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垦集团是全省最大的农业企业,现有40多个直属企业,其中18个国有农场。垦区拥有土地12.84万公顷,其中耕地7.39万公顷。经过60年的创业与发展,集团公司形成了农业、制药、贸易、投资及房地产、通用设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并在非洲创办了4个农场。多年来,江苏农垦始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培育企业文化,重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企业争先发展的“软实力”,促进了垦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继承优良传统,着力把思想政治
工作转化为促进农垦持续发展的优势
江苏农垦诞生于新中国的军垦事业。1952年4月,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华东野战军步兵102师,按照毛主席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四师。垦区继承了部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60多年的发展,无论体制如何变化,垦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都没有散;不管机制如何改革,垦区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没有弱化。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集团公司党委始终认为,要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农垦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中心组着力创新学习内容和形式。在内容上结合农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企业战略、管理、运营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实行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调查研究和成果交流相统一。集团公司党委2007年荣获首届全省“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先进集体,并被列为全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示范点。
二是坚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为实现企业目标凝心聚力。坚持10多年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每年将农垦的发展目标、规划和任务,以职工群众乐于接受的“问答”形式编印成教育材料,发到垦区各级党组织,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将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目标上来,从而为垦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近几年,集团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利润总额列全国农垦集团化垦区第三位、省属国有企业第四位。
三是以和谐垦区建设为目标,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多年来,垦区一直坚持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促进和谐垦区建设。坚持每年开展“江苏农垦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淮海农场坚持评选文明新事活动,弶港农场围绕安全农产品生产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新洋农场为建设和谐农场开展爱心积分卡活动。垦区有10个企业获得省文明单位和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四是创新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在调研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党委制定印发了《江苏农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考评办法》,集团公司每年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一次考评,2年进行一次评选,促进了垦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集团公司还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研讨制度、农场党员冬训和政工干部培训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先进评选表彰制度,为垦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
二、弘扬农垦精神,着力把培育具有
农垦特色文化的“软实力”
转化为企业竞争的优势
江苏农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艰苦创业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开拓进取的开放文化和创新文化,为农垦60年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当今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先进理念的指导、先进文化的支撑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垦转轨、转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必须着力打造农垦文化的“软实力”。
一是提高认识,系统推进。集团公司先后制定印发了江苏农垦“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扎实推进垦区的企业文化建设,力争把江苏农垦企业的文化力和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一整套现代企业价值观、制度和规范,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不断增强江苏农垦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每年提出年度工作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多年来,江苏农垦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反应堆”和“推进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渗透文化意识,推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坚持用文化力培育竞争力,促进垦区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提升农垦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着力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相结合。近几年,江苏农垦获得省级及其以上品牌达70多个,其中获得江苏名牌农产品总数占全省的9%。
二是凝聚力量,形成体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先后制定了《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编制印发了《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制度汇编》和《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手册》。在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军垦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和创新精神,形成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开拓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安全食品”的企业使命,同时还形成了一整套农垦的发展愿景、企业价值观、理念和行为准则等体系。2010年7月,淮海农场在原农建四师师部办公旧址上,建设了“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进一步弘扬军垦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农垦新的跨越。同时,通过开展纪念江苏农垦创建60周年和“弘扬农垦精神,推进新的跨越”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垦区持续快速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近期,集团公司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故事征集工作,提高了广大员工对农垦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自觉实践农垦精神和履行企业使命。
三是选树典型,营造氛围。通过培育典型,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近几年,开展了两届江苏农垦劳动模范和首届文明标兵的评选活动,并在垦区组织大力宣传,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的热情。为了宣传在企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集团公司在江苏农垦信息网、《江苏农垦人》报上开设了先进典型人物宣传专栏,努力在垦区营造一个弘扬江苏“三创三先”精神和农垦精神的环境和氛围。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垦区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单位。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和江苏金象传动设备公司的创新文化,东辛和新洋农场的社区文化,南京中山大厦和苏舜集团的服务文化,大华种业、苏垦米业和弶港农场的品牌文化,淮海农场的四张特色“文化牌”等。
三、围绕示范引领,着力把打造
农垦企业形象的影响力
转化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带动优势
农垦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是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垦作为农业战线“国家队”的重要使命。作为全省最大的农业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必须着力提升企业形象,努力使农垦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层次和深度,不断扩大农垦的社会知名度。江苏农垦已创建逾60年,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企业文化。江苏农垦的现代农业建设初具雏形,单产水平、机械化水平、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程度、高效农业都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示范带动作用。为此,要大力宣传农垦精神和发展成就,不断提高农垦的影响力、知名度。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提高宣传水平。垦区目前形成了以江苏农垦人报、江苏农垦信息网、《江苏农垦科技》杂志为核心的宣传阵地。垦区14个农场建有自办有线电视节目,12个农场建有调频或有线广播,24个单位建有门户网站,8个单位自办企业报刊,每个农场都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垦区还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投入,确保经费保障,每年用于宣传工作的经费共达1000多万元。集团公司每年还对垦区的广播、电视、网络新闻进行评比,建立了“好新闻”评比制度。2010年,江苏农垦信息网、《江苏农垦科技》荣获全省十佳企事业新闻媒体称号,江苏农垦人报荣获全省优秀企事业媒体称号。
三是加强对外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垦区上下十分重视对外宣传,近几年,垦区在对外宣传中刊用的稿件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2年, 垦区各级宣传干部、通讯员在中央、省、市级各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5400多篇,其中中央级媒体552 篇。集团公司每年还组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重要媒体深入垦区专题采访,推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深度报道。2012年,人民日报采写的通讯《江苏农垦的“东部率先”》发表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网站百度上,搜索关键词“江苏农垦”涉及的信息已达250多万篇。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