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金光的美丽绽放

时间:2019-05-10作者:覃超恒等 来源:《中国农垦》2018年第5期

2017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横县召开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动员部署会。会上,金光农场负责人作的“壮大主产业,拓展新功能,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典型发言,得到自治区领导彭清华、陈武、孙大伟、张秀隆及嘉宾和代表们的充分认可。

能在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靠的是足以做示范的实力。近年来,金光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一业为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扎实开展广西农垦金色阳光甘蔗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工作,在推进甘蔗产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打造农旅融合综合体、积蓄示范带动新动能等方面成效显著,被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五星级)”,成为广西农垦25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中的佼佼者。

日前,记者走进示范区,探寻“五星”金光的发展之路,感受“五星”金光的美丽绽放。

夯实基础提升装备 

推进甘蔗产业现代化

正是甘蔗榨季忙碌时节,金光大道人来人往车流如织,干部职工们忙碌在榨季生产管理一线。金光农场党委书记、场长陈强百忙之中向记者介绍了示范区有关情况。

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0万多亩,其中核心区8650亩,拓展区4.5万亩,辐射区5.08万亩,以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目前已完成投资2.78亿元,重点建设了甘蔗品种试验示范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种养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区。

甘蔗是示范区的核心产业。作为广西农垦重要的糖料蔗基地,示范区秉持“种好一根蔗,搞活金光经济一盘棋”的方针,以“双高”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实现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水利现代化为目标,千方百计将甘蔗产业做到极致。

一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农场先后投入1.17亿元,加快推进13个分场4.5万亩耕地土地平整、蔗区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三大板块建设,全面达到“田成方、路成网,灌得进、排得出,淹不着、冲不垮”标准,为现代农业发展筑起抵御自然风险的坚固屏障。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建立产业标准。加快良种良法更替与创新,先后引进、繁育和推广桂糖31、桂糖32、桂柳05136、桂糖42号等优良品种,建成涵盖国内外106个甘蔗品种(系)的种子园、2400亩自治区三级良种繁育基地;制定甘蔗高产高糖集成栽培技术规程和农机作业管理标准,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蔗叶还田技术和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甘蔗生产良种良法覆盖率、产业生产标准化率和病虫害生物防治覆盖率均达到100%;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了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金光中心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等科技平台,科技服务能力、科研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建立机械化服务、农资服务平台,建成了土地、生产、财务等“一张图”数据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制定考核办法,对产量目标、种植任务、管理进度等全部实行标准量化管理,对点挂钩、上下联动,加大奖罚力度。

中意分场职工彭志强研制的小型甘蔗种植机,一次性可完成切种、下种、摆种、施肥、淋水、培土、盖膜等工序,可在3亩左右的蔗地里灵活作业;双甲分场职工黄超礼研发的甘蔗多功能田管机,可一次性完成破垄、施肥、盖膜、培土等工序,解决了宿根蔗早管人工难找,以及蔗叶还田与宿根蔗覆膜存在矛盾的问题……

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带动下,示范区职工掀起了自主创新研发农机具的热潮。对这些“土专家”和他们的发明创造,示范区除了颁发农机研发奖外,还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新机具的生产,并鼓励职工购买和运用新机具。

为有效解决劳力紧缺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示范区累计投入4950万元,通过引进凯斯7000甘蔗联合收割机,购置国内先进农机具,建成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截至目前,示范区拥有各类甘蔗生产管理农机具1000多台套,总功率约20000马力。犁耙整地、开行种植、破垄施肥、中耕培土、喷药杀虫、收获运输等甘蔗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树立起“广西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大有可为”的金光典范。

培育主体创新模式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示范区在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着重培育各类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起“农场+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除拥有金光农场、金光制糖公司、金光畜牧公司3家龙头企业外,已引进其他经营主体18个、农业合作组织4个、科研院校4所,培育承包大户62户,拥有家庭农场1251户。

同时,示范区积极探索甘蔗生产经营模式改革,在广西农垦率先试点推行甘蔗生产股份制经营,成立友谊甘蔗种植模拟股份制公司。这是对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创新性实践,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拓宽职工增收渠道的重大举措。

股份制公司以土地基本亩为单位,一亩一股,实行“企业法人控股、职工合资参股,统一管理、按股受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对2000多亩土地进行承包投资、决策、生产和分红。在管理上,实行统一布局、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作业、统一收获。股份制经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资金为纽带,形成了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共同体,探索出了“规模化种植、公司化运作、股份化合作”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截至2016年,股份制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768万元,累计每股分红3200元,总投资回报率达246%。

实践证明,模拟股份制土地承包经营改革对促进机械化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甘蔗产量提高等具有显著作用。示范区将结合农垦改革,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提升理念拓展功能

打造农旅融合综合体

荷花池、九曲桥、桃花岛、观景园、休闲小岛错落有致,荷花、睡莲、格桑花、鲁冰花、百日菊、一串红……一片接着一片,三五成群的白鹭在其间惬意栖息、自由飞翔,令冬日的金光诗意浓浓。

金光农业公园一隅,折射出示范区倾力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成果。

金光农业公园投资1.28亿元,依托临近左江河、扬美古镇,地处南宁市附近,以及产业特色资源等优势,建设万亩蔗海翻腾、千亩荷花争艳、千亩芦花飞扬、千亩瓜果飘香、农业迪士尼乐园五大特色休闲旅游板块,配套建设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蔗糖加工示范区、农场小城镇及农垦特色产业文化展示馆,拓展示范区功能,着力构建规模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研学综合体。同时,通过桂台合作,引进台湾金都农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1000亩台湾精品农业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种植20个精品水果品种,建成152亩先进农业生产大棚,引领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示范区将积极与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等部门对接,着力打造成休闲、餐饮、度假等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景点。同时,进一步盘活商铺、市场、加油站等商贸服务业,加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示范区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和名片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立足农场辐射农村

积蓄示范带动新动能

在抓好甘蔗产业发展和农业公园建设的基础上,示范区大力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通过废污资源化灌溉蔗区,同时以蔗渣、蔗叶为饲料养殖肉牛,将甘蔗滤泥、牛粪做成有机肥,用于甘蔗及水果生产,构建了“猪(牛)-沼-蔗(果)”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打造了“三冠”白砂糖、“绿姆山”蔗牛、“永新源”肉类制品等优质农产品品牌。

经过两年的建设,示范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区甘蔗平均亩产超过7吨,年产原料蔗32万吨;农场年产白砂糖8万吨,年出栏生猪25万头,年经营总收入达36亿元,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达5.6万元。通过良种良法、技术培训、创业扶持等,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39个村屯4150户农户发展蔗区6.6万亩,甘蔗平均亩产提高1.2吨,增加效益3000万元。产业延伸带动农村生猪产业化养殖6万头,架子牛代养1000头以上,百香果种植2万亩。

新年伊始,喜讯频传:示范区被认定为第四批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示范区被列入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乘着广西农垦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示范区壮大主产业,拓展新功能,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锻造现代农业“金字招牌”的步伐正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作者单位:广西农垦报社 广西农垦金光农场)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