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建+旅游”文章 促进农场经济转型升级

时间:2019-12-11作者:解仁祖 来源:《中国农垦》2019年第5期

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甘河农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做好“党建+旅游”文章,推进旅游与特色农业项目、大豆主题农场、休闲渔业、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了农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党建+旅游”与特色农业相融合

甘河农场党委提出了“药旅联动”战略,促进药材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中草药种植,既能助力旅游,又能助农增收,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药材产业发展是基础,旅游产业开发是目标,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甘河农场境内荒坡岗地多,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适合发展中药材。农场从黑龙江聘请中草药种植专家现场指导,2018年新建30亩返魂草种苗种子繁育基地,年产苗近300万株,推广种植面积可达500余亩。甘河农场还成立了中药材协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企业牵线搭桥,着力打通销售渠道。采取“农场先种看成效、农场育苗你来种”方式,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调动职工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鼓励职工群众加入到中草药种植创业项目中来。甘河农场现已发展中药材面积近3000亩,主要种植赤芍、白芍、紫苏、黄芪、还魂草、白鲜皮等十几种药材。同时积极鼓励各连队利用房前屋后、林带、零星空闲地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拓宽职工群众增收渠道,而且也具有良好的景观效益。农场计划2019年种植药材2000亩,2020年种植3000亩,2021年种植5000亩,把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力争5年内把甘河农场打造成北方重要中药材生产基地。

农场党委将旅游和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大健康产业有机地融合起来,打造高效农业景观带,推动农场旅游+特色农业建设。

2018年农场打造高效益示范田约3000亩,打造大地景观矮高粱2000亩,沿111国道种植赤芍300亩。把五队作为旅游示范队,依托五连风情园,结合打造大豆主题农场建设,开发大豆加工业观光体验、大豆主题餐饮、大豆制品购物、大豆主题住宿等旅游产品,通过大豆餐饮文化魅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强化产业支撑,做大主导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重点鼓励和扶持员工开办家庭小作坊,发展以榨油、烧酒、豆皮加工、腐竹、豆油、有机面粉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目前有豆瓣酱酱油厂和冷轧豆油厂两个产业化经营项目,龙头加工企业规模逐步扩大。2013年新建育肥牛小区,占地60亩;育肥羊圈舍6栋,建筑面积1758平方米。2015年新建育肥羊小区8栋,总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为肉食加工企业建好基地。

2016年,农场还开办了“甘河原”品牌超市,有笨炸豆油、纯绿色褐色面粉、蜂产品系列、干菜、咸菜、豆油、腐竹、豆瓣酱、豆浆豆、豆芽豆、黑小豆、白饭豆、小绿豆、野生木耳、蘑菇等特色农产品。全年仅褐色面粉就销售700余吨。

通过旅游业发展,销售农垦特色产品,同时加强宣传营销力度,重视文化挖掘,拓展旅游功能。

“党建+旅游”与大豆主题农场建设相融合

甘河农场党委结合党建示范点打造党组织阵地提升工程,以大豆主题农场建设为载体,把农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休闲文化小镇。

聘请专家编制《甘河农场城镇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一三产业融合为主的生态宜居城镇”定位,形成了政务区、住宅区、商业区、绿化休闲区、文化活动区等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城镇新格局。

借助国家项目扶持政策,加快农场城镇化建设步伐。2013年以来共投资2.9亿元,加大场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楼房28栋,使场区楼房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场部地区实现集中供热,供热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完成了中心大街形象提升、4条道路对接,环镇北路、南路、111国道沿线拓宽等工程,硬化路26公里,形成3纵3横总长20公里的框架路。场区对外交通便利顺畅,年客流量达到24万人次。

实施“绿、净、亮、美”城镇提升工程。完成场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栽种行道树2万余株,完成场区文化墙建设500米,绿化面积达23万平方米,楼体全部实现亮化;完善了场部地区供水供电供热管道线路整治,实现了24小时供水,完善了各类健身娱乐设施及排污治理等环境工程。成立了物业公司、城镇管理管护队,划分了环境治理分担区,以支部为单位,组建了便民服务站、服务队,建立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拥有中小学、幼儿园、职工医院、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灯光球场和水上公园;加强了城镇服务功能,社会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齐全;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工商、物流、场办工业、服务业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先后落户农场场部周边务农农民工3700人,场部地区个体工商营业户517家,每年提供工商服务业正常就业岗位1400余个,为附近农民提供农业季节性劳务收入2000万元。场部现在成为辐射莫旗东部5个乡镇、50个村屯共7万人口的商品集散地。

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推进场区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物业等综合治理,营造整洁、文明、安全的居住环境。推进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要素,开发特色餐饮、旅游产品,完善酒店、停车场、购物场所等基础设施,提升水、电、路、燃料、通讯、广播电视、环卫设施等等,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强化旅游服务功能,主打“醉美甘河”乡村旅游品牌,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小镇形象,提升了旅游吸引力和综合效益,带动了文化、商贸等服务业发展。

旅游和小城镇建设相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农场经济结构调整,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职工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场场部现有工商户700余家,每年为农场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

“党建+旅游”与休闲渔业相融合

甘河农场党委通过项目支撑,因地制宜开发水库资源,把甘河水库建设成为集渔业、旅游、观光、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甘河农场水库建于1982年,有水面1500亩,总库容480万立方米。水库年培育生产育苗50万尾,年生产成鱼300吨左右。农场水库先后被自治区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养殖基地”;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健康养殖示范场”,2018年9月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复查验收。

在水库开发过程中,农场党委本着与水产养殖结合、与发展旅游结合、与节水增粮结合,与群众娱乐结合的“四结合”的原则,已经完成了水库上游的休闲娱乐景点和下游钓鱼台渔村建设。2015年以来先后聘请北京汉通集团、大连万通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对水库开发建设进行了规划,重点建设生态景观绿地走廊、公园、家庭户外营地、码头、环湖步道、森林运动公园、渔村体验、度假木屋等。将甘河农场水库打造成集养殖、垂钓、观赏、捕捉体验、餐饮、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休闲渔业基地。游客和市民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自己收获的美食,也可以定期开展垂钓大赛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在开发过程中,农场还把水库开发与节水增粮相结合,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水库节水灌溉工程,工程总计规划灌溉面积为3万亩,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分三期实施。2018年已实施完成1万亩,计划2019、2020年各实施1万亩。

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在融合发展中实现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党建+旅游”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与文化相融合,用文化为农场旅游“铸魂”。 旅游是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是旅游的内涵。近年来,甘河农场党委越来越注重将文化元素注入到旅游活动中,并使之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热”点。

农场党委通过抓“两新”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党旗领航、促企业发展”理念,积极促进旅游品质建设。开展了“书香甘河·德润甘河·诚信甘河·礼仪甘河·文明甘河”主题活动;同时开展了“流动党课下基层”“五进家庭”“道德模范评比”等活动。结合“三新”教育(新时代、新作为、新风尚),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体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做文明人。结合“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先后组织800余名群众参加各类技能、就业和创业培训。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立了百人秧歌队、百人广场舞队、百人鼓乐队,每年举办五场“甘河之夏”大型广场文艺汇演;成立了“菽乡文学社”“乒乓球协会”“摄影协会”“文体协会”等社团组织。

农场党委还开展“党旗领航•品质旅游”主题活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和军垦特色文化,不断丰富健康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甘河农场“党建+旅游”的 “四融合”,不仅激活了农场发展动力,更增强了连队组织的战斗力,通过探索“旅游+特色农业,旅游+特色小镇”等发展模式,促进了农场发展和职工群众收入增收。


(作者系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政工部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