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以修身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

时间:2016-02-22作者:雷勇健 来源:《中国农垦》2015年第9期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政治新常态下,党面临着治国理政的考验和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时代需要一支作风过硬、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弘扬从严从实的思想和精神,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目的在于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问题,解决与党和人民新要求、新期盼不相符合的问题,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三严”与“三实”两者辩证统一,互为表里,而严以修身则是其逻辑起点。只有通过严以修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将“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使“三严三实”转化为全党的行动自觉,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务实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新形势下严以修身的时代内涵

    严以修身,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与内容。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把修身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从形式上看,是对中国古代修身文化的继承,但在修身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又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一)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心中有党
    中国共产党是凭借革命理想与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成立以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考验,在此过程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组织纪律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和主观世界改造,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是党员需要终身不懈努力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凭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所在。新时期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其根本目标和核心任务在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纯洁和高度统一。这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更是完成新世纪历史任务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只有时刻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并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
    (二)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以道德的力量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历来重视德治,崇尚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重视道德感召力。德性是人性走向成熟与完美的重要标志,表现为人对其自然属性的超越和对于更高层次生命境界的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于理想信念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德性,其党性则无从谈起。德性是党员确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品格力量和内在保障,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广大党员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学习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当时毛泽东对全党提出的道德要求。共产党员只有不断追求和完善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才能获得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道德问题仍然是做人为官首要的基本问题。对共产党人而言,思想纯洁是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基础。近年来,垦区个别党员干部出现的理想信念缺失、唯利是图、以权谋私现象,往往是从道德滑坡开始的。
    我们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把道德修养、党性修养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严以修身”摆在首位,就是要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站稳党和人民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赢得未来。
    (三)严以修身,就是要牢固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严格组织纪律观念,切实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是党员干部严以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武装头脑, 在思想上树立和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才能在行动上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民。
    当前,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责任担当意识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眼里无大局,缺乏担当精神,开拓创新意识弱化,攻坚克难劲头不足,对一些重大工作有畏难情绪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严重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战略的推进。担当意识不强,归根结底还是宗旨意识不够牢固。因此,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就要修宗旨意识,修责任担当意识。
    同时,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也是严以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在94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能够战胜比自己力量强大的敌人,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在于我们党是一个按照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组织纪律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在组织观念、组织制度、组织行为等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员组织纪律意识的强弱,是衡量党员党性修养程度高低的依据之一。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中央的权威;党员干部还要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自觉做到与党组织同心同德,任何时候都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积极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切实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新时期共产党员干部严以修身的实现路径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
    党性修养和主观世界改造,是一个需要终身不懈努力的过程。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史、党章;学习当前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新知。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获得理论的自信和政治的坚定;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善于接纳新知,才能做好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成“一岗双责”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站稳政治立场。
    当前,广东农垦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矛盾多发期。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垦区每一位党员干部务必始终牢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务必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切实增强推动垦区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信心。
    (二)在实践中自觉锤炼党性,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增强对事业的使命感
    实践锻炼是党性修养的根本途径。党性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磨练。党员干部应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大潮,在实践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砥砺意志、增长才干。
    当前,广东农垦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关键期,亟需一支既能干事创业又有责任担当,有强烈事业心和使命感的党员干部队伍。但当前我们一些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不足,对事业缺乏使命感,改革创新意识弱化;对一些历史遗留或存在的棘手问题存在畏难情绪,集中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力度不够,攻坚克难的决心不足、办法不多。对新常态下如何谋划农垦发展未能很好适应,过于担心失误、怕担责,投资决策谨小慎微、效率偏低。这都是缺乏敢于担当精神的表现。垦区党员干部要在农垦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自觉锤炼党性,强化宗旨意识,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事业心,就会不甘平庸,就会立志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了责任感,就会恪尽职守、千方百计做好工作;有了使命感,就会有强烈的人生责任感和为垦区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激情,就会自觉为民谋利,自觉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垦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在实践的磨炼中增强党性,增长才干,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担当、勤勉工作,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纪律修养,促进内在自觉自律,弘扬优良作风
    加强道德修养,是时代赋予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道德问题是做人为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党员干部应主动加强自身道德建设,打牢道德基础,守住道德底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党员干部严以修身,还要自觉加强纪律修养。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果连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讲,对党忠诚就成了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坚持和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有关制度和组织程序,坚决服从组织决定。
党员干部要把个人修养的自觉性与外在监督的强制性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内在自觉性的增强。党员干部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在监督,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加强从政道德和个人品行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运用各种有效监督形式,促进党性修养的自觉提升。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浩然正气。

(作者系广东省农垦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