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凝聚力量 创新成就未来

时间:2014-09-25作者:余从田 雷艳芳 陈华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3期

    光明食品集团作为国有大型食品产业集团,积极实施以食品产业为核心打造从现代农业到食品加工到商贸流通的完整产业链战略。一方面立足国内国际两个资源狠抓收购兼并发展,另一方面紧扣转型发展、做强品牌的主题,积极探索以科技、品牌、网络、资源四大要素为重点的“四位一体”商业模式转型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为加快推进集团产业联动和商业模式转型,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产业联动和商业模式转型,扶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关于实施品牌荣誉奖励的通知》等激励制度。激励机制实施四年来,用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成果的奖励资金共计27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集团的发展方式从数量和产量型向质量和力量型转变,有效促进了食品核心主业的全产业链经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集团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四年以来,集团以构筑科技创新与管理能力为重点,投入340万元奖励资金,先后对8家首次获得国家级、上海市和其他省部级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与能力建设资质的企业团队进行嘉奖,其中对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机构资质认定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得上海市和其他省部级科技创新机构认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截止2013年底,在集团系统43家科技创新平台中,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机构资质或示范企业荣誉共计11项,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资质荣誉3项(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项(光明乳业、金枫酒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项;获得上海市或其他省部级科技创新机构资质和企业荣誉共计32项,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项、乳业和黄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7项、上海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项、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项。此外,还有4项企业检测机构通过“CNAS中国国家实验室”资质认证,建立中国黄酒行业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乳品行业博士后工作站各1项。这些以企业为主体、辅以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集团核心主业发展中新技术、新产品、食品安全、人才队伍的孵化器。

二、科技创新成果达到新水平

    2010年以来,集团强化了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进步奖的创造和申报,加大了对荣获国家级、上海市或其他省部级政府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成果的奖励力度,对每项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成果分别给予50万元、40万元、30万元的嘉奖;同时,综合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先进性、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市场竞争能力、知识产权等六个方面,加强了集团级科技成果的评价和奖励,并对每项获得集团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嘉奖。四年期间,共计申报并获得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共计391项、获得授权共计188项,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8项、作物新品种10项;嘉奖政府科技进步奖成果共计10项、奖金250万元;嘉奖集团级科技成果共计47项、奖金680万元。在10项政府科技进步奖中,属于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项(光明乳业“高品质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研究开发”)、二等奖4项(光明乳业“特定消费人群乳制品的功能强化策略及其应用”、光明集团“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等)、三等奖5项(武汉光明乳品公司“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制品研究与开发”等)。这些政府科技成果奖的获得表明,集团企业在功能性液态乳制品、发酵乳制品、水稻高产等领域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三、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跃上新台阶

    四年来,集团系统企业共计实施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千余项,取得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其产业化实施成果,为促进新产品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节能降耗、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及食品核心主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通过实施“高科技光明”战略,成功开发了莫斯利安、乳酸菌饮品、如实、致优等深受大众喜欢的新产品,特别是莫斯利安开发上市3年来销售规模连续翻番增长,到2013年底将实现单品销售60亿元规模,有力促进了乳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实施新品种选育、良种加工条件能力建设等项目,培育上市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育成了“光明粳1号”水稻常规品种、“海花1号”大麦品种,“申糯8号”、“彩糯9号”玉米品种;培育了红掌、凤梨、百合以及晃花之富士、虹之白露、星云等菊花新品种,培育了“小金玉”、“红玉”番茄新品种。通过开展各种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投资建设,建成了集“现代、绿色、人文、园林”为一体日产2000吨的世界级乳品工厂,建成了工艺先进、节能节水的黄酒工厂,实现了进口异型空罐生产线的国产配套再制造,建成了单位土地产出高效的食用菌工厂。通过实施《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南方大城市郊区牛场环境控制技术及奶牛应激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优质奶牛肉牛育种》等国家和上海市重点专项,促进了种养技术创新和单产水平提高,其中水稻实现6万余亩单产超过700公斤目标,奶牛成乳牛单产由2009年的6.9吨提高到2013年的9.5吨,处在南方奶牛饲养水平第一位。通过实施科学化、标准化改造和管理,打造“三维”循环农业示范区,既实现了规模化生猪养殖各项指标优于上海全市水平的目标,又真正实现了减量化投入、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种养生态循环。

四、自主品牌创建与推广迈上新高度

    多年来,光明食品集团始终坚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经营理念,以“为大众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食品,为社会提供与食品产业相关的高品质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作为集团使命,在持续改进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的同时,实施了名牌创建与推广战略,加大了品牌建设奖励力度,对首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家级品牌荣誉的企业嘉奖100万元,对首次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服务)和其他省部级品牌荣誉的企业嘉奖50万元。品牌奖励政策实施四年来,共计奖励品牌荣誉21项、奖励金额145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名牌和名牌产品(服务)的建设。除了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名牌创建外,还通过集成与整合商品资源、营销资源,通过连续举办“光明食品节”、“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和统筹参加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上海轻工展、中华老字号展、中国国际农交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大母子品牌联动力度,扩大了母子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截止2013年底,集团共计拥有国家级品牌荣誉28项、上海市级品牌荣誉81项,其中中国驰名商标8项、中国名牌产品5项、中华老字号11项、上海市著名商标40项、上海名牌产品(服务)29项。
    品牌凝聚力量,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正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杰强调的“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集团的科技创新力和品牌影响力,要把光明品牌培育成中国食品的优秀品牌,要把我们的品牌变成信誉的凝结、安全的象征和质量的保证”。

(作者单位: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贡蓄民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