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问题研究

时间:2014-05-30作者:农业部农垦局科技经贸 来源:《中国农垦》2013年第9期

    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涉及产品保鲜、烘干、储藏等设施从无到有的建立,以及现有初加工设备、厂房的更新改造。为准确了解与掌握垦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情况,我们组织了专门力量,针对垦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赴相关垦区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垦区主要农产品生产现状

    农垦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率先实践者,长期致力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60多年来,农垦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供给在全国农产品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垦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粮、棉、油、糖、乳、畜等的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和规模逐步提升,稻谷产量占比逐年增加,棉花、糖料、乳业在全国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见右表)。

(二)主要农产品产区分布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黑龙江、新疆兵团、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北、江苏等垦区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以新疆兵团、湖北、新疆农业、新疆畜牧、河北等垦区为主的棉花生产基地;以内蒙古、新疆兵团、湖北、湖南、新疆畜牧等垦区为主的油料生产基地;以广西、广东、新疆兵团、黑龙江等垦区为主的糖料生产基地;以新疆兵团、海南、广东、新疆农业、广西、辽宁、福建等垦区为主的特色水果生产基地;以黑龙江、新疆兵团、辽宁、北京、湖北、湖南、广西等垦区为主的肉类生产基地;以黑龙江、河北、新疆兵团、内蒙古、北京、上海等垦区为主的奶类生产基地;以安徽、云南、福建、浙江、江西、贵州等垦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
   农产品初加工分布与农产品生产密切相关,垦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分布区域基本上遵循着同样的分布特征:东北垦区以粮食、畜牧、种业加工为主;西北垦区主要是特色农业、畜牧加工业;新疆兵团主要以粮食、养殖、棉花加工为主;华东垦区主要是粮食、种业、养殖农产品加工业;西南、华南垦区以橡胶、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城市垦区主要是奶业加工业。

二、主要垦区农产品产地加工情况

    为了解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情况,我们就各垦区当前农产品产地加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范围包括:各垦区大宗农产品的产量、加工企业的数目、规模、加工能力和实际产量等。本次调查,共收集到来自24个垦区的数据,样本总量占到农垦总量的80-90%以上,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垦区情况。
(一)粮食作物
    主要调查小麦、稻谷、玉米和马铃薯等品种。据所调查垦区统计,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79万亩,产量2971万吨,分别占到垦区总量的90.74%和92.87%。粮食加工企业数目合计为986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82家,约占8.3%;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56家,占比36.1%,其中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141家,占比14.3%。年加工能力总计3056万吨,年加工品产量1796万吨。粮食加工企业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垦区均有分布,较为集中在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华北(内蒙古、河北)、华东(江苏、江西、安徽)华中(湖北、湖南、河南)、西北(新疆兵团)等区域。主产区加工优势突出。上述垦区加工企业数目约占垦区加工企业总数的98%,年加工产量约占99.5%。垦区粮食加工的规模化程度较高,如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等垦区主要以规模以上及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为主。其中,黑龙江垦区粮食加工企业数目达到624家,占到上报数据总量的63.3%;年加工能力2363万吨,占到上报数据总量的77.3%;年加工产量1430万吨,占到上报数据总量的79.6%。
    1.小麦。2011年,上述垦区小麦播种面积965万亩,小麦总产量295万吨,分别占到全国农垦小麦播种面积和小麦总产量的95.6%和90.2%;产量较大的垦区集中在新疆兵团、黑龙江、辽宁、江苏、内蒙古、安徽和河南等,上述7个垦区的小麦产量约占到全国农垦小麦总产量的90%,集中度较高。2011年,农垦小麦加工企业数目147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1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1个;大中型企业数目20个。年生产能力240万吨,年加工产品产量123万吨,不足全国小麦加工能力的2%。黑龙江、新疆兵团、安徽、江苏、河南5个垦区的面粉产量占统计总量的91%,其余垦区加工能力较弱。
    2.稻谷。2011年,上述垦区稻谷播种面积2875万亩,稻谷总产量1651万吨,分别占到全国农垦稻谷播种面积和稻谷总产量的95.7%和96.5%。黑龙江、辽宁、湖南、江苏、江西、吉林等6垦区的产量占到全国农垦稻谷产量的91%,其中黑龙江垦区稻谷产量占到全国农垦稻谷产量的75%。2011年,农垦稻谷加工企业数目616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1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92个;大中型企业数目103个。年生产能力1743万吨,年加工产品产量650万吨,黑龙江、江西、吉林、湖南、河北、江苏、辽宁等7垦区的稻谷加工产量约占垦区稻谷加工总产量的95%,其余垦区加工能力较弱。黑龙江垦区稻谷加工企业数目达到40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家,大中型企业数目9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1391万吨,占到统计总量79.8%;年加工产品产量466.5万吨,占到统计总量的71.8%。
    3.玉米。2011年,上述垦区玉米播种面积1568万亩,玉米总产量838万吨,分别占全国农垦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92.3%和92.1%。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兵团、吉林、辽宁、宁夏等6垦区的产量占到全国农垦玉米产量的88%。2011年,农垦玉米加工企业数目39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9个;大中型企业数目4个,年生产能力88万吨,年加工产品产量37万吨。玉米加工主要以烘干、脱水、晾晒为主,也有部分作为青贮饲料。河南垦区两家大中型玉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加工产量18万吨,主要用于生产玉米淀粉,产量约占统计垦区玉米加工产量的一半;处于玉米加工重点省份的吉林垦区,玉米年加工产品产量5.09万吨;新疆兵团玉米年加工产量4.3万吨,玉米产后干燥主要采取烘干工艺;而玉米产量较高的黑龙江垦区,目前较少玉米加工企业。
    4.马铃薯。全国农垦薯类统计主要以马铃薯为主。2011年,上述垦区马铃薯播种面积71.2万亩;产量38.8万吨,约占全国农垦薯类产量的94%。黑龙江、甘肃、新疆兵团、内蒙古、河北等5垦区马铃薯产量占到全国农垦薯类总产量的82%。2011年,农垦马铃薯加工企业数目1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个;大中型企业数目6个。马铃薯年加工能力123万吨,年加工产品产量35万吨,产能明显过剩。受原料收购等方面因素影响,企业效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马铃薯加工垦区主要集中在河北、黑龙江、新疆兵团和内蒙古。河北垦区的马铃薯加工能力和产量最强,主要用于生产马铃薯淀粉,产能25万吨,实际产量18万吨。兵团马铃薯加工主要以粉碎烘干为主。黑龙江垦区马铃薯加工集中在淀粉和全粉等行业,2011年精制淀粉产量6.5万吨,专用淀粉2.98万吨,全粉0.28万吨。内蒙古垦区马铃薯加工主要用于马铃薯薯片的制作与供应。在马铃薯加工方面,农垦规模化程度较高,涵盖了淀粉加工、全粉、薯条制备等行业。
(二)棉花
    2011年农垦棉花种植面积1080万亩,总产量164万吨。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新疆兵团,湖南、河北、甘肃、江西、河南等垦区也有少量种植。其中新疆兵团棉花种植面积802万亩,产量129万吨,占全国农垦棉花总产量的比例接近80%。棉花初加工是指轧花即把籽棉加工成皮棉这一加工环节,目前棉花加工都在产区进行。2011年农垦棉花加工企业有96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80家;大中型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168万吨,年加工产量98.5万吨。其中新疆兵团拥有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41家,年加工能力143万吨,年加工产量82万吨。与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种植规模和手工采摘不同,兵团棉花种植以机械化种采收为主,规模化程度较高。
(三)油料
    农垦油料种植品种主要集中在大豆、油菜籽和向日葵。2011年上述垦区油料作物(未包括大豆在内)播种面积516万亩,产量71.7万吨,分别占到农垦油料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91.2%和86.7%。油料种植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兵团,湖南、湖北、黑龙江、江西、吉林等垦区也有种植。内蒙古油料作物种植主要以油菜籽为主,2011年种植面积301.12万亩,产量40.20万吨,约占油料作物产量的50%。新疆兵团油料种植主要以向日葵和油菜籽为主,播种面积在95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7.9万吨。2011年,油料加工(未包括大豆加工在内)企业95家,其中国有加工企业16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41家;大中型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170万吨,产量50万吨。其中,新疆兵团油料加工企业64家,规模以上企业29家,年加工能力102.6万吨,加工产量29.3万吨;内蒙古垦区油料加工企业5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55万吨,年产量13.5万吨。
    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垦区,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684万亩,产量124万吨。黑龙江垦区大豆加工企业有69家,其中国有及国有加工企业2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820万吨,年食用植物油产量112.6万吨。农垦油料种植分布较为集中,加工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黑龙江垦区九三油脂的非转基因大豆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四)糖料
    农垦糖料种植主要以甘蔗和甜菜为主,其中北方垦区主要种植甜菜,南方垦区种植甘蔗。2011年,上述垦区糖料种植面积221万亩,产量1048万吨。糖料种植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新疆兵团和黑龙江,集中度很高。农垦糖料加工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几个垦区,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2011年,统计垦区糖业加工企业29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4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9家;大中型加工企业27家。年加工能力1264万吨,年加工产量130万吨,产能明显过剩。其中,广东垦区糖业加工企业12家,全部属于大中型加工企业,甘蔗年加工能力524吨,年产糖46.8万吨;广西垦区糖业加工企业9家,全部属于大中型加工企业,甘蔗年加工能力693万吨,年产糖67.6万吨。
(五)蔬菜瓜果
    农垦蔬菜水果作为特色农产品和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垦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逐渐增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报垦区蔬菜瓜果产量达到908万吨,其中蔬菜产量765万吨,水果产量143万吨,约占到垦区实际产量1/2。蔬菜水果种植在不同垦区均有分布,其中新疆兵团的果蔬产量最高,约占现有统计量的70%以上,广东、广西、福建、江西、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等垦区果蔬产量也较高。初步统计,上报数据垦区现有果蔬加工企业17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1家,大中型以上企业35家;年加工果蔬能力357万吨,年加工产品产量184万吨。其中新疆兵团拥有蔬菜加工企业68家,水果加工企业20家,且一半以上属于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蔬菜加工主要是制浆、制干和粉碎,目前新疆兵团拥有较大规模的番茄酱加工企业,每年有大量番茄酱外销海外。柑橘和葡萄加工在垦区水果加工中占有很大比例;南方垦区拥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水果加工企业。
(六)畜禽产品
    农垦畜禽产品主要调查猪、牛、羊、禽蛋、奶类几个大类。
    1.猪。从上报数据垦区来看,肉猪出栏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兵团、广东、福建、河北、上海、江苏等垦区,实际湖南、湖北、辽宁、海南等垦区肉猪出栏数也较多。从统计情况来看,现有的22家猪肉加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个;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1个;大中型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154万吨,实际年产量104万吨。各地猪肉加工企业并不多,其中以新疆兵团9家数量居首,其中属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仅1家;其他垦区或有1-3家猪肉加工企业,基本属于规模以上企业。
    2.肉牛。从上报数据垦区情况来看,肉牛生产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兵团和内蒙古垦区,三者合计占到统计总量的95%以上。2011年本次上报数据垦区肉牛产量为18.72万吨,占到农垦肉牛总产量的78%。肉牛加工企业1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8家,大中型加工企业7家。农垦肉牛加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特征,主要在原产地进行加工,新疆有6家,内蒙古有3家。年肉牛加工能力20万吨,实际年加工产量6.6万吨,主要是冷冻储存加工,其中一半以上加工产量集中在新疆兵团。
    3.肉羊。农垦肉羊养殖主要集中在新疆兵团和内蒙古,2011年上报垦区肉羊年底存栏677万头,约占全国农垦肉羊存栏总数的53%。其中,新疆兵团和内蒙古垦区的肉羊年底存栏分别为440万头和218.5万头,合计占到统计总量的97%。2011年上报垦区的羊肉产量为11.6万吨,约占全国农垦肉羊产量的57%。从上报数据垦区情况来看,肉羊加工企业集中在新疆兵团、内蒙古和河北,加工企业9家,其中国有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大中型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11.50万吨,加工产量1.55万吨,设备很大程度处于闲置状态。
    4.禽蛋。2011年上报垦区禽蛋产量23万吨,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江苏和新疆兵团。加工企业13个,其中国有加工企业1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家,大中型企业2家;年加工能力6万吨,实际年产量4万吨。
    5.牛奶。奶类生产在许多垦区都有分布,从上报数据垦区情况来看,13个垦区的牛奶产量合计为286万吨,约占全国农垦牛奶产量的70%。产量较高垦区分别为黑龙江132万吨,新疆兵团50万吨,河北48万吨,上海22.5万吨,北京20万吨,重庆5万吨。现有牛奶加工企业53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家,规模以上企业24家,大中型加工企业19家。年加工能力490万吨,年加工产量202万吨,产能略有过剩。从牛奶生产和年加工产量情况来看,乳品加工地与产地之间基本一致,且农垦奶类加工能力较强,生产出的牛奶大都经过净化、灭菌制备成液体奶和奶粉。
(七)水产品
    2011年,上报数据垦区水产品产量为26.8万吨,其中淡水产品24.2万吨,海水产品2.6万吨。河北垦区水产品加工企业4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他垦区水产品加工企业较少。由于农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农垦水产品产量规模较小。

三、垦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主要特点

(一)农产品初加工业与农业产业链
    农业的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也是农业弱质性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城乡经济、农业与工业处于分割或分立状态,农业产业被分离,增值的加工和运销环节被排斥在农业之外,农业内部只剩下赢利较少的产中环节,致使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投入不足、利益流失、效益低下、抗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功能。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是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关键。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工业化,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带动农业向规模集约化经营发展,不仅能有效提高单位产量,而且可以通过发展优质高效产品,产生新的经济增量,实现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
    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改变农业只从事生产的传统,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多次转化,多次增值增效,在转化增值方面,农产品的产业潜力巨大。以加工增值为例,平均收获1元钱的农产品,通过贮藏、保鲜、加工处理,美国可以再创造3.72元的产值,日本能够获得2.20元的收益,而我国只能增值0.38元。
    通过产业链可以将农业再生产相关的上游开发与下游增值联接起来,将外部经济内部化,使产、加、销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内部的利益补偿和积累机制,将农产品加工利润留在农业内部。这样,农工除了得到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有效解决农业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同时,农工收入的稳定增加促使生产积极性相应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兴建原料生产基地而获得了稳定的原料供应,提高了农业自我积累的能力。
(二)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潜在优势
    与农户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相比较,农垦作为国有农业企业,农场职工的组织化程度较高,土地资源的规模效益较高。在农业生产环节,多数垦区、多数农场能够做到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等,确保了农产品质量规格的一致性,便于组织规模化的生产和产品的冷藏、保鲜。从一定程度来说,农垦具有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传统优势,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从产地生产到产地初加工再到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农垦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生产特点,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和人力物力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地初加工设施的建造、使用与维护。在农产品初加工环节,可以与农垦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相结合,实现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紧密结合。在引进资金方面,还可以积极吸引各方资金,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丰富农垦的产业组织形式。
(三)垦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产业特色
    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布局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与其原料一样,大多属于鲜嫩、易腐的产品,既不适宜长距离运输也不适宜长时间储存,时效性极强,因而就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要靠近原料产地。结合农垦目前的生产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区域性布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发展脱离不了垦区自有资源的生产与利用,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生产布局也应与之相适应。
    当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垦加工企业已然成为垦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粮、棉、糖、胶、乳、肉等各个产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农产品产地加工对于提高农场职工收入、实现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垦区农产品加工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多数垦区在加工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如新疆兵团的番茄加工制品,成为兵团经济中重要的外销产品。部分垦区规模化企业数量逐步增长,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并逐渐成长壮大。但相对而言,农垦加工业初加工或低级加工所占的比例较高,而缺少精深加工产品,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力产品。

四、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第二产业在农垦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每年都在大幅度提高,二产已经成为农垦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政策管理四个方面。
(一)企业发展层面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企业能力不足。农垦系统内,绝大多数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存在规模偏小,在利润率逐渐降低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1.小规模、低产出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与农垦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相对应,是垦区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滞后,大部分垦区收获的农产品仍以家庭储藏和直接销运为主,缺少专业化的组织。农产品初加工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大规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使得产品对技术、设备、资金和人员素质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很难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加工成本居高不下。据测算,国内粮油加工企业合理的经济规模为面粉加工400-600吨/日、稻谷加工200-400吨/日,而农垦系统大部分面粉企业为日处理50-100吨的生产规模,稻谷加工设备为日处理50吨以下的小机组,制糖行业平均日处理甘蔗约为1500吨左右,远低于6000吨的国际平均日处理量。
    2.企业实力不强,农产品初加工程度低。在现有龙头企业中,产业链短,主要农产品仍以卖“原字号”为主。一些垦区在畜禽产品、水产品和林特产品的产地初加工企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企业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滞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示范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农产品加工利用率偏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在90%左右,我国平均在45%左右。
此外,农产品初加工仅仅涉及原粮烘干、精选加工等项目,精深加工产业更是匮乏。而且企业生产规模小,质量管理意识淡薄。有些龙头企业不注重打出自己的品牌,开发并拥有自己的基地,更不注重所开发产品的质量,缺乏农产品质量管理手段,品牌意识淡薄,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3.加工企业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固定的契约关系或联成利益共同体,即使双方签订了产销合同,也因种种原因发生违约。企业和农户要承担原材料和产品双重市场波动的巨大风险,双方互不信任,各自的利益均得不到保护。部分龙头企业与分局、农场、基地农户在原料种植和收储关系上脱节,龙头企业掌控原料能力不够,垦区自产原料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普遍存在着原料生产和加工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两者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发展基本在两个领域内进行,产业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制约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技术创新层面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备技术水平不高。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农垦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是关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1.农产品初加工技术装备水平低。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证。农垦农产品结构调整后,一些果蔬品特别是蔬菜生产加工在国有农场发展较快,但是加工装备仍处于手工或半机械化设备多、机械化或连续自动化加工设备少的阶段。农产品初加工设备普遍存在加工设备陈旧、落后的特点,多数企业设备简陋,生产手段落后,产品初加工属于低值简单加工,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不高。
    一些垦区农产品初加工大部分在家庭农场和农工个人完成,没有条件应用新技术,也没有力量建设新设施,只能依靠一些传统的、原始的加工方式,使用一些简陋的储存设施,损失较大问题难以避免,产品产后的保鲜和增值转化问题日益凸显,大量鲜果集中上市所造成的购销矛盾日益突出。受保鲜和销售渠道影响,鲜果和蔬菜采摘后腐败率较高,每年给农户造成极大损失,由于没有办法长期储藏和加工,经济效益大打折扣。长江流域一些垦区小麦、水稻烘干设备严重不足,一些农场水稻、小麦产量增加,急需烘干项目建设。由于资金不足,烘干项目没有办法实施,粮食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广西垦区部分农产品加工设施缺乏。
    2.农产品加工科技储备不足。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生产技术长期徘徊在落后的水平上,企业要发展、要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只能依靠进口国外技术和设备。在农垦农产品初加工领域,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普遍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的科学储备和技术支撑,科研单位分属于多个部门,分散且相互脱节;科技人才数量短缺,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致使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精深加工发展很不充分。
    3.高素质科技人员数量偏少。垦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劳动力年龄老化,人工成本高,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科技机构与科技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农业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过多的投入在产中领域,对产后加工领域的科研力量投入严重不足,农产品加工业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研发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例,每年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不足3%。以省级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估算,设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不足一半。以全部农垦科研、部省地属科研单位以及场属科研单位计算,科技人员总数也不过1.6万余人。部分中小垦区,多数农场更是科研人员严重缺乏。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研力量投入严重不足。
    4.科技创新方向单一。垦地农产品初加工标准参差不齐,质量控制体系有待健全。农产品初加工生产环节,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从农产品产后的分级、加工到包装、储运、销售和全过程控制还有待纳入标准化的轨道,真正提高加工产品的品质。但是当前农产品加工的科研成果中,对大宗农产品加工、开发工艺研究较多,对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较少;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成果所占比重大,而精、深加工的成果明显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在美国,70%的农业投资是用于产前和产后的开发研究,每年用于食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经费在10亿美元左右,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生鲜果蔬产后损耗控制在1.7%-5%之间,粮食损耗低于1%。
(三)产业发展层面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业带动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业是联系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重要中间环节,也是提高农业产业链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关键环节,壮大加工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链贯通的根本,但是目前垦区农产品加工业对产业提升的带动作用不足。
    1.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多年来,农垦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缺少统一规划,生产处于低水平盲目外延扩张状态,各垦区对粮食、蔬菜瓜果、油料等农产品初加工业内部的各个行业基本都有涉足,产业分布逐步趋于平均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合理分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制约着农产品加工业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的顺利转化,也是垦区农产品加工资源浪费、加工业布局欠优的关键所在。
    2.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带动作用有限。农产品加工业对一产、三产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由于农垦系统农产品加工业总量较小,缺乏市场占有率高、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工增收带动作用相对有限,有限的加工能力和加工水平与农垦充裕的农产品资源不能充分实现精深加工增值形成了极大反差。
近些年,农垦系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农业的发展而言仍显滞后,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省区。据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1,我国仅为1.1:1,而2011年农垦这一指标(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产值之和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计算)为0.68:1 。从世界发展趋势上看,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年来部分垦区这一指标上升缓慢或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农垦系统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于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3.产业层次低、聚集度不高。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产品依赖度高,但农垦系统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相当一部分仅仅是简单的精选、分拣、整理、包装,受农产品地域分布限制,产业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当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在90%以上,我国总体仅为20%-30%,垦区加工程度则更低。资源丰富与加工滞后的矛盾在农垦系统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农垦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管理层面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垦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附加值本身偏低,加之企业自有资金积累不足,迫切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以及人才管理机制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1.缺乏对农产品加工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一次性投入大,农产品收购时间集中,造成资金占用时间长、数额大、周转慢,而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缺乏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在玉米、小麦、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这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总体而言,农产品初加工投入不足,相比起农产品精深加工,垦区在农产品初加工方面的重视还不够,实际投入有限,也得不到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与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使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对于规模化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量较大,农工、企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缺乏资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发展后劲乏力;加上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生产和收益周期较长,融资比较困难,从而致使垦区部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并造成实际意义上的资产闲置和加工转化率降低。
    2.农产品加工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管理上受传统计划经济和传统思路模式的影响,在垦区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计划色彩,对市场的反应和经营策略调整上不尽灵活。垦区对农产品加工业也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则。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项目、投资重复,产业整体效益低下。内部管理摇摆于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企业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
    3.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标准滞后。农垦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标准多数相对滞后,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不适应。加工企业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品种少,不够完善,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外有着完整的“良好生产操作规程(GMP)”,安全控制方面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ISO9000体系等,但国内包括垦区在农产品加工的生产标准、安全控制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标准仍不健全,国内标准远远落后于国外的质量标准。此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未能严格执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标准,标准的应用、实践都不够普及,从而导致加工产品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竞争力不足。
    4.农业标准化体系尚未确立。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把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并加以实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是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但是,当前农业标准化的管理没有相应的法律基础作为依据。同时,农业标准化体系也没有真正确立,直接影响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不乏一些垦区每年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规程和产品加工都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没有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的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

五、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与富裕程度。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产后农产品的经济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表现出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门,使得产中(农场、农户)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从而可以在不改变农场(农户)规模的条件下使农产品单位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已实现了食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生产基地化、加工品种专用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化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产生了像瑞士雀巢、美国菲利浦一英里斯和英国荷兰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
    2.加工技术与设备高新化。农产品加工企业从各方面改进生产模式,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世界零售市场需求进行内部生产调整,尤其是一些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来改进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从原材料筹备、运输、工厂加工到产品营销,都是管理与质量的密切结合。农产品加工业集多种学科、多项技术为一体。近年来,瞬间高温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高效浓缩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3.投入比例越来越大。由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特别是巨大市场和经济回报的吸引,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基础投资,特别是企业纷纷投身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并不断加大投资,成为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与产值相对应,对产后加工环节的投入比例要大于对农业的投入。如美国在农业总投入中,用于产前和产中的费用仅占30%,70%的资金都用于产后加工环节,从而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4.资源的利用趋于综合。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农产品转化成高附价值的产品。如利用食品厂(淀粉厂)和造纸厂废水,经酵母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已建成万吨级菌体蛋白加工厂。在产业发展中注重加工机械的自动化,并且带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加工的原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如美国能利用废弃的柑橘果子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从橘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或柠檬酸;淀粉糖制造设备加工淀粉糖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
    5.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更完善。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多采用GMP(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HACCP规范及ISO(国际标准组织)9000族系规范。国际上对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各国都为食品的营养、卫生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六、发展农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业措施与建议

    1.优化农产品初加工产业化布局。着眼于产地农业生产条件、产品优势,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建立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改造升级,增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拓展的支撑能力,增强农产品加工装备和产业链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农业的延伸,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快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有条件的垦区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在农产品加工业的科研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倾斜。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可以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建立专门的农产品加工业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改造升级,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大设施装备的更新和现有设备改造升级。大力加快果品冷藏保鲜库和气调库建设,改造和提升现有冷藏库设施及功能,逐步建立起与特色林果、蔬菜业生产基地和市场相配套的布局合理的上规模、上档次的果品冷藏保鲜体系,全面提升鲜果冷藏保鲜率。同时,还要加强粮食作物烘干设备建设。
    4.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集中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技术资源和优势,开展急需的实用产地初加工技术的创新和集成研究,开发出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开发新产品,运用新的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
    5.探索更有利于农垦初加工产业发展的组织化模式。推广农产品初加工新型组织模式,发挥产业公司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打造农场、公司、种植户利益共同体,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农场的基地、资源和城郊优势,组建初加工龙头企业,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与农工增收有效联结起来,逐步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收。
    6.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管理规范化。帮助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加工产品的安全控制系统和管理体系。确保加工产品在原料、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全过程中的安全。充分利用和扩大现有质量追溯体系在保障食品安全和完善标准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严格产品标签管理制度,在产品内在质量、营养成分、产品安全储存期、食用指南标注等方面进一步透明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保证农产品初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稳定,需要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集“信息流、商流、物流”为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系统。
    8.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支持。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对区域化优势原料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初加工生产加大资金和信贷投入,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的启动资金。争取将农场农产品初加工设备纳入国家农产品初加工补贴范围,并针对农垦实际确定有针对性的补贴设备目录。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