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时间:2016-02-22作者:杨建国 申子庆 来源:《中国农垦》2015年第9期

    她身材不高、微胖,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她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让人听了心里格外敞亮;她办起事来雷厉风行,管理区谁家有难事愁事,到她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二九〇农场北望海管理区女工主任李召荣。
    “谁说女子不如男”
    1986年,李召荣在35作业站(现北望海管理区)职工的民主推荐下当上了女工主任。从上任那天起,她就给自己立下了这样一个誓言:“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平时在姐妹中“鬼点子”挺多的李召荣,这当女工主任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一时真不知从何干起。
    老公雷明军看她急得满嘴起泡,不理解地说:“你们老娘们除了房前屋后针头线脑的,还能干点啥?看你急的,真拿自己当干部了?”一句话让李召荣火冒三丈,“谁说女子不如男?我非干出个样来,让你这老爷们看看!”
    通过在作业站女职工间的走访,李召荣发现每到农闲时节,作业站的女工们就汇聚在一起玩牌,经常因为输赢发生争执,而自家门前的环境却无人问津。为此,她组织全站女工开会,组建了“女工服务队”,带领姐妹们利用闲暇时间,尽自己所能美化作业站环境。几年下来,服务队累计清运垃圾300余立方米,挖沟900余延长米,修路1200余延长米,铺沙150立方,植树近2000棵,栽花近3000株。看着焕然一新的环境,作业站的老爷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李召荣还带领姐妹们组建了义务宣传队,通过开展群众喜爱的科普宣传、道德评议、文化体育活动等,引导职工破除陋习,提倡科学、文明、健康、时尚和与小康生活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在丰富职工生活的同时,起到了教育群众,引导家庭,引领文明新风尚的作用。
    “乡里乡亲一家人”
    李召荣是出了名的热心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第一个赶到。
邻居延春75岁了,家里就老夫妻两个人,李召荣就主动承担起他家冬季清雪的任务;患脑血栓的刘殿生老人,家里20平方米的仓房坍塌了,李召荣就动员丈夫起早贪黑,筹集垫木料和瓦当,仅用3天时间给翻盖起来,并把仓房周围的垃圾收拾利索,给仓房里铺上红砖。
作业站有个患有精神疾病的职工李守江。他的爹妈早早就死了。李召荣看他怪可怜的,就把他当弟弟一样照顾着。李守江常常大小便失禁,李召荣就把他领到自己家里洗澡,洗完了再把蒸好的馒头包好给他带回家吃;冬天李守江常把棉裤尿湿,李召荣就亲手为他缝了3条棉裤。现在,李守江每当看到李召荣,他都跟在身后三姐、三姐的叫着,这一声声呼唤让李召荣心里格外温暖。
渐渐的,李召荣年纪大了,可还是这么里里外外奔忙着。家里人心疼她,说:“差不多就行了。管理区百十多户人,非亲非故的你挨家管,管得过来吗!”
    李召荣却说:“乡里乡亲的都是一家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再说了,我干的就是这活,你不管、我不管的,他们日子还怎么过!”
    “大家都富了才算富”
    北望海管理区原来是农场出了名的贫困单位。为了帮助大家致富,李召荣带领姐妹们成立了“女子打工队”,为农场提供各种劳动服务,一年下来,姐妹们的打工收入都在6000-8000元之间,高的能有1.5万元左右。十年来,“女子打工队”创收达380余万元,也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现在60余人; 既解决了贫困女职工的家庭收入,每年还为管理区节约外来雇工费用200余万元左右,
    对于管理区的贫困职工,李召荣一向是倾力帮扶。为了增强自己帮扶他人的能力,李召荣对自家的25公顷水稻田精心照顾、科学管理,每年产量都在管理区名列前茅。她说:“不把地种好,拿什么帮助别人,又拿什么做担保为他人贷款,贫困的职工又怎么脱贫。只有大家富了才算富。”多年来,李召荣累计为贫困户垫资、担保60余万元,帮助20户家庭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保住大家才有小家”
    2013年8月,二九〇农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看着一天天上涨的洪水,李召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抗洪抢险开始以后,管理区的男同志都上大坝了。李召荣和姐妹们商量说:“保住大家才有小家,老爷们都上前线了,咱们也不能闲着。”在她的带领下,管理区里的10余个姐妹组成了巾帼炊事班,买面、买肉、和面、剁馅,每天子夜两点钟就开始准备管理区抗洪一线人员一天的饭菜。
    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李召荣专门挑和面、剁馅、烧火等累活干,围在脖子上的毛巾一天不知要洗多少遍。一个多月里,李召荣每天带着炊事班送到抗洪抢险一线的包子就有800多个。为了改善抗洪抢险一线的同志的伙食,李召荣把给儿媳妇攒的坐月子的笨鸡蛋都拿了出来,巾帼炊事班的姐妹们也都自发地从家里拿来各种原料,为抗洪勇士们做出香甜可口的饭菜。饭送到前线后,趁大家吃饭的当空,李召荣还组织女同志们装沙袋、巡堤,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停。
    8月16日,黑龙江二九〇段溃堤以后,李召荣主动请缨当上了撤离组的组长。她带领几名女工委员,发挥自己熟悉本区职工群众的优势,开始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杨红亮夫妇是从依安来的水稻户,在农场无依无靠,李召荣就主动把夫妻俩接到自己家里,给他们配了自家的钥匙,换了新的床单、被罩让他们安心居住。她还动员弟弟妹妹腾出自己家的房子给剩下的7户无依靠职工居住,并要求自己的弟妹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在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农场成功战胜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李召荣被总局党委授予抗洪抢险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李召荣在女工主任的岗位上干了30年。30年来,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2015年,李召荣被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再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北大荒女工的风采。在金灿灿的奖章映衬下,李召荣的笑容正在无限绽放,也绽放在每一个勤劳、质朴的北大荒人的脸上。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 韧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