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是农垦国际大粮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垦”字号的乳业大企业,构建中垦乳业公司,是发挥农垦重大战略作用的重要举措。重庆农垦积极支持部农垦局推进农垦乳业联合联盟联营,并愿意为建设农垦“大乳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打造“中垦乳业”
(一)农垦、地方中小乳业企业要度过生存难关,只能抱团发展
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走向寡头或垄断,我国的乳业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在乳业发展初期,一个中小城市往往就有三五家乳企,然后是一个省域性城市才有一到两家乳企,后来伊利、蒙牛和光明等一些块头较大的乳企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兼并重组了一些小规模经营的省域乳企,而重庆天友、天津海河、广州风行等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垦乳企通过深耕区域性市场生存下来。但随着常温酸奶技术的突破、鲜奶加工销售在全国的布局完成,寡头们开始蚕食地方乳企赖以生存的鲜奶市场,并辅以常温奶的低价倾销政策,温水煮青蛙式地让地方乳企逐步丧失市场竞争力。地方乳企的出路要么是投靠寡头成为寡头乳企产业链上的沧海一粟,要么是抱团发展成为合众寡头的一个子公司在本土独立经营,实现奶源本土化、鲜奶化、质量全程可追溯、产品跨区域全国销售。后者或许正是地方乳企的最佳出路。
( 二)中国乳业的历史拐点需要建立经营上“统分结合”的乳业大企业
拐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鲜奶崛起。巴氏鲜奶产品一直是国际上的主流消费品。在经历多次乳业危机后,消费人群的牛奶消费安全和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而巴氏奶营养、健康的产品价值正好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近年来,不少城市型乳企的巴氏奶销量大幅上升足以说明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二是全产业链发展。鲜奶需要新鲜的奶源。自建奶源,发展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鲜奶加工直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三是产业格局谋变。“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一个基本的现象是:立足本地市场,以新鲜巴氏奶为主要产品的中小乳企出现问题较少。事实上,任何一个依托于全产业链模式的巴氏鲜奶企业,受制于冷链覆盖的客观规律,都很难单独发展成一个全国化的企业。从欧美国家的乳业现状看,无论是加工规模还是市场份额,至今依然较为分散。这充分说明乳业行业布局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地域性、分散性、特色性。
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发展趋势的作用下,联系到前述的中小乳企生存困境,地方中小乳业企业突破困局的一条路径,就应该是在保留各自在本地市场相对独立运营的基础上实现抱团发展,建立合营企业。用合营来共同应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用相对独立运营来适应乳业产业布局分散性的客观规律。农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我们有遍布全国的地方乳业企业,在本地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另一方面,我们同属农垦这个大家庭,农垦这面旗帜是我们任何时候应对生存挑战的重要精神支柱。只要大家抱起团来,以“中垦”为旗帜,保持各自在本地的市场经营,同时共享联盟企业的安全奶源和资金保障,统分结合,组团发展,就能做强自己,共享发展利益。
(三)农垦建设国际大粮商离不开“垦”字号的乳业旗舰平台
乳业在农垦系统源远流长。从南泥湾美国友人阳春、寒早引进“黑磅8号”开启农垦奶牛养殖,燎原至全国农垦,乳业就一直是农垦“保一方”食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大城市的鲜奶供应和奶粉生产主要集中在各垦区。但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农垦乳业在全国的支柱性作用开始逐步减弱,一大批非农垦的大中型乳业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农垦要建立国际大粮商,乳业必须奋起追赶。但是,当前农垦系统的乳业产业面临几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产业链不系统,有的只做奶源,有的只做加工;二是优质奶源没有在农垦内部配置,很多专注于养牛的垦区,奶源主要供应给蒙牛、伊利等大企业;三是内部相互竞争,没有形成发展合力。因此,只有通过联合联盟,共同团结在“中垦”旗帜之下,才能共同建立一个属于农垦的全产业链系统,实现各垦区乳业的共同发展。
(四)中国巨大的乳品市场为乳业大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000年,中国乳制品的产值只有195亿元; 2011年,产值已经达到2315亿元,2013年接近3000亿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乳业还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但是,这个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大企业蚕食小企业的时期,中小乳业企业只有抱团发展,共同应对挑战,才能真正抓住这个快速发展期。
二、如何打造“中垦乳业”
全国农垦系统乳业企业归属不同垦区,抱团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突破这些障碍,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三个“应当”。一是应当由部农垦局牵头搭建。部农垦局是全国农垦事业的领军者,由部农垦局牵头,众望所归。二是应当保障各垦区相对独立经营原则。成立“中垦乳业”公司,不是吞并现有的乳业企业,而是大家抱团成立一个“垦”字号的乳业经营平台,各垦区在“中垦”的旗帜下,仍然保留独立法人地位,由各垦区主要负责本地乳业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着力开发本地市场。三是应当坚持“农垦一家亲”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各垦区的优势,求同存异,以积极的姿态推动中垦乳业平台的搭建和营运,确保农垦奶业的荣耀代代相传。
基于这三个“应当”,我们认为搭建中垦乳业公司的基本思路是:有意愿抱团发展的未上市的农垦系统地方乳业企业,共同出资在北京注册设立中国农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比例由各自所有的乳业资产评估净值比例分配或由相关垦区协商确定。合作平台成立后,下属的各垦区乳企仍然保持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形成控股平台与实体企业的母子公司架构,并按照投资比例享受中垦乳业的利润分配。
三、怎样构建“中垦乳业”
(一)做养殖技术的标杆企业
农垦系统奶牛养殖技术已经在全国较为领先。重庆垦区正在整合阿菲金全球领先的现代牧场管理技术,整合美国胚胎牛核心技术,以这两项核心技术为基础,举办一所奶牛养殖大学,整体输出国内领先的奶牛养殖集成技术,加速良种奶牛种群繁育进程,提高现代牧场管理水平。下一步,我们愿意以“中垦乳业”为平台,依托重庆垦区正在建设的奶牛养殖大学,整体提升全国农垦系统的奶牛养殖水平。
(二)做优质奶源的第一保障平台
得奶源者得天下。目前,包括重庆在内的一些垦区的奶牛总量接近30万头,“中垦乳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是中国最大的奶源企业。下一步,“中垦乳业”将依托领先的奶牛养殖技术,按照“资本+技术”的模式,整合国内中小牧场,5年内奶牛总量超过100万头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三)做融资能力超强的乳业企业
中垦乳业平台,通过独特的良种奶牛繁育、全世界领先的养殖集成技术和基于价值链的特色培训搭建的技术系统,以及结构化、区域化、网格化的市场体系,可以吸引PE等多种主体投资,网聚银行间同业协会、融资租赁、民间资本等多种直接投资渠道。
(四)做吸纳政策支持最多的乳业企业
中央对农垦大粮商建设高度重视,“中垦乳业”是农垦大粮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国务院、农业部、农业部农垦局的支持,“中垦乳业”可能获得的资金支持会很大。
(五)做品牌号召力强大的乳业企业
从南泥湾拓荒的三五九旅开始,农垦就一直是中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在乳品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代,“中垦”的旗帜,不再是普通的商号,而代表国家对安全乳业的打造,是安全乳制品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其品牌影响力、号召力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六)做上市经营实现原始资本成倍增值的乳业联盟
成立中垦乳业,推进抱团发展的重大目标是实现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各垦区乳业资产的成倍增值。
(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成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