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火车站西北口走出来,不经意间抬头,一座高耸的大楼顶部,“农垦宾馆”四个大字闯入视野。欣喜顿时淹没了疲惫,如此容易地找到目的地,这在我行程中恐怕还是头一回遇到,步伐也因此变得坚定而自信。
用走完一百多米路程的时间,脑中回放我加入农垦五年来的所见所思所闻。全国农垦34个垦区中,集团化垦区和非集团化垦区从数量上来说是一半对一半。但从产值和发展前景来说,集团化垦区优势突出。甘肃农垦属于前者。而此前我对甘肃农垦的认识,也仅限于同事出差带回来的黄羊河农场画册。
这次“甘肃农垦行”,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印象呢?
印象之一:农垦宾馆——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站在农垦宾馆门前,抬头仰望,20多层的高楼,整洁而明净。服务人员统一着白色衬衫,左胸前用绿色丝线绣着:农垦宾馆。职业的着装,温馨的笑容,热情的话语,专业的服务,让人感到这是一家具有现代管理水平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农垦企业。与固有思维中的缺少持续投入、缺少技术更新、经营模式传统僵化的农垦企业大不一样。
顺利办理入住后,我的归属感和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在百度输入“甘肃农垦宾馆预定”,携程、艺龙、去哪网等都弹出预订入口。点了排在第一个的携程网,浏览评分栏看到:5分总分,共有357位客人参与打分,平均分为4.1分,89%客人推荐。这个成绩对于国际连锁酒店可能不算出众,但对于一家老酒店来说实属不易。无疑,甘肃农垦宾馆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不仅上了车,成绩还不错。
印象之二:特色农产品——田地里的供给侧改革
与“甘肃农垦行”的小伙伴们从兰州一路向西,穿越河西走廊,访莫高、探亚盛,私语葡萄园、纵情啤酒花田,陶醉于枸杞树的累累果实下,徜徉于万亩食葵、辣椒田畔。一路上,我用惊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一个个由农垦人在沙漠中建起的绿洲,我用赞美的眼光注视着农垦大地上的改革之歌,我用沉默的眼光审视着长在田地里的供给侧改革,又注视着接连着树顶的蓝蓝的长天。
甘肃农垦在 “条件艰苦、生态脆弱、基础薄弱”的省情下,依托自身优势,建成酿酒葡萄、饲草、食葵、果品蔬菜、制种、特药等6个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基地,其中饲草基地达到22万亩,食葵、果品、蔬菜(马铃薯)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仅从面积上看,就够我这个生活工作在江南丘陵地带的人惊掉大牙了。从科技水平上看,已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滴灌生产线,装备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面积59万亩; 德国、美国、法国先进大型农机具数量达1510套(台),大宗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垦区科技贡献率达65%,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看到这些数据,让我想起一位大姐在行前对我说:“甘肃农垦处处是‘黑科技’!”从品种特色上看,在黄羊河集团商品展示区,仅鲜食、熟食、深加工的玉米品种就多达四十余种;在下河清农场,看到了未闻更别说见过的啤酒花种植基地,啤酒花产业份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在饮马农场,见到离家万里的澳洲纯种黑安格斯、西门塔尔肉牛悠闲地享用着河西走廊的水肥草美。
印象之三:莫高马扎罗——农垦人的精神圣殿
甘肃农垦行期间,先后到莫高股份的众多产业基地参观,为我们介绍情况的人也各不相同,但“一棵葡萄树只酿一瓶酒”“每年限量6000瓶”却听了个够。我理解这是莫高人对品质的追求,对消费者的庄重承诺。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上网查了一下,莫高马扎罗干红葡萄酒750ML在京东商城的售价每支28800元,整箱4支的售价是115200元,不可谓价格不高。在高价的背后,是莫高股份无尽的探索,是莫高人问鼎巅峰的气度。
在好酒网,专业人士对莫高马扎罗的评价是:莫高马扎罗是中国的第一支世界顶级红酒,彻底打破了多少年来中国不能产出世界顶级红酒的禁锢,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带来巨大荣耀。有家报纸在报道中这样描述:重达1.2公斤的墨绿色磨砂水晶瓶,比普通酒瓶重一倍多,大气的笔墨辅以精致细腻的细节描摹,酒瓶上镶嵌着充满复古气息的立体古铜标牌,洋溢着现代感的全雕刻正标和背标,让马扎罗的精美装饰一览无遗,极具古典品味,充分演绎出典雅神韵。马扎罗宛如一位新时代的豪门绅士,具有王者风范。
站在葡萄园中央,眺望远处高耸入云的祁连山以及山上的雪,即使身体不能抵达,精神也早已飞至,心灵早就栖居。问鼎巅峰,这,就是农垦精神。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
责任编辑: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