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措施打造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时间:2015-02-11作者:韩中书 来源:《中国农垦》2014年第10期

    近几年来,江苏农垦东辛农场以创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为目标,坚持走“规模渔业精养化、生产措施标准化、养殖品种特色化、养殖技术科技化、渔业产品品牌化”的五化之路,实现了东辛水产持续快速发展。
    2013年,东辛水产品年总产达2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2.5亿元;年国有净收益在3000万元以上,大步行进在江苏垦区水产行业的第一方阵。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基地现已建设成为江苏省最大的国有淡水养殖场,先后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被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评定为连云港市十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江苏省农垦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近日在东辛农场正式挂牌,这是垦区首家由省政府正式确定的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标志着东辛水产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基地养殖条件

    东辛水产业起步较早,历史较长,但长期以来处于小而弱、分而散的境地,在农场经济总量中微不足道。近几年来,农场党委紧紧抓住“东大滩”盐田复垦洗盐排碱的机遇,科学制定规划,整合水产资源,开发改造并举,优化养殖条件和环境,扩大渔业基地规模。农场先后筹集1.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路、桥、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实施了养殖区进排水完全分开、池塘混凝土硬质护坡、主干道水泥硬化等一系列工程。目前农场水产公司已铺设长达30公里长的水泥防渗渠道,混凝土硬质护坡塘口达到8000余亩。水泥护坡投入使用后,不仅有效遏止了风浪冲刷堆坡导致的池埂坍塌,而且彻底解决了池塘渗水难题,提高了水产养殖设施化水平。鱼塘使用年限由原来的3年提高到15年以上,池塘容积较改造前增加20%,成鱼产量提高25%,效益提高10%以上。水产养殖面积从过去的20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2.2万亩,增长10倍;养殖模式从以前的单点零星养殖发展到如今的连片规模养殖,单体塘口也从以前的20亩/个发展到如今120亩/个。养殖基地新建了20公里水泥路和50公里砂石路,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正在向更高层次推进。

强化统控结合措施?提升水产养殖品质

    在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和渔用物资经营上,农场严格实施“五统一、三控制”相结合举措,即统一苗种繁育、投入品采购供应、关键性技术措施、品牌建设、产品销售, 控制养殖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水产养殖基地按照水产品不同种类进行科学布局、分片养殖,从养殖塘口的土壤盐分、水质变化、适养品种,实施重点监测,进行分类指导,优化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益。水产公司统一采购鱼药、饲料等相关渔用物资,降低了渔业生产成本,保障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水产养殖操作技术规程,养殖户按章操作,提高了生产措施落实的到位率;严格实施质量追溯制度,从产前苗种供应到产后市场销售,均有详尽的控制措施并记录在案,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的“东辛牌”水产品。
    “五统一、三控制”不仅保障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产公司仅代理销售饲料、鱼药等渔用物资年就可实现经营创收500万元,东辛水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越来越高。

强化养殖特色品种?提升地域养殖优势

    东辛地处沿海,土壤盐碱含量本来就很高,由盐场复垦改造新开发的池塘,土壤原本的含盐量更大。近几年来,农场根据复垦地排盐洗碱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调研信息,不断进行总结探索,调优养殖结构,形成了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并且适合资源条件要求的两大特色品种和两种养殖模式。
    一种是原海水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这种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点,对盐碱含量大的水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达65%以上,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一种是北方人喜食的鲤鱼。东辛产鲤鱼色泽金黄、品相美观,深受北方市场欢迎,尤以友邻省份山东需求量最大。凭借地方特色和地缘优势,农场大力推广鲤鱼规模化养殖,成为鱼类养殖的最大品种。在高产高效水产养殖中,东辛实施主养南美白对虾和鱼、虾套养两种主要模式。按照连片、集中的原则,目前2.2万亩水面形成了三大养殖区,即鱼虾混养区、生态养殖休闲区和水产苗种繁育区。年产对虾3000余吨,套养模式亩效益提高到2000元以上,实现了鱼虾双丰收。
强化养殖科技应用?提升渔业发展后劲
    科学养殖是提高水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按照水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品种分布区域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水产发展技术体系的要求,农场大力开展职工水产养殖科技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实施双向交流,年外出参观200余人次,培训水产养殖职工1000余人次,培训率达到100%。为了推进水产养殖新科技的应用,农场成立了水产养殖科技研究所,新引进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9名,与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淮海工学院等部门和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协作。
    在养殖生产中,大力推广先进养殖适用新技术和现代渔业装备,先后推广了微孔增氧和格栅分隔养殖等技术,其中利用格栅分离技术实行鱼虾套养,防止鱼类进入虾料投放区,不仅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提高了套养虾的产量和规格,平均亩效益提高一倍以上。目前全场水面拥有自动投饵机和增氧机3400多台(套),全部实现了自动投饵和高密度饲养,为规模化养殖增添了后劲。利用国家虾产业体系连云港站养殖试验基地落户东辛的信息、技术优势,新建南美白对虾育苗场,从海南、厦门购进仔苗进行淡化繁育试验获得成功。2014年繁育虾苗15亿尾,解决了农场与周边地区苗种供应难问题,实现利润640万元,平均亩效益近10万元。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大棚养殖、高位池养殖对虾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一年养殖两茬对虾,亩产量达2000斤,亩效益达2万元以上,为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提供了技术储备。
强化产品品牌意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水产品牌化经营是渔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延伸和高级发展阶段,是把产品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从而获得良好而持久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东辛在水产品品牌建设中,以公司化推动产品品牌化,以高质量提升品牌含金量。农场渔业生产实施公司化运作,水产公司负责苗种繁育、投入品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养殖户负责生产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按照打造“东辛牌”优质水产品的目标,做大、做强、做响品牌。目前东辛生产的南美白对虾已经获得了江苏名牌农产品、市名牌农产品称号,建鲤获得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东辛牌”水产品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和连云港市知名商标称号。
    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实施无公害健康养殖,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执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保证了农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了品牌信誉。东辛南美白对虾和鲤鱼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达1万亩。东辛水产品已经顺利通过了HACCP体系认证,近日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通向绿色健康食品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品牌化运作不仅提高了农场水产品的市场知名度,而且改变了农场多年来“自寻市场、远征销鱼”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山东、上海、浙江等地鱼商竞相上门采购东辛水产品的可喜局面。

(作者系江苏农垦东辛农场场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