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大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时间:2021-01-12作者:何兆东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11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农业国家队,农垦企业在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垦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拉布大林农牧场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所辖规模较大农场之一,施业区总面积1539平方公里。近年来,农牧场从产业做大、质量做优、品牌做强等多方面入手,在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牢记宗旨定位,增强高质量发展责任感使命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并强调“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凸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农垦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使命。拉布大林农牧场领导班子始终牢记宗旨定位,用政治思维来考虑农牧业发展定位问题,积极主动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服务,切实践行农垦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拉布大林农牧场拥有耕地53.3万亩,全部实行统管统种,统一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强化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减肥减药、病虫预测预报和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等各项技术措施,根据生产形势合理制定高产创建方案、优质粮油生产方案,高标准完成整地、播种、管理、收获、防灾等各项农事活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日益成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机装备现代化。农牧场现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282台,配套农机具1290台(套),机械总动力33864千瓦,农业机械化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全面实行农机管理“十化”标准,形成了以农机管理体系组织标准化、农机具状态标准化、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新技术推广标准化、驾驶操作管理标准化、农机安全教育标准化、农机安全内业管理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标准化、安全建设标准化、安全设施配备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机标准化管理体系,适应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

农牧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效,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协调发展,并引领带动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

二、发挥规模化优势,提高增产增收能力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水平的重要保证。拉布大林农牧场立足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原则,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农田综合整治,进一步推广实施免耕深松、秸秆还田、培肥改土等措施,全面实施黑土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升耕地质量。

二是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保护性耕作等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以来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近20万亩,防灾减灾能力和稳产增产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推广优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措施、机械耕作栽培措施,完善相应配套的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合理密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规范农艺流程。

四是注重完善标准化农具场、水泥晒场、田间道路、清选仓储等基础设施,适时更新现代化农机装备,夯实硬件基础。

五是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细化农业生产各环节成本管控办法和考核细则,完善成本管控长效机制,深挖降本增效潜能,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消耗有定额、质量有检查、成本有核算、阶段有分析,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逐步建立起以避灾型、节约型、安全型、生态型、循环型、高效型为主要内涵的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体系。

三、严抓农产品品质,打造优质品牌

拉布大林农牧场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额尔古纳湿地两个重要生态屏障之中,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水质清澈,土壤肥沃。农牧场利用这一优质的地理标志背书,践行“耕耘与生态皆优、发展与美丽双赢”的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近年来,农牧场以“绿色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升行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和“京东农场”项目、油菜新业态项目建设等为抓手,大力推广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等措施,按照“优小麦、强油菜、重甜菜、扩经饲、拓药材”的发展思路,努力将农牧场打造成为优质高强筋小麦、绿色“双低”油菜、优质啤酒大麦、高产高糖甜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下一步,农牧场要补足企业在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等领域的短板,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借力集团公司以“呼伦贝尔农垦”为母品牌的品牌体系优势,创新营销手段,加大宣介推广力度,加强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建立适应消费升级的宣传推介机制,持续打造呼伦贝尔农垦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同感。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发展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拉布大林农牧场高度重视科研基地、科技体系、科技队伍建设,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原种场、北方高寒地区种子产业化示范农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海拉尔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

下一步,农牧场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化优势,把“科技兴场”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是要加强拉布大林农业试验站等科研单位研发能力建设,强化主推品种选育,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二是加强农机与农艺、循环农业、监测检测等技术研发,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使用,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产品。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建设,完善“拉布大林农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控,为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持。

五、坚持科学饲养,发展高效畜牧业

畜牧业是广大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近年来,农牧场推进畜牧业由传统粗放散养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逐渐形成了一套“四统、两分、一自”的“421”畜牧业经营管理模式,即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检疫诊疗、统一育种、统一挤奶、分户经营核算、分户饲养、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既突出了农垦企业统一饲养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优势,又增进了养殖户利益,并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人畜混居”状况。在规模化牛场运营过程中,农牧场发挥种养结合优势,构建作物秸秆、青贮等饲草料供应体系,完善牛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牛场鲜奶产量、犊牛成活率、成母牛淘汰率、鲜奶成本控制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地区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入托职工户均奶资收入达到12.5万元,取得了降成本、提产能、增收入的效果。

下一步,要把畜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质效。在奶牛养殖方面,要做大做强奶牛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立足“421”规模化养殖体系,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加快推进奶牛养殖生产机械化、管理标准化、防疫规范化,严把疫病防治关、安全生产关和鲜奶质量关,强化网格化监管,着力构建规模化养殖风险防控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要加强与地方乳品企业合作,使养殖户、规模化牛场、乳品企业三方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在肉牛、肉羊养殖方面,要在适度控制规模的同时,强化呼伦贝尔优质肉牛、呼伦贝尔羊、短尾羊等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改良,加快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育推广,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创新养殖技术与模式,提高肉牛、肉羊品质和效益。

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保障支撑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农垦企业农牧结合、种养结合优势,构建饲草供应体系,开展饲草料配方配比试验,做好作物秸秆、苜蓿草和全株玉米青贮储备,推广示范甜菜粕饲喂和大麦“粮饲”两用,促进饲草供应多元化。二是突出抓好科技兴牧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奶牛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肉牛肉羊改良育肥配套技术、冻精配种技术、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秸秆微贮技术等适应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技术、方法、路径,开展养殖技术攻关,强化技术支撑。三是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要将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相结合,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改善草场环境;要坚持环保理念,积极争取环保项目和环保扶持资金,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开展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及高效资源化利用工作,合理利用粪肥资源。

六、推进产业链经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对提升农畜产品价值链、提高农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拉布大林农牧场“补短板、强弱项”应重点发力的方面。农牧场应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路径。一是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市场推广。要谋划补齐企业深加工短板,围绕粮油、饲草等产业,开发优质面粉、秸秆颗粒饲料等产品,完善生产、加工、营销流程;要深化与油脂企业、制糖企业、乳品企业产业合作,加快产品研发与升级,通过产品链、价值链延伸促进农畜产品多重转化增值。二是紧紧把握旅游业发展机遇。拉布大林农牧场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额尔古纳湿地的旅游黄金线上,伴随着地区旅游的兴起,农牧场先后开办有万亩油菜花海摄影基地、湿地观光平台、小人山滑草场、骑马驿站、有机农产品采摘园等农牧业观光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酸奶、冰淇淋、蜂蜜、牛肉干等特色农畜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广泛好评。

下一步,拉布大林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态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大农业、大牧业发展观念,将现代农牧业与农垦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特色餐饮服务、优质农畜产品销售等有机融合,以“自然,纯朴,绿色,健康”为主题,以农垦文化为依托,以完善农牧业观光服务、开发绿色农畜产品为抓手,推动农牧业向“特、精、优”方向发展。


(作者系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拉布大林农牧场党委书记、场长)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