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选树道德模范典型引领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14-03-11作者:谢祥 来源:《中国农垦》2013年第7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近年来,江苏省白马湖农场结合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实际,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引,将“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农场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细心谋划,精心组织,用心落实,着重在宣传教育、载体创新、典型选树等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主要做法

    1.多渠道深化思想认识,形成共识。农场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引领,切实加强“四德”教育,引导职工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紧密结合职工队伍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部分职工走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可有可无和“道德无用论”的认识误区。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夯实了职工的“价值根基”,做到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二是结合职工思想道德实际,在全场开展了以“爱岗、敬业、知礼、守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职工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是经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近些年,农场先后组织部分职工党员前往嘉兴南湖、江西井冈山、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常熟沙家浜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思想洗礼。
    四是为增强职工的发展意识、文明意识和争先意识,农场组织部分职工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先后到天下第一村——江阴华西村、全国文明示范村——常熟蒋巷村等地,在考察物质文明的同时,感受发达地区的精神文明。
    2.多形式增强教育效果,产生共振。农场十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载体的灵活性、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围绕“四德”教育,农场因时制宜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增强职工荣辱意识。在交通要道口树立“八荣八耻”宣传标牌、为各级管理人员发放“八荣八耻”提示牌、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增强荣辱意识。
    二是认真学习各类先进模范人物,增强职工争先意识。利用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加强对职工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因地制宜开展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职工文明意识。在有线电视、广播、信息网分别开设了“道德之窗”、“道德之声”、“文明之光”等栏目,大力宣传各类道德先进典型,做到电视上有画、广播中有声、网络上有字。
    四是开展一系列道德感恩活动,增强职工奉献意识。真情一日捐、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都成为检验和衡量农场职工思想道德文化水准的有效载体。
    3.多层面培育选树典型,引起共鸣。一个道德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平凡之举就是一颗善心。近年来,由于加强了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农场涌现了一批事迹感人、社会认可的道德模范。淮安区首届道德模范、第五管理区职工韩金林3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因病瘫痪在床的岳父母,演绎着人间至孝,用孝心和爱心谱写了一曲道德赞歌。2009年,他当选为江苏省“十佳孝子”。又如淮安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农场第八管理区退休职工周兆英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倾心照料公婆无怨无悔,服侍丈夫不离不弃,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2012年4月,周兆英荣登“中国好人榜”。同样,这几年农场也涌现了一批敬业奉献的模范人物。白马湖农科所周凤明长期扎根种子科研事业,先后参与并育成了多个稻麦新品种;淮安大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明十年磨一剑,将昔日亏损小厂盘成今天的赢利大户。他们先后被评为“江苏农垦劳动模范”。通过深入挖掘,各类道德典型不断涌现,在全场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如果将道德模范比作是璀璨明珠的话,那么近年来发生在农场的一件件文明新事,同样有着耀眼的光芒,闪烁着时代的文明。如:夕阳红文艺宣传队自编节目义务演出、离休老教师管乐自谱自编荣辱歌并在青少年中传唱、青年职工于伴洋深夜组织扑救火灾、下岗女职工孙秀梅拾金不昧寻失主、青年农机手解怀淼组建农机合作社带动身边职工致富、城管队员周超执法途中热心救助病危老人……这些身边的道德模范,就是一个个生动的典型,就是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在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时代的特征和道德的力量。这些“草根式”的模范人物,虽没有惊天动地之举,但他们的事迹可歌、做法可学、形象可亲、精神可敬,他们平凡而伟大,让我们触手可及。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农场从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从一项项基础工作抓起,一步步转变着职工的认识和观念。
    成效之一:有力促进了农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对道德的认识、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用道德的标尺衡量行为,一些陈规陋习已被大家所逐步摒弃。目前,一个风清气正、人心思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农场加快形成。
    成效之二:有效引领了职工人生价值观的树立。正是通过道德建设工程的开展,让原本无声的“道德”二字掷地有声,如今,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已在农场蔚然成风。
    成效之三:较好保持了农场职工队伍思想的稳定。培育和选树身边的道德模范,对职工的影响和触动很大,作为一个资源比较匮乏、发展实力不强的农场,如何用主流思想引导和凝聚职工,对保证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可喜的是,广大职工能够以身边的道德模范为榜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进而不断超越自我。

三、几点思考

    首先,培育道德模范是推动农场道德文化建设的需要。选树各类道德模范,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弘扬和光大,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自觉和道德文化自信。各类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又展示了新时期他们与时俱进的道德文化风格。培育和选树道德模范是深入开展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其次,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标杆,引领着职工道德建设的价值观导向。坚持和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职工道德建设的成效。当前,农场职工群众的价值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他们的价值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面对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各类道德模范的道德行为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践行与体现,他们的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他们自身对生活意义与人生追求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为职工群众辨析是非、善恶、美丑提供了价值标尺。
    再次,道德模范的示范是提高职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类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道德榜样,是推进职工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鲜活教材。肯定和褒奖各类先进人物,能够有效地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推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思想道德建设,使大家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作者单位:江苏农垦白马湖农场)
责任编辑:昝莹莹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