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培训 筑牢发展之基

时间:2013-11-07作者:文/石小星 来源:《中国农垦》2013年第5期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农场以全面加强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重点,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努力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活动,使企业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农场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对全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农场对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制定印发了《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明确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培训内容、基本任务及保障措施,把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落实教育培训责任制,确保了教育培训各项任务的完成。
    农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经常对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了解掌握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

    淮南农场在实施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实际,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拓宽培训渠道,为农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是在培训对象上求广。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将教育培训的范围拓宽到一般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技能型人才等。每年举办管理干部、党务工作者、工会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职工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使全场各级各类人员都能够及时得到教育培训。
    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求实。按照“突出重点、按需定教、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治理论教育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员的实际需要,精选和确定了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作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方面,把企业经营管理、深化改革、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法律法规、金融财会、场地合作开发、企业党建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对各级管理人员,侧重于企业经营管理、金融财会、场地合作开发、企业党建、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加强企业管理、驾驭市场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农业技术的更新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真正做到政治理论重点培训,业务知识经常培训,现代知识加强培训。
    三是培训方法上求新。积极探索适合农场特点的培训模式,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员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进行分层培训。对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采取短期集中培训,针对某一专题,聘请高层次专家进行辅导,或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对年轻管理人员,坚持中长期培训的形式,采取集中教学、专题讲座、讨论交流、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以理论培训与业务培训、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常规培训与外出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形式相结合进行培训。所有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做到带着问题学,做到理论学习、讨论、实践相结合,使培训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农场实际工作以及大家的思想实际,做到边学习、边提高。在培训师资力量方面,既有场领导为大家授课,还从淮南市委宣传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市农委等单位邀请专家学者为大家授课。方式上采取授课与参观、学习与交流讨论、工作日与休息日、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既自己组织集中培训,还积极拓宽培训渠道,选派干部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同时还积极利用好现代化手段,以农场信息网、QQ办公群等为平台,实施网上培训,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增强了教育培训的效果。

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

    淮南农场把制度建设作为做好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措施,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措施办法。一方面,农场注重做好培训的经费和硬件保障工作。除按照规定提取教育培训经费、设立专户、建立农场教育培训基金外,每期培训农场都及时给予经费保障。同时,培训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农场建章立制,确保培训的质量。一是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管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二是通过建立跟踪问效办法,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和充实培训内容。此外,农场还建立了新任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规定对新提拔的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在任职前后均须参加由农场组织的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大力实施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促进了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更新,激活了场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二是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发展信心,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抓企业改革管理、抓生产经营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农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对管理人员作风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扎实,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廉洁从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不断创新,力争教育培训工作新突破

    今后,淮南农场将继续加大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创新教育培训理念,增强管理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要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模式和培训制度,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引导广大管理人员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积极鼓励管理人员通过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把握教育培训需求,创新教育培训内容。要从提高广大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应对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综合设计和安排,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创新、突出重点、着眼急需、重在管用;既要加强全员培训,又要注重分类培训,既要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又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
    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丰富教育培训手段。在培训方法上,坚持主导式、启发式、菜单式教育,不断增加参观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教育、讲座交流、社会调研等新方法。同时积极探讨和加强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拓展培训的空间和载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途径,提高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热情,增强培训效果。在培训手段上,逐步采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育培训效果。要从严格教育培训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入手,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要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制度和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制度,把学习培训与管理人员的评优选优、晋职晋级结合起来,把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管理人员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表彰、评选先进和提薪提职时,充分参考管理人员在培训期间的考勤考核结果,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促使管理人员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把学习当成一项涉及自身利益的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安徽农垦淮南农场)
责任编辑:张韧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