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幸福农场

时间:2014-09-25作者:周伯军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3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农场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也是推进农场产业升级、构建美丽幸福农场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产业优势,建设富裕农场

    近年来,广东农垦新时代农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一)优化橡胶生态产业,提升经济效益
    夯实管理基础,挖掘橡胶产能。加强基础管理,增加有效肥投入;加大失管树、边缘树的灭荒力度,复割失管橡胶树,挖潜增效;科学进行橡胶树白粉病、碳疽病“两病”防治,为正常开割打好基础;狠抓割胶技术培训,全面推行四分之一阴阳刀四天一刀刺激割制,做到科学采胶;实行扩岗增收,开割树管理定额1600株/岗,胶工年均收入26027元/岗。
    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中小苗管理水平。一是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第三代绿色生态胶园。以优化品种结构为基础,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着力点,科学发展第三代胶园,在继承传统品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探索,结合农场实际情况,科学确立抗风、抗寒、高产的“时代一号”(湛试327-13)作为新植胶园的主导品系,占新植胶园的60%,其它搭配品系云研774、IAN873各占比例为20%。科学配种葛藤,打造绿色生态胶园;二是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扩岗增收。科学种植葛藤,减轻中小苗工劳动强度,岗位平均管理达3500株/岗,四龄苗以上4000株/岗以上。
    (二)拓展畜牧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畜牧业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业。加强6队猪场管理,提高企业效益。争取国家资本项目投资,配合畜牧公司推进2队4万头猪场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出栏商品猪6万头的目标,橡胶和畜牧产业经营收入1.8亿元,优化农场产业结构,壮大农场经济总量。
拓展延长畜牧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畜牧业产生的废物发展沼气工程和渔业,形成畜牧业、清洁能源和渔业共同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产业链,使经济效益和发展成果惠及职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美丽农场

    (一)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好场部城镇化建设
    新时代农场土地总面积67227亩,分别分布在那务、播扬、宝圩、荷塘四个镇,涉及35个村委会,场部坐落在四镇主干道路交汇处。
    几年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场的要求,兼顾场机关职工与基层职工利益、农场职工与周边群众利益、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利益,建设和谐稳定的农场新面貌。以场部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带动农场经济和社区的发展,职工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场部中心区基础设施、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农场周边设施及生产队办公室建设和改造,投资319万元建设新时代农场招待所和职工培训中心,进一步完善农场中心区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
加强环境整治。总投资约480万用于场部广场、文化中心、“时代大道”等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美化绿化工程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整体提升农场品位,打造了优美的宜居宜商环境。
    (二)利用政策优势,抓好民生工程
    抓好职工安居工程建设。总投资约670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约6.1万平方米的新居,受益人数达1626户,全部消灭了危房。先后打造了金龙泉示范小区、场部中心小区和场部东边小区共240户,规划建设了第一期、第二期水库移民现代化新村共124户,第三期33户水库移民新村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抓好职工饮水工程建设。总投资321万元,用于职工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建设水井5口,水塔8座,铺设供水管道6020米,受益人数达6000多人,改善了职工群众生活用水条件。
抓好交通道路建设。总投资约2052万元,实现场部道路和生产队主干路全部硬底化约73公里,修筑环山路约630公里,完善道路网络,保证畅通便利的交通环境和生产环境,场机关和基层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强化社区物业管理。聘请物业管理员,对场部中心小区及金龙泉小区进行专业管理,加强了社区治安管理,提高了居民安全感。

三、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建设幸福农场

    (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职工素质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讲座,广贴环保宣传标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节约资源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绿色低碳生活工作方式,提高素质。
    加强管理引导。通过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管理条例》和《文化广场公约》等制度,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约束不良行为,引导大家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场。
    (二)倡导生态环保生活,强健职工身心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完善职工书屋、康乐室和职工文化室等设施,给职工提供一个学习、娱乐的好环境,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倡导健康文体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球类比赛及各种竞技活动,大力推广广场舞、健身操等广场文化,强健职工身心,活跃农场文化氛围,促进场群感情融洽、关系和谐。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琴棋书画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开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丰富农场文化内涵,增强职工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幸福感,推动农场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农垦新时代农场) 
责任编辑:贡蓄民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