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广西农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以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勇气,全力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和企业优化重组,坚定实施内部体制机制革命性重塑。在推进改革攻坚的同时,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一核三新”主导产业和“走出去”上下功夫,全力培育壮大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乡村振兴龙头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龙头企业,打造广西农业领域航母,为全国农垦探索出了可借鉴、可评估、可复制的广西农垦经验。
为了加强垦区之间工作交流,学习借鉴广西农垦改革发展和宣传文化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11月4日至8日,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垦区宣传和办公室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广西农垦行”活动,深入广西垦区部分农场和企业考察调研。
佳果出明阳 职院飘茶香
当北方落叶缤纷、渐次入冬之时,八桂大地才刚刚送走闷热潮湿的长夏,迎来天朗气清的秋天。
乘坐观光电瓶车在向阳红现代农业示范园穿行,好像一叶轻舟游走在绿色的海洋。站在示范园的最高点,连片郁郁葱葱的沃柑林尽收眼底,红顶的房子、低洼处的水塘错落有致,三角梅、紫荆花不经意的点缀,为果园平添了明艳的气韵。
这片沃柑园因位于向阳分场、成熟的沃柑果皮橙红而得名“向阳红”。作为明阳农场调整产业结构的试点项目,从2014年初开始建设,规划建设沃柑7000亩,现已建成连片种植3500亩,是广西最大连片沃柑园。负责人介绍,全园按照高标准、高科技果园目标打造,田成块、地成方、路贯通,设施配套完善,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变频式诱杀灯灭虫等技术全覆盖,果园相继被认定为国家沃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同时,农场结合毗邻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和大王滩水库旅游风景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以精品水果种植为切入点,丰富生态休闲旅游元素,着力把示范园打造为园中有景、景中有乐、农旅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庄园,已经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沃柑成熟之时,在示范园举办迎新春“大橘大利·天天向阳红”采摘节,已累计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园区制高点周边栽植了5000多株不同品种的樱花,花期恰好在采摘节期间,樱花胜雪、橘香花香交融,成为采摘节期间的打卡旺地。
在示范园的游客集散中心小憩之后,大家便迫不及待融入沃柑林。明黄色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把吊枝的尼龙绳绷得笔直,一幅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景象。负责人介绍,果园的地下铺设了纵横交错的滴灌喷灌管道输送水肥,园中放养了鸡鸭鹅吃虫除草,大密度安装变频式杀虫灯,还创新使用了沃柑网棚栽培技术;通过综合实施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基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生产出的“向阳红”沃柑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具有果肉橙红色、多汁味甜少渣、吃了不上火、耐储存等诸多优点。农场还建设了有冷库、仓库、检测室配套的水果加工中心,采用先进的四通道水果分选生产线,实现按颜色、个头和糖度、瑕疵自动分检,打包,实现分级定价,提高水果附加值。迄今,“向阳红”沃泔已通过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广西“十大好吃水果”等荣誉。
“现在果实还在膨大期,甜度大概10度,不够甜,到了成熟期,甜度能达到16-17度,比市面上的其他柑橘要高出3-4度左右。”看着大家有些情不自禁地吧嗒着嘴唇,负责人热情地发出邀请:“欢迎你们在采摘节来吃最好的沃柑哦!”
“向阳红”示范园创新使用沃柑网棚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支持单位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明阳工业区宽敞平直的大道,道路两旁企业林立,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整齐有势。这个在明阳农场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工业区,地处南宁空港经济圈核心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还入驻了包括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四所高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农垦为依托,主动对接垦区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取得骄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广西唯一)、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连续16年“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的农业与环境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社会影响深远,其茶叶专业为广西优质特色专业。跟随陈恩海院长的脚步,我们一路参观了原生态茶园、茶业加工流程、创业教学实训中心、泰式茶艺表演、六堡茶大师工作室,品尝学生制作并现场冲泡的红茶,饶有兴趣地听陈恩海介绍茶叶专业知识和学院茶叶专业发展情况。
陈恩海介绍,学院依托“两集团、两协会、两中心、一基地”(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文化研究会、广西休闲农业协会、广西红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有机黑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专业研究基地),创新办学机制,组建茶叶创新团队,产教深度融合,不仅获得很多科研奖项,而且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看这些表演茶艺的学生很专业吧,很可能是其他学院的学生哦,因为茶叶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很有吸引力;学生可以开网店,上传亲手制作茶业的过程;教师开展企业横向技术服务,实现产值超亿元;2018年,来自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全国茶业学科组约200人的会议在这里召开;牵头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招收培养留学生……”置身清幽的氛围,听着陈恩海充满自豪感的讲解,让人对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感悟。
西南之西南 火光亦闪光
广西地处我国大西南,东兴市处在广西的西南,与越南芒街市隔北仑河相望,是我国西南陆地边境与大陆海岸线交汇点所在地。广西农垦火光农场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东兴市马路镇,距东兴口岸14公里。
蜿蜒的北仑河缓缓流淌,宽广的北部湾波光粼粼,无声地见证了中越边境的沧桑巨变。如今的东兴,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和重要商贸口岸,是我国通往越南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火光农场借天时地利优势,推进改革发展措施落地,昔日产业基础薄弱的边境贫困农场,正在蜕变为发展势头强劲的农场公司。
火光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翟立新介绍,火光农场公司前身国有火光农场,始建于1952年。随着2018年农场企业化改革实施,由原防城片区的火光、荣光、垌美、那梭四家国有农场合并重组为广西农垦火光农场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土地20.24万亩,主导产业为养猪业,已建成富康畜牧公司和荣鑫猪场两个万头猪场,生猪养殖规模可达10万头。2018年,成功创建了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广西东兴富康生态养猪(核心)示范区。同时,公司与广西林科院合作建成了1000亩香精香料示范基地。公司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的养种新模式,预计到2021年,将实现年出栏生猪20万头,同时发展种植香精香料2万亩、油茶果1万亩,届时人均收入将达到5万元。
与东兴市按40∶60股比合作开发建设的冲榄工业园,将是火光农场培育商贸仓储物流及加工等产业链经济的重要依托。
来到冲榄工业园,工程机械进进出出,这里连绵的丘陵缓坡已经推平,地上建筑正在抓紧施工。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按照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标准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估算约50亿元。目前,园区一期启动区1010.39亩已基本完成“六通一平”,已完成投资约2亿元;二期规划建设面积1629.3亩,预计“五通一平”总投资2.29亿元。已经招商入园项目13个,总投资约8.38亿元,其中,中越泰食品、硒美茶籽油、瑞扬水果冷链等项目已陆续投产。
香蕉干、番石榴干、南瓜干、土豆干、豆角干、秋葵干……在品尝区,大家一边品尝入驻企业生产的各色果蔬加工美食,对色香味赞不绝口,一边热烈地交流着自己垦区也可以生产哪些这样又中看又好吃的休闲食品。
冲榄工业园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以进出口资源加工为主导,以新技术、新能源、新工艺等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生产、物流、居住、服务于一体,面向东盟及港澳台的外向型进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作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配套产业园区之一,园区享有东兴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多重区域叠加政策,享有互市进出口商品“零关税”、跨境劳务用工、增值税进项抵扣和所得税成本核算等优势红利。
园区规划食品加工区、农副食品加工区、医药加工区、机电产业区、工艺品制造区五大分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50亿元以上。届时,火光农场的独特优势将充分显现,在广西农垦的经济版图上将更加璀璨闪光。
壮美明山佳茗香 茶旅融合“绿”映“红”
夜色昏黄之中,身着民族盛装的茶园职工群众,载歌载舞献上清茶,扑面而来的热情让大家顿扫旅途疲惫——天下农垦是一家,咱们到家了!
这里有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和风光秀丽的村舍田园,这里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悠扬欢快的壮族山歌,这里有甘醇清香的广西名茶和品尝不完的特色美食……她就是地处中国长寿之乡、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壮族老家”南宁市上林县,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大明山茶场下辖的万古茶园(分场)。
来到万古茶园茶膳阁餐厅,红茶米饭、茶叶馒头、茶香肉、茶园鸡、黑饭豆炖排骨、各色野菜摆满餐桌,大家以茶代酒感受壮族特色的敬酒仪式,享用壮族农家菜及茶膳特色美食。茶业集团董事长唐永宁招呼大家:“都是绿色健康食品,放心吃!”在别处当草药使用的艾草,也当作野菜清炒一下就上桌,口感清香,丝毫没有苦涩味。唐永宁说,大明山是广西中南部最高山脉,正好位于神奇的北回归线上,这里青山秀水,气候舒适,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庇护着这里的各族人民群众健康长寿,“茶园的山歌队员,连唱带跳的,可都是退休职工哦。”
一阵阵歌声传来,偌大的灯光广场上,篝火舞、竹竿舞已经热火朝天地跳起来了。大家在身穿民族服装表演者的带领下,踏着明快的节奏迅速加入进来,即使被竹竿夹掉了鞋、甚至被绊得趔趄跌倒,只是增添了欢声笑语,却止不住跃跃欲试、再来一次的劲头。
此情此景,展现出了这个以茶为主线、融合壮乡文化特色的国家AAA景区的芳华。
从1956年大明山茶场创建,到2002年全垦区茶业大整合、成立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主打“大明山”品牌,万古分场一直以茶为主业。顺应茶业消费需求变化趋势,茶业集团决定,生产由注重产量向注重优质安全转变,全心全意做好茶。从2008年成为第一批开展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企业以来,茶业集团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致力于成为打造有机茶叶的领导者。万古分场全部600亩茶园实施有机转换,并抓住上林县创建特色旅游名县的机遇,创建万古茶园景区。茶园先后被评为“广西乌龙茶之乡”、国家有机茶栽培与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唐永宁说:从编制景区规划到实现创建,仅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分场党支部书记蒋球信的带领下,全体职工群众没日没夜奋战三个月,硬是把原来最破烂的分场变成了漂亮的景区。集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年轻干部培养进步,为茶旅融合发展增添了青春活力。
“实施有机转换、创建3A景区的过程,充分体现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唐永宁深有感慨地说。
广西农垦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廖文介绍,万古茶园已经列为农垦集团的基层党建示范基地,“支部书记上党课”成为景区一景,“红”“绿”资源相得益彰,吸引了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前来开展党群主题活动,拓宽了茶旅文融合发展路径。
乘坐观光车往茶园最高点的鼓楼茶台行进,一路上,看着一垄垄修剪整齐的茶林,听着身着民族服装的女导游讲解园区景点、茶叶常识和壮乡民俗,甚是清爽宜人。经过一处“党员示范园”标牌时,导游说,这是党支部蒋书记的岗位,可有来历了!
原来,在2006年开始创建有机茶示范园的时候,面对不能使用化肥农药的要求,职工一时难以理解,认为“书记瞎指挥,根本不懂茶叶生产管理”。有一个职工甚至在故意使用农药后,挑衅地说:“有本事你把我开除了,你来管这个岗位,看你说的有机茶能不能管好!”经过分场研究,决定由蒋书记接管这个岗位,示范带动有机茶园创建。他白天为民服务,就下班后打理茶园,妻子也放下自己的活来帮忙,全部按照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管理。经过一年的管理,很多职工看到,不仅产量增长,而且价格提高了一大截。在蒋书记的示范带动下,整个600亩茶园全部完成了有机转换,而且获评了国家有机茶示范基地。
茶园最高点是壮乡特色的鼓楼茶台。导游介绍,茶园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这里本来是蓄水池,创建3A景区时,做了巨大的铜鼓、茶壶、茶碗外形,把蓄水池裹在里面,既成为茶园的标志性景观,还不影响正常使用。这个观赏和实用功能兼具的创意,体现了农旅融合的实质,赢得了大家点头称道。
说话间,另一辆观光车也开到了旁边,导游往那辆车上一指:“你们看,那个开车的老同志,就是我们的蒋书记!”
这个导游为啥对茶园的大小事情如数家珍?廖文一语道破:她是支部的韦运园副书记,大学旅游专业毕业,是茶业集团重点培养使用的年轻人才、景区“支部书记上党课”的主角,并在农垦集团“支部书记上党课”比赛中名列前茅!
哦!清风丽日、青山绿园之中,我们不也正听了一堂生动的“支部书记上党课”么!
养猪种蔗水平高 良圻农场“科技范”
在良圻农场公司董事长黄富宇的示范下,笔者夹一片薄薄的生肉片,蘸上调料,小心翼翼地尝试一口,居然鲜嫩甜滑、Q弹爽口!
这种能生吃的“永新源”牌猪肉,出自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良圻原种猪场。
进入种猪场会议室,挂满各种牌匾的荣誉墙,展示了企业的卓越成绩: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种公猪站、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垦无公害生猪质量追溯试点单位、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基地、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五星级)……负责人自豪地指出,企业于2018年11月同时荣获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的“猪瘟净化示范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示范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示范场”,全国唯此一家。
这位负责人介绍,原种猪场秉承“健康、安全、高效”的经营理念,采用全程空气过滤系统、全密闭连廊通道衔接、全环境控制、全自动输料、机械刮粪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按人传染病医院标准设计和建设了国内养猪企业标准最高的实验室——良圻兽医技术中心,为猪群健康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永新源”牌猪肉鲜美可口,“可以生吃”成为“炫耀”优质安全的“招牌菜”。
负责人结合猪场设计规划图和实景图片,回应大家关注的防控非洲猪瘟工作:猪场选址远离居民区;清理、劝退“猪场点+3km”范围内养猪户;重点加强对人员、车辆、物资消毒和猪流控制,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隔离风险源。“种猪卖到脱销,都预订到明年3-4月份了!”
清风催碧浪,喷枪舞白沙。来到良圻农场甘蔗“双高”基地观景平台,一望无边的蔗海上一道道水帘舞动,壮美景象令人心旷神怡。黄富宇介绍,农场以甘蔗产业为主,多次荣获广西农垦系统甘蔗生产先进奖。完成了2.55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任务,通过完善水利化建设等基础设施,种植高糖品种,全面落实碎叶还田、深耕深松、盖膜种植、统防统治、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糖分达到14%,单产达到8吨,实现了增产增效。
黄富宇介绍,良圻原种猪场、良圻制糖公司同在良圻农场地域。三家企业根出同源,各自在所在行业作出突出业绩,同时密切协同配合,把养猪和制糖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实现了“生猪养殖—甘蔗种植—制糖加工”循环经济模式,打造出广西首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广西糖业研发中心是自治区14个千亿元产业23个研发中心之一,先后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心良圻基地从201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致力于甘蔗制糖副产物综合利用、制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宽大的展示橱窗里,展示了良圻基地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用滤泥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用蔗渣生产的纸张,用蔗渣、蔗尾、蔗叶生产的牛饲料,用废糖蜜生产的朗姆酒,纯物理方法干燥制成的固态蔗汁。特别是从蔗渣提取糖醇糠醛类高分子原料制品的研究成果,对延伸糖业产业链、提升糖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养猪、种蔗、制糖都是高水平,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坚强支撑。良圻“科技范”,为你点个赞!
老场名“新兴” 项目“趟新路”
前往新兴农场公司场部的路上,车辆喧嚣、楼房密集,感觉进到了大城市。不错,新兴农场场部位于工业重镇柳州市南郊的柳江区,距柳州市中心仅15公里,多条高速公路穿行其间,柳州空中走廊——白莲机场也座落农场境内。
创建于1951年的新兴农场,是广西农垦的“老场”之一。新兴农场农业以高水平的甘蔗种植和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这与良圻很相似——农场实施了2.5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使农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带动了全场“吨糖田”等高产示范项目发展;区域内“一叶三花”,有同属广西糖业集团的柳兴制糖公司,和同属永新畜牧集团的新兴畜牧有限公司;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绿色发展。而且,现任新兴农场公司董事长覃国平,就是在2018年由良圻农场场长转任新兴农场场长、并在农场公司化改革后就任董事长的。
发展养猪业,是新兴农场公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农场公司与永新畜牧集团新兴有限公司共建的广西农垦新兴生态养猪核心示范区,已于2018年通过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验收,是集生猪生态养殖、甘蔗种植、饲料加工交易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区。目前示范区已形成年出栏生猪30万头的规模。
新兴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昌华介绍,该核心示范区集成应用了世界先进养猪生产工艺。在硬件建设上,以创造生态养殖最佳环境为核心,采用大跨度钢屋架栏舍设计、空气高效过滤、全漏缝免冲洗、机械刮粪、全环境控制、全自动输料等先进工艺;在软件建设上,运用荷兰Velos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全面实现母猪标准化、信息化、精准化养殖。
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新兴畜牧公司及时启动猪场四级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外部生产安全管理,清退3公里范围内所有散养生猪;加强内部生物安全管理,投入5000多万元,增加密闭连廊、防蝇防蚊网、自动输料线、车辆熏蒸棚,增加销售中转站;完善检测体系,严格管控车辆、物资、人员。通过对猪场实行“铁桶计划”,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生猪保有率达85%以上。
作为柳州市生猪存栏量半壁江山的国有猪场,该示范区对稳定当地市场供给至关重要,预计2020年“两节”期间,该示范区将投放市场2万头育肥猪,保障城市居民“两节”期间的消费需求。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新兴农场的土地优势凸显,土地开发建设大有可为,并较早地趟出了利用农垦城郊土地进行项目开发建设的路子。
宽阔平直的公路、整齐排列的厂房、川流不息的车辆,显示出新兴工业园的发展活力。覃国平介绍,早在2004年,新兴农场就与柳江县合作开发建设了新兴工业园项目,开启了农场与地方政府利用国有农场土地发展工业加快城镇化发展之先河。园区依托柳州作为西南最大汽车制造业城市这一背景,主要以汽车配件及零部件、重工机械制造业为支柱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为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物流运输、信息、商贸服务的产业格局。2018年度园区工业总产值266.98亿元,被自治区确定为A类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
2018年,农场完成社会职能剥离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2019年1月2日,广西农垦新兴农场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广西农垦柳州新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合并到农场公司作为公司下属的二级企业,项目开发被明确为公司“发展攻坚”的方向。
广西农垦拥有约70万亩城镇近郊土地。成立于2018年的广西悦桂田园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载着统一规划开发城镇近郊土地资源资产,做好土地开发大文章,全面推进健康文旅产业发展,打造成为农垦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的使命。
“四方新桂园”项目工地的红色围栏上,巨幅的效果图配上“广西农垦 百亿国企 远锦房产 实力巨献”的醒目标语。围栏之内,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覃国平介绍,这个住宅项目位于新兴工业园区,占地面积94.83亩,总建筑面积约6.6万平米,由农场公司携手悦桂公司合作成立的远锦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项目于2019年3月开工、6月初开盘,因交通便利、环境优良、售价明显低于市区而受到市场热捧。农场公司还有地方政府收回农场国有土地时提供的三产留置地360多亩,下一步,将携手农垦悦桂公司开发建设物流、商贸综合地产等新业态项目。
旖旎相思江 情韵满良丰
“项目规划总用地64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目标定位是打造国家级民歌文化中心、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乡村度假、新一代实景体验演绎发源地。”当良丰农场公司董事长赵柏荣面对效果图介绍悦桂情歌田园项目时,引来大家一片赞叹。
位于桂林市南郊雁山区的良丰农场,长期以种植经营柑橘为主,拥有“良丰蜜橘”著名品牌,是广西柑橘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顺应桂林持续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升级发展的大势,农场充分发挥区位、土地资源和农业优势,着力打造文旅休闲度假综合体。从已经完成一期工程的玉圭园环球名胜项目,到刚于9月25日隆重举行开工仪式的悦桂情歌田园项目,穿场而过、向北注入漓江的相思江,守望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走过相思江的吊桥,眼前的这片土地就是悦桂情歌田园项目的北部工业智慧创客板块。赵柏荣介绍,雁山区打造文旅新城区,农场周边已经有5所大学约10万大学生入驻。这个板块规划用地约868亩,总投资额约17亿元,将打造桂林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引入创意产品设计加工企业,建设会展场馆,协同周边高校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川流不息的“旅游黄金大通道”桂林-阳朔公路和静水深流的相思江,犹如动脉和静脉,把悦桂情歌田园项目的北、中、南三个板块贯穿为气韵流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携手悦桂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中部是“情歌唱和”主题休闲体验板块,占地面积约2450亩,总投资额约10亿元,打造互动式的情歌实景演绎风情小镇。南部是“田园闲居”旅游度假板块,占地面积约3082亩,总投资额约23亿元,打造大美田园风光的生态社区,绿色生态、文化浓郁的精品康养居住度假示范区。
在玉圭园大酒的房间推窗四望,远处,漓江沿岸的群山连绵不绝、层层叠叠;近处,树林掩映中,水上乐园、主题游乐园色彩明艳,宛如童话王国。
广东玉圭园投资集团开发建设的“玉圭园·环球名胜”项目,占地面积1578亩,建筑面积达18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6亿元。已经完成项目一期,其中,占地约200亩的“梦幻水上乐园”于2014年8月营业,当年国庆黄金周日接待游客2万人以上,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2015年6月占地约200亩的“凯旋王国主题游乐园”开业运营;2017年五星级玉圭园酒店开业。
树上能摘果,地上能捉鸡,地下还能“种”酒——用陶罐装新酒,“种”在果树林地半年以上,口感变得柔和适口。农场公司总经理陈昌波寥寥数语,道出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一个新创意。
文旅融合重大项目推进,为农场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风口”。良丰农场公司以柑橘规模化种植为基础,建设集农业风光、农事体验、农垦文化、桂林山水、桂北民俗为一体的相思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区以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为平台,积极拓展农事体验、产品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打造“科技兴农、生态富农、农旅两旺”的产业创新样板。目前,示范区正在申报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在良丰农场社区良丰佳园小区内,有一个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地方——“四点半课堂”。低龄孩子下午放学后可以来到这里,有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孩子看书、写作业,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做游戏,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引得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2011年以来,良丰农场紧紧抓住危旧住房改造政策机遇,将分散的9个居民点集中到场部,统一规划建设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两证”齐全的良丰佳园小区,让职工群众告别危旧住房,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也盘活了建设用地资源,一举多得。而农场公司机关仍然坚守在富有历史感的老楼里办公,毫无违和感。
走进良丰佳园小区,不但舒适亮丽、环境优美,而且功能齐全,配套有文化广场、体育中心、娱乐中心等服务功能设施,让职工群众足不出小区即可享受舒适的城市生活。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后,与桂林市雁山区合力打造“果香家园”城市党建品牌,建立了便民、儿童、文化生活及社工4个服务站,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风光旖旎的相思江畔,一个独具情韵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正在悄然揭开神秘的面纱,惊艳亮相!
【后记】
在“广西农垦行”考察学习中,一行人深入到农场公司的田间地头,实地了解蔗糖、畜牧、茶叶、果蔬等为重点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经验,了解专业化的悦桂公司与农场公司携手开发土地资源、一场一策打造健康文旅新产业新业态的经验,亲身感受丰收的喜悦景象、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也深刻感受遭遇重大风险挑战下的坚持和担当,更体会到深化改革带来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变革,收获颇丰。
广西农垦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坚持深化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盘活农垦最宝贵的土地资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共享农垦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政令畅通、执行高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