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一甲子 铸梦远航再出发——纪念大兴安岭垦区开发建设60周年

时间:2021-04-15作者:张文武 来源:《中国农垦》2020年第9期

兴安脚下,甘河岸边。万亩豆花香,粮卷千重浪。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兴安岭垦区走过了一甲子的不平凡发展历程。60年来,几代农垦人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自力更生,砥砺奋进,用勤劳双手和辛勤汗水谱写了一曲辉煌壮丽的奋斗赞歌。

60年披荆斩棘 铸剑为犁创伟业

1960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请农垦部帮助建设呼盟垦区的报告》,作出了在呼伦贝尔盟发展农垦事业的决定。在那个春寒料峭的三月,一群坚定信念、怀揣梦想的拓荒者,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言壮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大无畏气概,奔赴大兴安岭东麓、嫩江西岸这片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拉开了大兴安岭农垦人战天斗地、开发建设的序幕。到1979年,大兴安岭垦区先后开发建设了巴彦农场、欧肯河农场、甘河农场、东方红农场、宜里农场、扎兰河农场、诺敏河农场、古里农场等8个国营农场,开垦耕地108万亩,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国有农场群。

重新审视大兴安岭垦区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一部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奋斗史,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开发史,引领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奉献史。勤劳淳朴的大兴安岭农垦人,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勇创新,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在这片黑土地上,书写下了中国农垦史上独具特色的历史篇章。

60年筚路蓝缕 铸就辉煌展新貌

深情回眸大兴安岭农垦开发建设60年的峥嵘岁月,三代农垦人薪火相传,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主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历尽艰辛、顽强拼搏、勇于探索、敢为人先,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昔日的亘古荒原,如今千里沃土、万顷碧绿,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保障基地,拥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全国百家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国家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精准农业物联网示范单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单位的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

如今,大兴安岭垦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集工、商、贸等多元产业同步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截至2019年底,所属企事业单位16个,现有资产17.73亿元,在职干部员工6457人,拥有耕地128万亩,其中绿色食品认证100万亩、有机认证1.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5.4万千瓦,累计生产粮食140亿斤,向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100多亿斤,人均收入增长36倍,职均收入增长122倍,很好地履行了屯垦戍边、安置就业、促进民族团结、繁荣边疆经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高寒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发挥农垦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光荣使命,为中国农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0年砥砺奋进 铸梦远航再出发

新时代,新担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努力把农垦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农垦发展的全新定位。

当前,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对农垦改革发展的总要求,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以及呼伦贝尔农垦发展定位的总体布局,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对外农业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的领军企业、呼伦贝尔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健康食品产业化航母,充分发挥大兴安岭垦区在地理方位、种植结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助推呼伦贝尔农垦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打造内蒙古农业领域航母。

在自身发展上,牢牢抓住呼伦贝尔农垦强势推进粮油、乳、肉、草四个主导产业,甜菜等高效种养业、大兴安岭林下产品、优质矿泉水、旅游四个优势产业,倾力打造现代农牧服务、信息农牧业管理、电子农牧业贸易、科技农牧业支撑四个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深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将大兴安岭农垦打造成为管理高效、充满活力、优势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垦企业。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发展洪流滚滚向前。回望农垦前辈们走过的光辉岁月,展望农垦日新月异的发展前景,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兴安岭垦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开创大兴安岭农垦事业发展新局面,努力成为服从于国家经济、服务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战略力量,以优异成绩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者系大兴安岭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