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记忆 河套见证

时间:2012-10-10作者:杨俊伟 来源:《中国农垦》2012年第6期

  近期,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五连的兵团战士重返阔别三十多年的乌兰布和农场,他们来到自己建设的土坯房前,来到当年封堵洪水决口的大坝前,寻找亲手开挖的干渠,追寻当年的足迹。在乌兰布和乌沈干渠前,原五连连长王树荣回忆起当年带领兵团战士开挖干渠的情景,仍然无比自豪。“疏通这条渠,冬天我们就是用炸药炸,炸了以后,战士们用小筐抬,用小车往上推土;夏天我们就用人工,完全用人工。冬天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沙子过不去,整个冻着冰,在冰上两边压沙,压沙后底下爆破,让土沉下去,这样形成一段渠”。
  重返第二故乡的郭维祈如今在北京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他1969年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五连,1976年返回北京。这么多年来,位于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这块土地一直是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把青春献给了边疆,而且在边疆的生产过程当中,我们又锻炼了自己,应该说是一生当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一个积淀,而且这个积淀对一个人一生当中的营养都是很大的,因此,我们一生当中最值得回忆和最值得纪念的应该是这一段历史。”
  196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巴彦淖尔市境内组建了一、二、三师18个团。随着兵团的组建,数以万计的现役军人、复转军人、城市知青响应“支边”号召,肩负“屯垦戍边”使命从祖国各地来到巴彦淖尔支援边疆建设,当时,三个师的总人口达到7.7万人。巴彦淖尔的18个团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盐碱荒滩等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的区域。兵团战士刚来时住帐篷,住地窝子,吃窝窝头,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据原乌兰布和农场场长刘文英介绍:“那个时候条件艰苦,吃白面很少,大多数是窝窝头,就着咸菜、开水。兵团战士能克服那么大的困难,让我们地方上的同志也很敬佩,人家才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能在这种条件下呆住,就很不简单。”
  春去秋来,一个个寒暑过去了,在生产建设兵团,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兵团战士学会了种地、赶马车,学会了脱坯盖房,学会了割苇子、打马草。他们用铁锹一锹一锹开完渠道,用脸盆一盆一盆端走沙丘,开垦出农田。在不毛之地上,兵团战士建起一栋栋土坯房,种出一片片庄稼,他们在艰苦劳动中收获着丰收的喜悦。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兵团战士稚嫩的双手磨起老茧,年轻的脸庞留下风霜的烙印。
  1969年到1975年七年间,屯垦巴彦淖尔的生产建设兵团在乌兰布和沙区筑起了长达数百公里的生态屏障,有力遏制了乌兰布和沙漠流沙向河套灌区的侵入。生产建设兵团共开垦耕地10万多亩,仅在乌兰布和沙区就开挖干、支、斗、农、毛渠574条,总长817公里,可灌溉土地30多万亩;兵团战士还直接参与了河套灌区总排干开挖工程,为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艰苦岁月里,兵团战士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北疆,有的甚至把年轻的生命留在这里。1972年9月13日,一师一团一连两位女战士在海子里打猪草时不慎落水,来自北京的兵团战士梁富海跳到水里营救,两位战友被救上来了,年仅21岁的梁富海却因救人耗尽体力,被水草缠住,未能游上岸。梁富海英勇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许多战友陆续返城,梁富海却永远长眠在远离故乡的乌兰布和沙漠深处。这几年,陆续有重返第二故乡探访的兵团战友来到梁富海烈士墓前,祭奠他们这位永远停留在21岁的战友。而当地老百姓也从未忘记这位奉献了自己宝贵生命的兵团战士。
  乌兰布和农场中学校长许亮说:“我们学校把梁富海烈士墓作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都要组织学生祭奠英灵,因为他把青春献给了这里,把生命献给了这里,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不应该忘记他们。”
  屯垦巴彦淖尔的生产建设兵团还利用国家投资,兴建了乌拉山电厂、乌拉山化肥厂、磴口糖厂、磴口水泵厂、临河糖厂、巴盟地毯厂、西山咀浆泊厂、巴盟化工厂、巴盟齿轮厂等许多工业企业,为巴彦淖尔工业框架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生产建设兵团还大力发展电力事业,共架起输变电线路600公里,架起变电站七座,把巴彦淖尔的城镇用电网络延伸到农村,为巴彦淖尔部分农牧区送去了光明。1975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完成历史使命,随之,大批兵团战士陆续返回原籍,也有一部分继续留在巴彦淖尔,一生在这里耕耘、奉献。
  乌兰布和农场的农工杜永水从浙江慈溪来巴彦淖尔已经整整四十个年头了,当年大批兵团战士陆续返回原籍时,由于他在当地成了家,所以选择了留下。现在杜永水种十多亩地,过着和普通河套农民一样的生活。当记者采访杜永水时,他说,在他19岁从江南水乡来巴彦淖尔之前,他怎么也没想过他会在沙漠里呆一辈子,但他从不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那个时候来,我们是响应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建设边疆。我一个人从浙江来到这里,到现在我有了三代人,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所以我根本不后悔。”
  许多兵团战士返城后,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然而生产建设兵团的生产生活经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1969年来到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三连,在乌兰布和沙区呆了六年半,时至今日,他依然难以忘怀那段风吹沙打的岁月:“那段生活对我是个非常好的锻炼,使我的思想逐渐深刻起来,视野开阔起来,性格坚强起来,有了那段生活的磨炼,我更加热爱生活,对自己的生活也建立了更加坚定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段风吹沙打的岁月。”
现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甄燕,15岁就从北京来到乌梁素海,成为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九团九连的战士,1976年返回北京。“在兵团的时候,我种过地,脱过坯,盖过房,我们团是在乌梁素海,我是在内蒙兵团二师十九团,正好在乌梁素海的边上,我们冬天打过苇子,夏天割过马草,应该说战天斗地的事情都做过。”甄燕对记者说,经过艰苦岁月的磨炼,兵团战士在返城之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能爱岗敬业,敢于面对人生坎坷和挑战,并善于发扬良好团队合作精神,许多人成为各行业、各阶层的骨干。
  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六个师,其中有三个师就驻扎在巴彦淖尔。生产建设兵团,一个从我们生活中渐渐远去的词汇。然而,当我们再次走进那段历史,又不禁感慨万千。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意气风发,满怀豪情,从全国各地的大城市来到巴彦淖尔,为这块土地奉献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怎能将他们遗忘?年复一年,当年兵团战士开垦的良田里,庄稼青了又黄了,当年的兵团战士也已不再年轻,但河套大地见证了他们激情昂扬的青春风采,他们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精神也必将永载史册。

(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农场管理局)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