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垦区甘河农场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措施,经营模式创新,民生工程改善,各业取得长足发展。
凝聚人才队伍 营造发展环境
农场通过打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增强班子凝聚力。农场党委努力加强干部教育与培训,把开阔视野和拓宽工作思路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内容,组织基层干部先后多次到兄弟农场参观学习,通过参观查找不足,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干部管理与监督机制,创新出台了五项措施,干部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深入开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加强干部的党性锻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年来,全场有百余名干部为1000余户职工群众进行帮扶,包括提供现金66万余元、信贷担保300多万元、转账化肥近2000吨,各项垫资累计达816万余元,向灾区捐款20万余元。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形成安定稳定的良好局面。
推进富民措施 助推科学发展
农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场党委鼓励职工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新购置联合收获机77台、大型轮式拖拉机10台套,中型轮式拖拉机33台套。累计推广应用大豆增产新技术22.6万亩,其中推广大垄高台栽培技术6200亩,增产30%。中德示范场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接待中德两国农业部及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领导的考察以及其他垦区的参观交流等达1100人次,提升了农场知名度。
农场大力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一是农场危房改造2059户,旧房改造216户,新建廉租楼4栋共220户,直接受益人口1万余人,111沿线生产队全部改造完毕,场部东西部草坯房旧貌换新颜,蓝瓦白墙的农垦家居一排排、一座座。新修和维护场队区砂石路75公里;为5队新建水泥路和休闲广场。二是投资为医院购进了先进仪器设备,并新建了医院住院部楼房,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农场下大力气搞好绿化工作,全场植树达到10万余棵。四是为基层单位建设水泥晒场4万平方米。新建储粮仓8个,新增仓储能力800万斤。投资新建标准化奶牛小区。五是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投资建设场区水泥路12.9公里,使道路得到明显改善。实施场部安全饮水等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场部商住楼8栋。
三年来,甘河农场不断加强小城镇建设,实施了“筑巢引凤”工程,实现场地共建,与周边乡镇合作共同建设农场城镇美丽家园,场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美的环境,吸引了附近村屯3000余农民来农场场部经商、打工和长期定居。
加大改革创新 推进现代农业
2012年,农场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实现生产总值29992万元,比上年增长92%。农场努力打造呼伦贝尔岭东最大现代农业示范场,成效凸显。
一是打造岭东最大玉米种植基地。甘河农场种植结构调整以玉米为突破口,以111沿线打造万亩玉米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场的玉米种植。2012年农场解决了玉米脱水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建设4个玉米烘干塔,保障存储安全。
二是打造岭东最大绿色食品基地。甘河农场与那吉屯农牧场合作,“借船出海”,依托其品牌优势打造打造绿色有机杂粮种植基地。
三是打造岭东最大马铃薯种植繁育基地。甘河农场与北大荒薯业合作建设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总投资480万元,办公室、主培室、20个网室、1300平方米储藏窖全部建成,今年全面投入使用,培育一批种薯和抗氧化马铃薯。
四是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经营权改革。该场加快内部土地流转,让大多数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增加家庭收入。农场二队有土地16392亩,通过经营权改革,有11174亩流转耕种,占70%。二队种地户共107户,其中96户(占90%)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打工、经商等工作,从而增加收入。该场五队积极探索返租倒包职工土地的模式,今年农场共租赁五队的土地1500亩,每亩地给职工租金287元,返租的土地农场全部用来种植玉米,实行集约经营,区域化种植。农场科研站也积极探索玉米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并从根本上解决种植玉米难的问题。同时,为了解除玉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今年科研站还对玉米种植户采取统一购买种子和肥料、统一播种、分开管理、分开收获、统一烘干产品、统一销售的模式。
农场还依托中德示范场大机械优势、组织化优势组建农机服务中心,为全场和周边农村提供良好的机械化代耕服务。
加强管理创新 奠定发展基础
一是做好外派干部挂职锻炼文章。农场先后选派11名干部到所在市、县机关各部门以及克山农场等挂职锻炼,在干部培养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先后组织队长、书记到外地考察学习,让干部拓宽视野,同时增进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力度。
二是做好多种经营文章。农场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在解决富余人员再就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组建了以二队员工为主的工程施工队伍,承接农场的工程建设。同时组建了各种务工队伍到外地创收。一年来先后为场内各工程队及用人单位输入400多余人次,为员工创收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三是做好依法经营文章。农场新成立了政策法规科,在企业签订相关工程建设、合作、开发、土地流转、发包、承揽及购销等合同(或协议)过程中,做好合同(或协议)的审查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法律意见,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甘河农场)
责任编辑:叶亚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