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指出:“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兵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肩负的职责使命,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深入贯彻落实“两大行动”部署要求,稳步推进粮食大豆扩种和单产提升,在新征程上持续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兵团力量。
2023年,兵团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25.4万吨、比上年增加16.9%,平均亩产达到466.1公斤、同比提高1%,多地涌现高产典型,有效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单产提升行动取得开门红。
一、高位推动,健全一个机制
兵团党委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产能提升作为全年“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创设兵师团三级领导指挥田,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片领导深入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四级书记抓粮食工作机制,形成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压实责任,紧盯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面积落实。大力推进次宜棉区粮棉轮作,因地制宜推进春小麦改冬小麦,增加大豆复播面积,不折不扣落实粮食、大豆种植任务。据统计,2023年,兵团粮食播种面积672万亩,比上年增长31%;大豆播种面积66万亩,同比增加45万亩、增长214%,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生产任务。
二是确保单产提升。在优化小麦种植结构、增加冬小麦占比的同时,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搭建小麦高产群体结构,实现总产单产双提升。
三、夯实基础,狠抓三个重点
一是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统筹中央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工具,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兵团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7万亩,在建295万亩,预计年底高标准农田占比将达到70%以上。
二是狠抓高产创建。聚焦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以整建制高产创建为重点,深入开展单产提升和“大比武”活动,在13个师市打造49个农作物高产示范样板、15个整建制单产提升团场,营造粮食生产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2023年,单产超过700公斤、800公斤的小麦面积分别由上年的7.9万亩、0.37万亩增加到22.73万亩和2.2万亩。
三是狠抓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广泛推广主茎成穗、缩行增密等高产技术,落实干播湿出、水肥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措施,实现小麦亩穗数增加的同时粒重不减,大面积提高单产。
四、强化支撑,增强四项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统筹中央财政和兵团本级财政相关补贴资金8.6亿元,将小麦种植补贴标准提高到230元/亩,稳定职工收益预期。出台用水用地优惠政策,保障粮食生产用水。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组建小麦专家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推广使用先进技术、破解生产难题。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等参与社会化服务,面向地方开展社会化服务527万亩。同时开展金融保险担保服务,兵团融资担保机构为“三农”主体累计担保金额达64.59亿元、户数达3.46万户。
三是强化防灾减灾保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监测预警,制定防灾减灾预案,落实“一喷三防”等措施,严防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以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为重点,通过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实现“虫口夺粮”。
四是强化宣传保障。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全面开展单产提升行动和“大比武”活动系列宣传,深入挖掘推介高产典型和先进事迹,充分调动团场、职工创高产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
接下来,兵团将继续以持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为目标,以科技赋能带动为核心,以整建制推动为重点,进一步抓好“两大行动”落实,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职工产量、试验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