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传三代 赓续献农场

时间:2020-02-27作者:陈晓娟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2期

在苍茫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坐落着一个生机盎然的农牧场——特泥河。特泥河因境内一条主干河而得名。特泥河为鄂温克语,意为生产粗糙玉石的地方。特泥河流域千百年来滋润着两岸大地,养育着在这里生产生活的人们。我们一家三代人在这片膏腴沃土上书写着美好的年华,传承着奉献农场的初心。

一把算盘,核算青涩的特泥河

1954年冬,特泥河农牧场的前身——特泥河牲畜疫病防治场招工。很多人不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大家纷纷挤在招工启事前讨论商量。我的姥爷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人群中思考着,是否要去这样一个陌生又偏远的地方。后来得知当时进场工作需要参加考试,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考试,自此便有了后来算盘的故事。

因为姥爷在老家跟着村里的会计学过一些财务知识,所以他便轻松地通过了考试。到场没多久就被派到汇流河学习财务,而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那个年代,没有计算器,没有电脑,算盘是财务人员最重要的工具。姥爷对他的算盘更是视若珍宝,不会轻易让儿女们乱动。

每年年末是财务人员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农场的预算、决算都要在此期间完成。这关系到整个农场全年的经营效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财务人员通宵达旦地工作便成为家常便饭。

有一次,姥爷连续5天没有回家。吃过晚饭,姥姥便带着二姨和妈妈去给姥爷送些吃的东西和换洗衣服。刚进场部大院,便听见会议室里传出算盘噼噼啪啪的声音。姥姥知道今晚的会还没结束,就揽着两个孩子在台阶上等着。大概半个小时过去了,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了下来,陆续有人从里面走出来。姥爷的同事看见姥姥娘仨,赶忙过来和姥姥说:“快劝劝刘科长吧。这都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好歹也要让他回家睡一觉啊!”

姥姥一边点头,一边领着两个孩子往姥爷办公室走去。走近一看,姥爷的办公桌上整齐叠放着勾勾画画的单子。他的手还停留在拨算盘的姿势,然而人已经睡着了。两个女儿几天没见爸爸,离老远就扑了过去。看见姥爷被惊醒了,妈妈嫉妒地说:“爸爸抱着算盘的时间,比抱着我们的时间还长呢!”姥爷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一边又止不住地往嘴里送娘仨带来的“夜班饭”。姥姥劝他回家歇一歇,姥爷却指着面前的那摞报表说:“这可是特泥河今年一年的成绩啊,容不得半点差错,统计不完我心里怎么能踏实!”

再后来,姥爷无论是场内学习还是外出开会,始终带着他的宝贝算盘。

一台卡车,丈量丰收特泥河

母亲和父亲结婚以后,姥爷对那把算盘的感情,父亲耳濡目染。在姥爷的影响下,父亲对特泥河的情谊也日渐深厚。

父亲原本是个木匠,我上小学时班里的课桌椅都是在我家的木匠铺做的。后来记不清什么时候父亲转行做了农场的一名卡车司机。当时,特泥河的交通极不方便,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灯不亮,面不白,去趟城里回不来。”大部分人想去趟海拉尔,都会提前打听好哪个司机第二天要出车,车里还有没有位置。

卡车司机自然成了那个年代最热门的行当。那个时候,场外运输都是按照公里数和运输重量计算运费。如此算来,十队和七队的运费略高一些,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单位路不好走。特别是十队,途径一段盘山路,山路崎岖,空车进队颠簸一些总算是进去了,从队里出来时,重车出行,那一段路着实让卡车司机头疼得厉害。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父亲驾驶的解放141因为长期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弓子板颠折了,不能再往山下走。眼看着大风雪就要来临,要是人车都留在这样的山头上,不但粮食不能按时送到牙克石粮库,恐怕人也要遭罪。父亲试着一点一点地往前行驶,完全放慢了速度。仔细看看,往前就是下坡路段,再往下走就有危险了。父亲锁好车门,徒步回家找弓子板。他心想:决不能把这车粮扔在半路上。

凛冽的寒风吹得父亲睁不开眼睛。山谷里不时传来动物的嚎叫声,不知是狼还是野猪。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大概走了十几里的山路,父亲终于到了修理部,又找了其他司机帮忙,送他回山上换上弓子板。

那晚父亲到家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母亲劝他睡一夜再走,可他却坚持把那车粮按时送到粮库。

就这样,父亲用近30年的光阴,驾驶着他的解放141、东风卡车、西北王大卡车……年复一年地奔波在特泥河粮油运输的战线上。

一台电脑,宣传腾飞特泥河

2009年4月,农场公开面向职工子女招聘考试,父亲说是农场养育了我,劝我说还是回农场工作吧。于是,我像姥爷当年一样,参加考试,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垦三代,延续着姥爷和父亲的那份执着,在特泥河一干就是11年。

回场工作的头三年,我在生产队锻炼。农场领导告诉我们,在农场工作要先到生产一线,充分了解生产,不要日后工作起来感觉落课了,到时候想回头补课就难了。

2012年初,我参加场里公开竞聘,到政治工作部工作,成了一名宣传干事,也正是这份工作,让我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更透彻地了解特泥河。

为了尽快掌握新闻写作技巧,我坚持每天读书看报,读场志,学场史,让特泥河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变化都根植脑海。一遍遍地学习,一次次查阅资料后,我仿佛听见姥爷和他的同事们在会议室里拨打算盘的声音,仿佛看到了父亲曾经碾压过的车辙。回过神来,我才知道原来我曾经心心念念想离开的地方,如今竟如此热爱。渐渐地,每天跟着同事去采访,撰写稿件,编辑场内简报,向各级媒体投稿,成为我工作的主要内容。

2013年,我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也开始使用微信,关注微友的朋友圈。有一天,一条青年志愿者做美好环境守护者的信息映入了我的眼帘。信息中,不仅有文字还插入了很多活动图片,整个活动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于是,我一口气看完了这个公众号上的所有信息。每一条信息都吸引着我的眼球。

“我怎么就不能改变一下农场宣传的套路呢?”这个声音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

于是,我开始关注一些主流媒体的公众号,也试着申请我们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经过几次尝试,2016年5月,“特泥河之窗”微信公众号注册成功。

我和同事自己采访、自己撰写、自己编辑,将发生在我们农场的新鲜事定期推送到“特泥河之窗”上,越来越多地人通过公众号看到了特泥河日新月异的变化。

有一次,农场为旅游做了一部宣传片——《醉美特泥河》。经过尝试,我将它成功推送到“特泥河之窗”。连续一周,这条信息都在特泥河人的朋友圈刷屏。有一位知青在后台留言,他说他下乡到特泥河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特泥河会有今天的变化。他将链接转发到知青群里,引起轰动,大家纷纷要重回第二故乡走一走,为特泥河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如果远在天堂的姥爷也能看到特泥河的变化该有多好!我要继续努力,让那些身在异乡的特泥河人也能特泥河的发展和辉煌。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农场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历时一个多月,短片终于问世。带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我将其上传至“特泥河之窗”,没想到短短两个小时,这条信息被场内外一千多人阅览并转发。

虽然,这里没有欢呼雀跃,没有雷鸣般的掌声,但每条信息的阅读量、转发量和读者的后台留言,都鞭策着我努力做好农场宣传工作。渐渐地,这早已成为我一往无前的动力源泉。

特泥河的历史并不久远,然而姥爷和父亲却用他们的故事影响和激励着我。我决心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点燃激情,放飞梦想,贡献智慧,用初心践行建设特泥河的使命。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牧场)

责任编辑:成德波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