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打造好一个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建好一个研发加工示范基地;‘走出去’办产业;把‘大明山’品牌打造成为全国著名品牌;搭建好国内外贸易平台。”这是广西自治区农垦局局长、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刚对茶业集团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
去年,茶业集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生产总值完成5003万元,完成任务的103%;经营总收入23550万元,完成任务的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0万元,比2010年增加270.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精包装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38.26万元,比2010年增长30.41%,增幅66.63%。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二年,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发展?茶业集团从基地、品牌、质量、营销、合作等方面砥砺奋进,破浪前行,龙年里再次发力快跑。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紧迫课题。农垦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哪里?
今年3月9日,自治区农垦局副局长、农垦集团公司总经理杨海空在大明山农场考察调研时对茶业集团提出了实施“3个5”的发展目标:建设一个面积50亩的优良茶树品种繁育中心;建设一个占地50亩的茶叶新产品生产研发与加工基地;建设5000亩良种有机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其中农垦农场发展2500亩,辐射周边农户发展2500亩。
“3个5”计划涵盖了生产研发中心、良种繁育示范和大面积有机茶认证建设,三点连成一面,“三箭齐发”加快推进茶业集团的战略布局,全面提升茶业集团的规模和影响力。
原料基地建设是产业化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基地可以试验、使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可以实现茶叶生产规模化,提升茶叶整体品质。据了解,茶业集团的茶园基地原面积近14000亩,主要以云南大叶种为主,2009年开始调整品种结构,现有良种采 摘茶园3860亩(不含龙北总场),其中有机茶园2800亩,计划“十二五”期间发展良种茶园达到10000亩。
面对“基地面积由14000多亩缩小至3860亩,产量骤减,规模骤缩”的现状,产业转型这条路该怎么走?“必须全面建设广西农垦良种生态有机茶园基地,提高农垦茶叶良种化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在新产品开发、新品种选育推广以及滴灌节水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作出表率。”3月22日,自治区农垦局副局长杨伟林考察大明山农场茶园基地建设时有针对性地“把脉开方”。
为此,茶业集团果断决策,迅速“出招”,整合现有资源,突破原有经营格局,创新思路,着力实现“六个转变”、打造“4个广西一流”:一是由纯国有经济成分向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打造成“产学研一体化、农工贸综合经营、多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广西一流的茶叶企业;二是生产基地由以垦区内为主向垦区外扩张转变;三是产品生产由注重产量向注重优质、安全转变,打造广西一流的茶叶原料生产基地。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和平台,把大明山农场建设成为广西一流的集有机、生态、观光、培训、教育、示范为一体的标准化茶园;四是产品结构由中、低档向高档、有机、特色转变,把大明山制茶公司建设成为广西一流的技术含量及自动、智能化程度高,且清洁、卫生、低耗,并具有示范、科研、教学功能的茶叶加工企业;五是产品销售由国内批发为主向国际贸易、品牌连锁经营转变;六是经营管理由传统化、经验化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
目前,茶业集团下辖先锋、龙北、茂华、百合、大明山五家制茶公司,茶园基地主要分布在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先锋、龙北社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大明山农场、百合农场等四家企业,集团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场)+农户(茶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抓好自身茶园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与区内各地的茶叶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生产优质、特色产品,不断拓宽经营规模,集团产品连续八年(2004 ~ 2011)获得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到3709.7亩,建成了名优绿茶、红茶、青茶、黑茶共16条标准化生产线。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茶业集团以《广西农垦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工作方案》为工作主线,着重抓好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强化责任,规范生产档案记录,加强质量抽检,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好鲜叶原料质量。坚持最低保护价与市场联动机制相结合,优质优价;二是抓好产品加工质量。坚持管理人员跟班责任制,抓好加工现场管理;坚持产品售价与薪酬挂钩的计酬办法,促使产品质量的提升;坚持三级评审制度,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品牌为媒 化茧成蝶
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尚方宝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重视品牌的营销工作。
今年4月初,茶业集团与广西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广西人喝广西茶”活动,打响了品牌营销第一枪。壮乡特色民族服饰展示与茶品展示相融合的T台秀表演、茶艺舞蹈、古筝表演、免费品味名茶等活动,不但诠释了商业的含蓄与巧妙,而且也借之进一步凸显了农垦茶的文化品位。据了解,活动当天,农垦茶的销售额近万元。
“茶业的发展有三步要走,产品到商品是第一步,从商品到品牌是第二步,第三步则是从品牌到文化。如何把品牌上升到文化创意,是农垦茶眼下要着重研究的课题之一。”广西农垦茶业集团董事长唐永宁表示,壮乡民族文化精髓的注入,让茶叶从单纯的商品变身为影响生活的载体。此次活动向市民直观展示、宣传农垦茶系列产品,特别是以文化搭台,由茶叶唱戏,并以文 化、艺术为烘托,较好地提高了农垦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活动当天,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李民胜现场品尝了农垦香茗后,对农垦茶赞誉有加:“茶叶蕴含了丰富的本土文化,文化大于茶叶本身,借助文化创意对农垦茶产业进行合理开发,一旦有文化的融汇和渗透,产业扩大了,产品的附加值必然随之攀升。”
今年初,该集团还推出了几款新品名茶:白毫雪龙、白毫雪芽、福六红芽。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极富诗意与韵味的新品名茶,选用生长于广西上林县大明山制茶有限公司的无公害高山生态茶园中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一经推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为了把品牌战略贯彻到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茶业集团按照统一的设计风格、色调,在广西区内各大超市、商场、茶叶专营店建立了200多个专柜,并在北京、广东、湖南等省市建立了产品营销网络。今年将继续拓展总代理或直营店5 ~ 8家(个),力争精包装产品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30%以上,通过与大型经销商联姻,促进公司贸易部现代化营销理念和手段的提升,争取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凭借过硬的质量、可靠的信誉和周到的服务,茶业集团成为全国茶业给产品制作“身份证”的首家企业,连续八年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据统计,近年来,该集团10多个茶叶品种在“中茶杯”、“桂茶杯”、“国饮杯”、“桂绿杯”等名优茶评比中,共获得了包括金奖、特等奖、一等奖、擂主在内的60个奖项,“八桂红”红茶在第四届广西春茶节上荣获金奖,成为广西的顶级红茶。在今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中,“大明山”品牌价值正迅速向亿元级迈进。
选好“伙伴” 共赢发展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合作是大趋势,只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才能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在自治区农垦工委、农垦局、农垦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从去年到今年历时5个月的“孕育”,农垦茶业集团和北京二商京华茶业公司的合作掀开了历史新篇章。5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合资共建茶叶种植基地、加工基地,标志着共赢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农垦茶业集团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广西茶业首家茶叶产品实现质量可追溯的企业,是目前广西最大的产供销、产学研、初精制一体化茶叶企业之一,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北京二商京华茶业有限公司为现代化国有独资企业,集茶叶种植、加工拼配、包装生产、终端连锁销售、专业市场经营、物业管理、大宗农副产品交易等多种业态于一身,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资源优势。双方将合作建设“北京二商京华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良种有机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采用现代化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茶叶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利用示范基地和广西农垦茶产业资源优势,研发适合北京乃至世界的高档优质茶叶新产品,开展茶产品深加工,做长茶产品产业链,做好茶产业大文章,打造安全食品产业链。
农垦茶业集团董事长唐永宁表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北京二商京华茶业公司合作,可提升农垦茶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集团将充分发挥北京二商京华茶业有限公司的市场资源、销售网络等优势,把广西农垦及广西的优质茶叶产品打入北京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
农垦茶业集团还与福汇堂茶业有限公司、南宁华南城、广西联程商品现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洽谈合作。
选择“好伙伴”合作共赢,为茶业集团做大做强奠了定良好基础,使茶业集团的扩张之路走得积极而稳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茶业集团将以“6个转变”和打造“4个广西一流”为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比上年翻一番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新的起点上谱写跃升发展的绚丽篇章。
(作者单位:广西农垦报社)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