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泄密”的卫星遥感图

时间:2020-02-27作者:曲中甲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2期

20多年前,北京农垦有16个农场,粮田30万亩,分布在除密云、平谷、怀柔、顺义以外的各个郊区县。如此之分散,要了解北京农垦的农情,靠农业生产处的几位老兄,跑断了腿也只能知道个“大概齐”。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1994年某农场上报小麦面积时多报了500亩,被生产处发现了,去核实面积时,农场才知道是一张彩色照片“泄了密”。在这张照片上,农场在哪块地上种了小麦、面积多少、长势如何,都一目了然,这就是卫星遥感图的功劳。

这张图是怎么来的呢?

1986年以后,北京农垦从“电脑种麦”中看到信息农业的优势,决定搞农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技术,提出建设信息农业“农情遥感监测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作物栽培计算机决策系统”和“农田地理信息系统”,使北京农垦农业继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之后,实现农业信息化。

搞信息农业,建设卫星遥感系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懂得这方面的技术?谁来搞呢?人才的匮乏让这件事暂时搁浅。何涛这名字很快进入了领导的视线,他是北大地球物理系在读研究生,搞遥感的高才生。

经人推荐和介绍,北京农垦农业信息化事业深深吸引了何涛。1990年大学一毕业,他就来到了北京农垦生产处农业信息中心,投入到卫星遥感的研究工作中。期间,他放弃了去日本发展的机会,也谢绝了某企业的高薪聘请,把心全部放在了农垦信息建设的事业中。

1991年5月,何涛到位于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的卫星服务站,购买了密云卫星地面站接收的美国陆地资源六号卫星遥感数据。卫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惊讶地说:“这些数据只有一些科研学术单位才买,你们生产企业买可是全国第一家啊!”何涛回来一说,我们都很自豪,无意中我们拿了个全国第一。

这颗卫星每16天过北京上空一次,将北京99%、天津西部、河北一部分的土地资源信息尽收眼底。何涛不愧是高才生,很快就完成了遥感软件的编写,并在计算机上绘制出了各农场的彩色卫星遥感图。

遥感图上农情一目了然,能清楚地了解作物的布局,在什么地方种了什么;遥感软件能自动计算出作物面积,精确到30×30米,即大于1.5亩的面积都能计算出来;通过颜色的鲜艳程度可以反映出长势及土壤肥力养分供应的差异、虫草危害的差异等等。这才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田中事”啊!

北京农垦利用遥感功能,每年4月、5月和8月各出一张图,全方位了解农作物长势情况,指导企业产业升级。在中科院副院长李振声的鼓励下,我们以遥感技术为基础,开始对农业机械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使它们在作物栽培决策软件及卫星定位系统的指挥下,能识别遥感图及农田地理信息图,在进入不同的地块时,进行精准播种施肥浇水、实现高产的目的,这就是“精准农业”或“3S”农业。

1998年,北京农垦信息化农业达到了预期规模,完成了四大系统建设。1999年国家计委拨款5000万元,指定北京农垦建设“精准农业”试验基地,据说试点全国只设两个。这是北京农垦的光荣,也反映了我们的科技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遥感软件值多少钱?

遥感软件不仅北京农垦在用,还为黑龙江农垦解决了不少难题。当时黑龙江农垦正在鼓励职工种大豆,按种植面积多少给予奖励,可是垦区太大,没办法掌握比较准确的数字。当他们看到北京农垦的遥感图时,如获至宝,当面就让我们说个价。我们只知道当时以色列一个灌溉软件要17万美元,这个自己研发的软件值多少钱还真说不清。

最后,领导决定,彼此是兄弟单位,不要钱。但是,何涛去黑龙江农垦总局传授软件技术时,我们要多去几个人,去学习他们的专利技术,招待费由他们出,他们的技术也别要钱了。

对兄弟垦区是无偿的,而帮助国土资源部一下属单位做近海资源调查时,收取了技术服务费1万元。这项技术还代表了中国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去多伦多参加了国际科技会展。

江泽民同志说,能给我一张遥感图吗?

1992年6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及姚依林、田纪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去南郊农场视察三夏。北京农垦领导汇报了信息网络技术、电脑种麦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拿出一张遥感图,指出正在机收的麦田在图上的位置。江泽民听到这里兴奋地说,你们知道我是学什么的吗?我是学电子的,我对遥感感兴趣,能给我一张遥感图吗?

之后,我们请北京市委办公厅转呈两张图,一张是南郊农场给江泽民同志看过的,另一张是密云水库全景图,青山黑水红树林非常好看。

从1991年起至1998年场乡体制改革止,8年来北京农垦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宏观上由点到面分析农情,准确及时地掌握整体情况,清楚了解每一块地的具体情况,指导农业粮食生产做到了心中有底数,指挥有力度。


(作者系原首农集团总农艺师,现已退休)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