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管理模式及对其他芒果产区的启示

时间:2017-07-27作者: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2017年第1期

华  敏  郭利军  邓会栋  何凡  范鸿雁  

  自1990年多效唑用于芒果反季节催花在海南东方探贡芒果场获得成功后,海南全省各市县芒果种植区相继开展多效唑用于芒果反季节催花的试验验证与生产应用。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芒果几乎全部实现了反季节生产,芒果投产面积占应投产面积从1990年的32.1%增长至1996年的68.7%。但按收获面积计算,单产仍然很低。1990年单产247公斤/亩,全面实现反季节生产后的1996年单产为305公斤/亩,年均增长仅3.91%;从1996年至2006年,全面实现反季节生产的11年间,芒果单产从305kg/亩增长到497公斤/亩,年均增长也仅5.72%。究其原因,主要是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技术不配套,导致枝条成花率低,混合物候期严重,落果率高,产量低。

  为了大幅度提高芒果单产,延长采收期,从2007年起,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下,课题组与其他海南芒果种植参与者一道,经过近10年的探索,研发了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关键技术,配套、完善了适合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的栽培管理模式,使海南芒果产期从原来的5—7月提早至2—4月,甚至更早的当年11—12月,整个采收期从3个月延长至7个月,而且与大陆其他产区基本没有重叠(广东、广西的收获期6—8月,云南6—9月,福建、贵州为7—9月,四川攀枝花7—10月)。单产和总产大幅度提高,2011年单产突破700公斤/亩大关,达到735公斤/亩,优势区域三亚甚至达1034公斤/亩。虽然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但全省芒果平均单产一直维持在700~752公斤/亩,优势区域三亚则在900公斤/亩以上。在栽培面积(4.6万~4.7万hm2)几乎无法扩张的情况下,产量却从2006年的26.24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45.25万吨,年均增长9.06%;商品果率从70%提高到85%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现将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管理模式总结如下,同时对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他后起的芒果产区起到启示、借鉴作用。

  一、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管理模式

  (一) 树形选择与树冠管理


  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的花芽分化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控梢难度大,特别是枝条较直立的植株,由于存在顶端优势,树冠顶部枝梢容易冲梢而导致催花失败。而大多数芒果品种的自然树形为圆头形或伞形[1],树冠顶部枝梢因顶端优势而比水平枝和下垂枝抽梢早,导致全树抽梢不整齐,不易控梢,易冲梢。因此,选择适宜的树形,减少树体的顶端优势,使树体枝梢抽发整齐一致,对高温多雨季节芒果树的控梢促花是有利的,也是芒果反季节早熟栽培成花的关键。

  课题组经过多年大量的田间调研和试验验证,发现扁圆头形(平头形)更容易控梢,不易冲梢。扁圆头形的比伞形或自然直立的芒果树冲梢株率少27.5%以上。因此,整形修剪时,尽可能短截顶部过长、过旺枝,特别是霸王枝应做弯枝或删除处理,使各枝条生长趋于均衡,树冠顶部趋于平齐。

  (二)采后管理

  1.施采后肥

  为了尽快恢复树势,促进根的生长,促进修剪后枝梢抽发整齐,采果后应先施肥后修剪。最佳施肥时期在修剪前2个星期内进行。肥料以速效肥和有机肥相结合。以未来目标产量计,每生产100千克果实,施入尿素2.0千克,钙镁磷肥1.0千克,硫酸钾1.5千克,100千克腐熟农家肥或绿肥。肥料混匀后挖沟施。施后浇水保湿,利于肥料的溶解与吸收。

  2.修剪

  按扁圆头形的树形进行修剪。修剪时控制树高在3米以下,行间距离1米以上,株间距离0.5米以上,利于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虫滋生。

  采用“每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的修剪模式。小修年份,在采果后,只疏除枯枝、病虫枝、过密枝、无结果能力的荫弱枝、徒长枝及生长位置不当的枝条,适当短截结果枝0.5~1.5蓬梢,促进新一轮的结果母枝抽生。大修年份,主要对过高的直立枝、行间或株间已严重交叉的枝条进行重回缩。

  同一果园、同一品种、同一批次采收的树最好同时修剪,且10天内修剪完毕,以保证抽梢整齐一致,便于梢期管理。

需高接换种的应在此时结合修剪进行换冠。

  3.洗树

  修剪清园后,用1%波尔多液喷施树干、树枝及叶面叶背进行全面洗树1~2次,全园地面也同时进行喷施,以降低果园病源、虫源,减少来年病虫为害。

  4.结果母枝培养

  定梢:当新梢抽长至5~8厘米时,每个枝条选留1~2条长势中等、着生位置适当的梢做结果母枝,其余全部抹除。  

  保梢:新梢抽生至叶片转绿,适当喷药防病防虫。

  壮梢:枝梢转绿期,叶面喷施0.2%~0.5%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壮梢,每次梢喷叶面肥1~2次,间隔期7~10天。

  (三)控梢促花

  1.控梢

  树体要求:树冠直径1米以上,叶色浓绿,枝条粗壮的壮旺树才能催花。结果后修剪的树,至少二次梢转绿才能催花。定植1~2年的幼树和叶色发黄、枝条细弱的弱树不宜催花。

    控梢时期:三亚、陵水及乐东南部一带生产特早熟(11—12月上市)芒果,可在5月初根际土施多效唑控梢;上述地区生产春节期间上市的芒果,可在5—6月初根际土施多效唑控梢;保亭、乐东北部、东方、昌江及三亚、陵水等地生产3—5月上市的芒果,可在7—8月初根际土施多效唑控梢。

    控梢方法:根际土施多效唑和叶面控梢相结合。根际土施多效唑按每米树冠直径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12克施用,壮旺树用高剂量,中庸树用中量,弱树或上一年施后枝梢仍有短缩现象的应用低剂量或不施。一般在修剪后二次梢完全展叶或转绿期施用。施用方法:在吸收根部位(树冠滴水线始往内30厘米)挖15~20厘米深的沟,将每株的药粉兑水2~3千克,均匀施于沟中,然后覆土、保湿。

  根际土施多效唑后,在芒果叶片完全转绿后或发现个别枝梢开始萌芽时接着进行叶面控梢。生产上常用800~100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或300~500毫克/千克乙烯利溶液,复合型控梢促花剂(按说明书使用)进行叶面控梢。

  2.促花

    早熟品种叶面控梢60~70天,中熟品种控80~90天可促花,生产上可根据控梢及气候情况而定。比较保险的做法是:雨季即将结束时进行,即9月底10初进行,确保11月初开花即可。但为了能够生产更早成熟的果实,三亚、陵水及乐东南部一带生产11—12月上市的特早熟芒果,可在7月底—8月初(立秋前)促花。上述地区生产春节期间上市的芒果,9月初(白露前)促花。生产3—5月上市的芒果,一般10—11月促花。

  促花方法:先用艾美多、孚乐特或耐普9等生物调理剂调节树体营养平衡,再用2%~3%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1%硼砂促花,一般喷2~3次,10 天内喷完,可使花穗抽生整齐一致。

  遇到干旱,应配合树盘土壤灌水,否则花芽萌动不整齐,严重时甚至无法萌动。

  (四)花果管理

  1.花穗调控

  芒果花序多为长圆锥形,大部分品种的花序长30厘米左右,有些品种(如金煌芒)花序长40厘米以上。同一果园不同承包户的地块,由于栽培管理措施的差异,花序长度也不尽相同。2012年,笔者在海南昌江天和农场调查发现,台农1号芒和红玉芒不同地块间的花序长为:花序短的为25~35厘米,绝大多数花序长40~60厘米,甚至有60~70厘米的。不仅花序长,花量大,而且芒果有一边抽花序,一边开花坐果的习性。因花与果争夺营养,常出现一边坐果一边落果现象,最后只留下花穗顶端少量的果。为了减少花量,减少树体营养消耗,促进坐果与果实发育,有必要进行早期花穗调控。

  化学控穗:在花穗抽长5厘米左右用200~250毫克/千克多效唑喷施花穗,可显著缩短花穗。

  短截花穗:在花穗抽长20厘米左右剪顶,促进侧穗发育,保持总花穗长20~25厘米。对开花过多的树,每株树留70%末级梢着生花序,其余的从基部除去整个花序,留下长度中等,花期相近,且健壮的花序。

  疏花:开花量达50%左右时,用0.2%尿素喷花穗,疏去部分花量。

  2.肥水管理

    施肥管理:花果期土壤施肥3次,即1次促花肥(壮花肥)和2次壮果肥。促花肥在花芽萌动时施用。根据植株大小和花量多少,每株施硫酸钾0.5~1.0千克 ,加尿素0.3~0.6千克,或高钾复合肥1.0~1.5千克,以提高花的质量。2次壮果肥分别在谢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谢花后30~35天)施用。第一次每株施尿素0.25~0.5千克,硫酸钾0.5~1千克;第二次每株施尿素和硫酸钾各0.5~1千克,或复合肥1~2千克。结果不多的可仅施钾肥。

  另外,初花期和末花期叶面各喷施1次0.2%~0.3%硼酸(或硼砂)、0.2%~0.3%尿素、0.2%~0.3%氯化钙溶液,可以提高花质和坐果率。谢花后,叶面喷施0.5%~1%尿素或硫酸钾溶液,及时补充树体养分,减少落果。

    水分管理:花果期是芒果生产周期中水分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做好水分管理,可以促进成花、授粉和坐果。促花期,若土壤干旱,则影响成花,因此,从促花、抽穗至开花前应保持树盘土壤湿润,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水。开花期间,则要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7%~70%),利于开花、授粉和坐果,因此,如土壤不过分干旱,此期不需要灌水。幼果生长期,特别是果实迅速膨大期需定期灌水,一般7~10天灌水一次,以减少落果。防止久旱后一次性灌水过多,以免引起裂果。果实成熟期(采收前20天)应停止灌水,以提高果实品质,延长采后保鲜期。

  3.果实管理

  果实管理是芒果生产的重要一环,是提高芒果产量、品质和果园经济效益的关键。果实管理主要包括保果、疏果、壮果和套袋护果。

  保果:主要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分别在两次生理落果期前施用,第一次是谢花后10天内叶面喷施0.1%硼酸液或30~40ppm萘乙酸,第二次是谢花后20天左右叶面喷施20~30ppm赤霉素,或0.3%磷酸二氢钾,或复硝酚钠(爱多收),或0.3%~0.5%尿素液,或细胞分裂素、特丁基核苷酸、保果合剂等保果药剂保果。每7~10天喷1次,连喷2次。

  疏果:化学疏果与人工疏果相结合。坐果量多,坐果率高的品种(如台农1号芒、贵妃芒、台牙芒),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前采用化学药剂进行疏果。在谢花后20~30天再进行一次人工疏果。人工疏果时,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过密果,再疏除部分小果(败育果),以每穗留2~4个正常果或6~8个小果为宜。

  壮果:除了土壤施肥壮果外,生产上多采用喷施GA3、6-BA、CPPU和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膨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施药应适时适量,有些药物不能混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过早或过迟或过量施用,或不恰当混配,都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产生药害和副作用。最科学的做法是先进行小型试验,取得一定经验后再作大面积应用。

  通过近几年在海南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表明,GA3、6-BA用于芒果壮果的浓度分别为30~50ppm、20~40ppm,在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使用,连用2~3次,间隔期7天左右。CPPU和TDZ建议单独使用。使用对象为台农1号、白象牙、台牙、红玉等中小果型芒果品种。使用时期:在芒果谢花后7~10天使用,太晚则效果不明显。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不同芒果品种对CPPU的耐受程度不同,台农1号芒果使用浓度10~30ppm,使用2次,间隔期7天左右。贵妃芒慎用。其他芒果品种应先试验后再用,以免因使用浓度不当形成畸形果或影响后熟。

  护果:包括吊果、支撑护果和套袋护果。下垂的果穗用绳子吊起,或用竹杆打桩支撑,使之离地面50厘米以上,防止污染和病菌感染。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不同品种选择不同型号、不同颜色的芒果专用果实袋进行套袋护果。如贵妃、艾文等红皮品种宜用白色专用袋,台农、金煌芒、红玉等黄皮品种用外黄内黑双层专用果袋。小果品种选用22厘米×18厘米果袋,中果品种27厘米×18厘米果袋,大果品种选用36厘米×22厘米果袋。套袋前应喷防虫防病药剂防护后再进行套袋。

防虫防病保果:花期和幼果期重点防蓟马、细菌性黑斑病(溃疡病)、炭疽病等,多雨温暖年份还需注意防芒果疮痂病,果实发育后期重点防芒果露水斑病。

  (五)采收

  1.采收标准

  芒果属跃变型果实,从青熟到完熟时间相对较长,即使树上自然成熟的果实,在没有病菌侵染的情况下,采后保鲜期依然较长。因此,为了保证芒果食用品质,建议至少8成熟采收。用于加工的要求成熟度在8~9成采收。

  2.果实成熟度的判断

  芒果果实成熟度判断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但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切开果实,种壳已变硬,果肉已由白变淡黄色,果实基本成熟;二是从一株树上不同的方向采摘样果,将果实放入清水中,全部下沉即可采收。

  3.采收时间与方法  

  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阴天可采收。采收时,用果剪单果采收,保留果柄3厘米左右,防止果蒂离层断裂排汁而污染果实。高大的树,可将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钩刀,下面结一个网袋采收。采下来的果实放在干净的果篮或塑料筐内。采收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从采收到贮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装卸环节。

  二、海南芒果反季节早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果实败育  

   反季节早熟催花技术措施不仅降低了芒果两性花比例和胚胎正常果实(大果)比例[2],而且大大消耗树体营养,促进胚胎败育果实的形成,显著增加无籽果实的比例,降低了大果比例,等级标准果率低。 如贵妃芒果实败育率达70%以上,台农1号芒的败育率达85%~100%,等级标准果率不足30%。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合理使用

  1.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控梢激素的不合理使用

  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控梢时要求在吸收根部位挖沟施用多效唑并覆土的操作被简化成直接在树盘内撒施,为了使树体吸收足够的多效唑,用量加大,造成土壤残留增加。叶面控梢时,为了防止冲梢,随意加大叶面控梢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频率。

  2.细胞分裂素等壮果激素的不合理使用

  除了土壤施肥壮果外,生产上多采用喷施GA3、6-BA、CPPU和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果实膨大。特别是在果实败育增加、小果率高的情况下,通过叶面喷施壮果激素增大果实已是果农不二选择。由于缺乏科学认识,经常随性加大使用浓度、使用次数或不合理混用,导致近年来因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药害而遭受经济损失的事情时有发生。如2010年三亚不少贵妃芒使用CPPU不当造成不能正常后熟,2015—2016年生产季,三亚、乐东部分果园因TDZ使用不当造成芒果异常落果,有些果园甚至绝收。

  (三)树体早衰  

    由于不规范使用生长抑制剂、树体过度负载,以及在栽培管理上,过度依赖化肥,极少使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造成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土壤肥力低,相当部分果园的芒果树早衰现象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四)果实早采

  果实早采已是各芒果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生产特早熟芒果的海南产区更严重一些,也更不容易控制。因为各家各户控梢促花时间的不一致,成熟期也就不一致,另外,目前的销售模式使得政府对芒果交易过程中对芒果果实品质的监管比较无力,只能寄希望于生产者自律。

  三、海南芒果早熟栽培管理模式对其他芒果产区的启示

  (一)芒果产期调节早熟生产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芒果可以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产期调节催花、结果。海南芒果正是利用这一技术,结合自身的气候特点,实现了芒果产期调节早熟生产。目前广西、云南等产区都有通过根际土施多效唑催花,从而达到使芒果提早开花、提早采收的趋势。但芒果产期调节生产,除了考虑花果期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开花、授粉受精和果实发育,以保证获得预期的产量、果实品质、经济效益外,还必须考虑气候条件对枝梢生长量的影响,以保证树体的连续结果能力。

  (二)大果型品种更适合产期调节催花生产

  由于产期调节催花技术措施降低了胚胎正常果实(大果)比例,促进胚胎败育果实的形成,显著增加无籽果实的比例。如小果型台农1号芒,经产期调节催花后的果实败育高达85%~100%,中果型贵妃芒的败育率也高达70%以上。小果型台农1号芒的正常果(150~300克)与败育果(30~90克)的单果重相差很大,败育果均达不到等级标准果(行标:大于180克)要求,也不符合市场采购要求(100克以上),市场价格非常低,效益差。而大果品种如金煌芒正常果500~900克,败育果至少也有250克左右,虽然达不到等级标准要求,但它达到市场采购要求,而且大小更符合单个个体消费。果农也不再因果实太小而过度使用壮果激素壮果,产品更安全。

  (三)加强树体管理,防止树体早衰  

  除了规范使用生长抑制剂,延缓树体早衰外,应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绿肥,采用果园生草栽培保墒等多种措施,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通过合理负载,防止树体营养过度消耗,防止树体早衰,确保果实品质。

  (四)寻找产量与成本的平衡点,做到效益最大化

  1.合理稀植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倡导的矮化密植对我国果农影响深远。矮化密植早期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做到早结丰产,早收回投资。矮化密植封行后必须适当间阀,但现在问题是树大了,果农不舍得间阀,按株数出租承包的果园更不可能间阀,造成果园过度荫蔽,病虫为害严重,防治成本增加。如近年防不胜防的芒果露水斑病多发生于过度荫蔽的果园,幼龄结果园极少发病。过度密植年修剪量增加,人工成本增加。过度密植也不利于机械的运用。

  合理稀植,使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为害,降低防治成本;适当稀植,增加单株树冠面积,同样单株产量也成倍增加,亩产量也能达到理想的数据,照样丰产丰收。因此,提倡合理稀植,应该是未来现代化果业生产的方向。

  2.合理留果量  

  合理留果量,可以提高单果重,提高果实等级标准,从而提高单价及经济效益。合理留果量,减轻树体过度负载,防止树体早衰,延长树体寿命,提高果园整体寿命及经济效益。

  (五)品质是永恒的主题

    生产早熟芒果,填补市场空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海南芒果种植者追求的目标。在这过程中,片面求早常引发果实早采,在坑害消费者的同时,最终也受到市场惩罚。2016—2017年生产季,生产特早熟芒果(2016年10—12月成熟)的海南芒果种植者并没有获得预期的价格和效益,往年这个时期成熟的芒果价格16~24元/公斤,甚至更高,2016年只有6~8元/公斤。虽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受国外进口芒果和云南、四川特晚熟芒果(通过延迟开花和树上保鲜实现)影响,但最主要原因在于海南特早熟芒果生长发育期温度高,营养生长快,发育时间短,糖分等营养积累相对不足,风味淡,品质较差,加上果农担心果实留树时间长,病虫为害,一般6~7成熟就采摘,催熟后,淡而无味,消费者在有其他选择的基础上,放弃海南早熟芒果,实属正常。因此,做产品,不管到什么时候,应先保证品质好的基础上,再考虑其他。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