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2月16日,第八期“龙江企业家对话交流活动”在哈尔滨举办。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时代如何提振企业家精神》的主旨演讲。本刊摘要编发刘东华演讲的主要内容,供农垦企业经营者学习和思考。
我在江湖上有一个自己比较珍视的“帽子”——中国企业家里真朋友最多的人。我说自己是离企业家的心最近的人之一。所以这里跟大家汇报交流,更多是源自我的一些朴素的观察和思考。
新时代的三个变化
新时代和过去有何不同?新在哪里?站在企业家角度看,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变化:
1.消费者的需求变了。大家日常感受可能很强烈,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什么中央提供给侧改革?因为需求升级了,你的供给跟不上,不改行吗?党的十九大报告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这个主要矛盾描述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变了、升级了,我们过去提供的很多产品和服务跟不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2.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几十年里,中国已由一个大部分需求都满足不了的市场,变成了基本需求全面过剩的状态。过去的经济增长就像青春期长身材,长到20岁、25岁还能长吗?后面干什么呢?那30岁、40岁、50岁……长什么呢?长智慧、长能量、长境界。
3.社会心理、社会期待、社会要求变了。过去谁能成功,谁能赚大钱,谁就是好样的,谁就被艳羡。哪怕通过不择手段获取成功,只要不被抓住就是好样的,即便被抓了现行,花点儿成本“化个妆”,或许就有机会把自己包装成道德榜样。但现在不可能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因果报应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对成功者的艳羡,越来越多地变成监督和追问了。
新时代的三个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以来,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几年前,我就提出一个观点:所有的变都是为不变服务的,所有的动都是为静服务的。刚才我说了“三变”,其实至少还有“三不变”:
1.党的初心和使命没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将近100年了,各种风雨坎坷、艰难探索,但大方向没有变过,也不允许变。
2.改革开放的大势没变。2018年大家听到了很多杂音,包括民营经济退场论等等。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总会有人产生一些疑惑,乃至摇摆,但大家想一想,改革开放的大势,这40年变过吗?现在更不会变,而且一定会有效深化下去。
3.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没变。2018年企业家感受可能特别强烈的就是国际环境、中美贸易战。今天大国之间要是真的对立甚至打起来,打的起吗?真正的冲突,冲突的起吗?我们要看到事情背后的本质。我们看到特朗普的玩法好像突然变了,这变化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美国是将近100年的老大,原来他们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和承担全球责任高度一致的。但是随着美国和中国、西方与东方力量的此消彼长,特朗普发现,通过承担全球责任获取自身利益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所以他就采取了一种不惜放弃、乃至于葬送国家信誉的方式,来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
对最近的中美贸易谈判,我是比较乐观的。但中美关系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了,毕竟全世界都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这是一个大趋势、大潮流。中国大运初起,谁也挡不住。老二的经济总量甚至综合实力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赶超老大。即便老大不舒服,但是也改变不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和时代主题,从国际、从全球来看,大的趋势和潮流谁也变不了。
敢立志、善创新、敢担当
今天的话题,实际上就是在上述“三变三不变”的时代背景下谈如何提振企业家精神。那么,过去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样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敢冒险、善抓机会、能赚钱。
比如说敢冒险,说好听点叫“敢为天下先”。有句话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大”。确实早年有一批人就因为胆子大就起来了,就杀到前面去了。那时候敢冒险,善抓机会,遍地都是机会。别人弯不下腰或者看不见,但人家能看见,而且人家愿意弯腰,然后就能赚钱,迅速做大甚至做强。过去的企业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儿。
那么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样的?我认为主要有三条。
1.敢立志。习近平总书记几次引用王阳明先生的原话,叫“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此我认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第一条就是敢立志,敢立大志,敢立真志,敢立长志。
新时代,需求升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了。原来我们弄的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大家不满足了,于是就满世界去“淘”,连一个马桶盖都要跑日本去背回来。消费者这个行为就是对中国企业的一种不满。我的需求你满足不了,只好满世界去找。所以我们要立大志,首先要做的就是给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服务,让我们的消费者不要到全世界去找了,最好的东西中国企业就能满足你,中国企业家就能满足你。
立大志不见得一定要做全球五百强,我觉得全球五百强不应该是我们立大志的主要目标,我们主要是立长志,全球五百强不如生存五百年。举个例子,我们常说“小日本”,但是大家知道吗,这个“小日本”今天的百年企业有将近3万家,两百年的企业有几千家,还有若干家千年企业。我们泱泱大国五千年,没有断流,全球唯一,我们新时代的企业家敢不敢立500年的志?
立大志的根基,实际上是搞清“为什么”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家群体都应该重新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做企业。过去我们很多人做企业,更多是满足自己发财致富、成功成名的一个工具。试想一下,企业是你的工具,团队也是你的工具,你凭什么让一批了不起的团队愿意跟着你干,到你的平台上来给你当工具呢?
所以立大志的核心,首先是想明白我们做这个企业是为什么?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有多么强大的为什么,就有多么了不起的“怎么办”的动力。我曾经说企业家的领导力,其实简单讲就两句话:善于在“为什么”中找到“怎么办”的强大动力,并带领团队对最好的结果负责。
说的具体一点,立大志,就是要我们做社会财富的受托人。通过爱并成就我们的团队、消费者、利益相关者,让团队,让消费者,让合作伙伴,让股东越来越能够信任我们,乃至于依靠我们,而且愿意把重要需求托付给我们。
为什么要立志做社会财富的受托人?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最有能量的爱。为什么呢?因为母亲爱孩子,哪怕就一个孩子,就能让一个妈妈产生感天动地的洪荒之力。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爱我们的团队,并通过我们的团队爱我们的消费者,通过我们的产品与服务把那个小爱延伸为大爱,这个能量和动力有多大?
中国有句老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三年可以成就一个富翁,三代成就不了一个贵族。大家今天回头看,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的那些暴发户今天还能找到几个?为什么突然起来,突然又没了?因为他们的财富增长,远远超过了他们能力和境界的提升,他拥有的财富就一定会把他葬送掉,甚至把他的家族子孙一起葬送掉。所以说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第一条应该是敢立志。
2.善创新。立大志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善创新就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我们中国为什么百年企业那么少?虽然与根基、环境、体制、土壤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反求诸己,作为企业和企业家,我们自己最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是什么?
今天最需要的是工匠精神、专业主义和创新驱动,因为我喜欢、我热爱、我愿意,所以就能定下心来,谁也挡不住,而不是为了发点小财,满足一点私欲。热爱是最大的创新源泉。企业家热爱消费者,就会爱之以其道,通过最好的业务逻辑、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价值,让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现在创新的空间太大了。我们的经济总量是全球老二了,但是人均GDP呢?大家想一想在全球排多少?我们跟日本、美国、以色列、欧洲比,有多大的距离?这都是我们成长的空间。
3.能担当。改革开放早期,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想到中国人能富得那么快,而且先富带后富做得那么好。后来我提出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高贵起来,先富起来的这帮人要有一批先高贵起来。什么叫高贵?高贵不是买一个豪车,住一个大房子炫耀,高贵是以纯粹之心创造价值,并勇于和善于为社会承担责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原来很多侥幸心理和很多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了,现在只能走正路、做好事,然后用这种方式创造越来越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此你不就是时代英雄吗?你做好了,不就是让祖坟冒青烟的行为吗?所以,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找到内有尊严外有尊敬的成功路径。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