚信和耐心对待每一位顾客。慢慢的,店里来了第一个批发的客人,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就这样,在开业的第二个月,商店的营业额由原来的每天200元左右跃升至3000多元。
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激活了她沉睡多年的梦想。她努力在经营中不断摸索经验,学习新知识,这为她后来的创业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经营经验。
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她发现依安农场6万亩优质水稻资源却没有稻米加工厂,也没有自己的稻米品牌,她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她与丈夫东挪西凑筹集了10万元,租厂房、买碾米机,买两套废弃的课桌椅,开起了简陋的粮食加工厂。
办厂创业展宏图
米厂开业之初,几天都卖不出去一袋大米。刘宏宇哪肯认输?她严把质量关,以客户为导向,为客户着想,不让客户多花一分冤枉钱。“她家的大米口感好,足金足两,农场周边住户大都吃她家的大米。”慢慢的,刘宏宇的米厂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随着刘宏宇家的稻米加工厂的名气越来越大,2009年她和丈夫投资560万元,注册成立了黑龙江农垦龙辉米业有限公司。
大兴安岭雪水汇集并穿场而过的乌裕尔河,灌溉了农场6万亩良田。东北优质绿色无公害大米中,立足于北大荒集团依安农场绿色农业绿色稻米基地,龙辉米业生产的产品依鹤大米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产品,获得第三届黑龙江绿色有机无公害(特色)食品展销会产品畅销金奖,首届黑龙江消费者最喜爱的100种绿色有机食品评选获奖产品,齐齐哈尔市旅游商品“鹤城礼物”标志,并多次在“哈洽会”参展。龙辉米业也被评为省级诚信示范经营企业。
达济乡里共致富
龙辉在雇佣员工时本着贫困群众优先的原则。刘宏宇常说,真正要帮助一个人,不是给他多少钱,而是交给他安身立命的本事,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供养家人,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次朋友聚会,刘宏宇得知孙登峰的妻子生病,孩子有血液病,家里负担很重,自己又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打工,靠着低保和亲人接济生活。她决定帮助这一家。公司聘孙登峰做出库员,每月2000元,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平时工作不忙允许他回去照看家人。孙登峰一干就是十几年,现月收入3200元。
刘宏宇善于做市场调查。得知种植户多数家庭耕地数量少,一年忙到头“将供嘴”的现实。2010年,刘宏宇有了要组建合作社的心思。她和丈夫张万春商量把农场的水稻种植户都集中在一起,共同进退,共同致富。刘宏宇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筹备、办各种合作社需要的正规手续。印发宣传单、上电视做广告、走访、打电话,用合作社的低息贷款为社员解决种地急需的部分资金;提供优质种子、化肥等农资,成本低于市场价,社员可以赊销;水稻收获后统一存放在工厂作为原粮……这一项项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的种植户加入了龙辉水稻种植合作社。
2013年夏,因雨水大,农户周宏全家的130亩水田全部被淹,颗粒无收,全家人的生活问题、明年的种植问题都没了着落。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刘宏宇主动借钱帮其偿还了当年的农贷,并鼓励他不要丧失信心,合作社会帮助他。
合作社成为了社员的主心骨,也是他们的粮食银行,社员可随时根据市场价格兑现粮款,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分钱的水稻价格让利于社员。刘宏宇说:“经商不单是为了赚钱,更为重要的是要回报社会。这1分让的是利更是情,企业因此收获了大家的信任,我感到更有成就感了。”
于建秋是合作社的第一个社员,现在他不仅住进了楼房,而且自家买了小轿车。现在合作社成员从21户发展到149户,水田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余亩。
回馈社会光和热
刘宏宇没有忘记社会对她的帮助,也没有忘记回报社会。
当年因为家庭贫困而无缘大学梦,多年后,她迈进了中国最好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的校门,进修了工商管理课程。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她有能力去资助贫困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到青海、西藏、内蒙古,她这些年共资助过30名贫困孩子。
2013年,刘宏宇通过依安县的慈善组织,资助了成绩很好却面临辍学的高二女生林雪梅。雪梅考上内蒙古大学后常说,感谢刘姐雪中送炭,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受她资助的内蒙古唐晓萍、依安县李艳、青海省曲措多嘎,都顺利完成了学业。
刘宏宇还特别关心那些因病致贫的家庭。2014年,她为向南县5岁白血病患儿李健宇资助医疗费用。她还为阿城烧伤男孩、脑瘤患者小月月捐助医疗费,对接帮扶当地困难户。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正在进行的农垦改革让刘宏宇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在这个春天,刘宏宇将把龙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向地方水稻种植户延伸扩大,带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走上康庄大道。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