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坚定“四个自信”看农垦改革发展

时间:2021-02-26作者:陈忠毅 来源:《中国农垦》2021年第1期

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大历史贡献”和“三次伟大飞跃”科学系统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豪情满怀、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四个自信”,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和实践成果说明,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经过历史比对过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面对即将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新任务,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站在“四个自信”的制高点来审视和谋划中国农垦事业,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促进农垦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展现大气魄、大担当、大作为,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道路自信来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垦与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建设,农垦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产业化经营能力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典范,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经济集群,代表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完全符合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关于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垦可以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头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发展“集团公司+国有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带动农业农村多元主体共同发展,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担当新的历史使命。

从理论自信来看。农垦改革兼有国有企业改革和农业农村改革的双重特性,农垦发展处在城乡、工农、国内国际的大格局大环境中,两者都事关全局、事关方向、事关战略。正因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农垦改革发展作出了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之中。这是指导新时期农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从根本上指明了农垦的战略定位和改革方向,彻底解决了要不要农垦、怎样改革发展农垦等重大问题,在理论上、政策上和措施上都有重大突破。特别是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农垦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一系列问题,明确了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坚持一个方向、把握两个重点、守住三条底线、明确四个定位”的总体要求,为不断开创农垦事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调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深化农村改革”和“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这些都与农垦“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稳定器”的定位直接相关。我们一定要对标对表、主动入位,坚持不懈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农垦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挑起“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担,守住“三农”战略后院,稳固“三农”压舱石,为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积蓄强劲动能,汇聚磅礴力量。

从制度自信来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做强做优做大包括农垦在内的国有企业,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农垦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从成立以来就履行着国家使命、承担着战略任务、体现着责任担当,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应得急,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一言以蔽之,农垦事业发展关系到掌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动权,关系到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壮大、不能萎缩,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从文化自信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合体,而农垦文化是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并创新发展形成的独特文化,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特征。作为农垦文化核心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不仅是农垦人的“传家宝”和农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且可以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跨越时间空间、跨越行业职业,让更多社会受众产生心灵对接,感受农垦情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和“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善于挖掘农垦特色文化“富矿”,积极发展农垦文化产业,让农垦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和“火起来”,不断提升农垦文化软实力,增强农垦发展硬实力,在传播价值理念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效;要加大对农垦文化和农垦精神的宣传力度,为农垦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再续新篇。

王震将军写过一首诗,“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农垦的历史沿革和光荣传统。可以说,农垦事业发展紧密融入、深度嵌合在党史、军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决策部署下,以成建制的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为骨干,吸收大批知识分子、支边青年组成农垦大军,奔赴边疆和内地的亘古荒原,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大规模垦荒造田、兴办国有农场,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伟大奇迹。改革开放前,农垦实行“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屯垦戍边、开荒创业的初期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后期也存在平均主义盛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管理秩序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稳步推动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经受住了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改革阵痛的严峻考验,“亦军亦民、亦城亦乡、亦工亦农、亦政亦企”的尴尬格局逐步打破,实现了艰难蜕变和涅槃新生,寻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道路。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依然需要农垦扛起如山重任再踏征途,保持如磐初心不改本色。任何认为农垦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农垦事业可有可无的认知,任何不是完善国有农业经济实现形式、而是简单照搬农村集体经济或一般国有企业的改革办法、甚至搞“农场农村化、农工农民化”的做法,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和不负责任的态度,都会为方向性迷失付出代价的。

总之,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从历史和现实、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深刻认识到农垦“贡献不可磨灭、作用不可替代、角色不可或缺、前途不可限量”,始终保持定力耐力,坚定信心决心,强化苦干实干,持续推动新时代农垦改革发展打牢基业、传承事业、成就伟业!


(作者系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