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光明在行动

时间:2012-12-07作者:陈春山 来源:《中国农垦》2012年第7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日趋严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热切关注,作为国企“食品航母”和沿海都市型垦区的光明食品集团,始终把这一经营理念作为神圣的企业使命与常态的企业行为。2011年,集团党政班子决定将每年四月作为“光明食品集团食品安全警示月”。
  今年4月1日,警示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也为6月中旬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唱响了前奏曲。
  一、 领导重视,合力推进
  作为光明集团第二个食品安全警示月,集团领导高度重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宗南在4月1日召开的“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暨食品安全警示月动员会”上,要求各级企业务必增强风险意识,站在承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和集团“保八争九”目标的战略高度,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工作;曹树民总裁在肯定2011年集团食品安全工作成绩的同时,具体剖析了集团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与子公司总经理签署了2012年度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4月18日,集团召开“食品安全警示月干部大会”,提出了今年开展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的三点共识:
——主题要更加突出、形式要更加创新、效果要更加明显;
——认识有深化、活动有计划、中途有检查、制度有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提升,达到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的预期目标;
——各子公司 “举办一次警示教育、开展一次检查整改、组织一次监督抽查”。
  各级企业在第一时间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食品安全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集团动员会议精神,制定活动计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责任、全程、全员”教育,强化应急管理、夯实基础管理。刚刚成立的梅林股份虽然尚处于企业重组、班子调整的特殊时期,但公司领导行动迅速、贯彻有力,立即召集下属企业总经理、质量副总、技术总监召开食品安全警示会议,部署警示月活动具体计划,要求各企业必须树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警钟长鸣的意识,做到食品安全管理不断、不乱、不散。
集团产业部、公关部、监察部等部门也多次研究策划,从活动的指导、培训、检查到宣传、监察,全方位加强协同,合力推进。
  二、 突出主题,预案充分
  在去年开展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的基础上,集团先后修订实施了《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预案》,这两项制度成为集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
  为此,今年集团确定了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的主题—— “强化制度规范执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确立了活动目标——“增强集团上下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全员意识,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完善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应急管理总体能力,建立起与媒体、消费者的沟通机制与沟通平台”。
  同时,集团制定印发了《2012年光明食品集团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方案》,为各级企业开展警示月活动提供指导。各子公司也根据本单位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活动计划和预案,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 创新形式,突出重点
  一是聚焦重点,开展现场检查与产品抽检。在4月上中旬各子公司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和抽查抽检的基础上,集团成立食品安全督查小组,对企业贯彻落实集团下发的质量安全制度、企业开展现场管理和应急管理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为增强监督检查的专业性和成效性,集团还邀请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家参加督查小组,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对生猪制品、熟肉制品、蜂制品、乳制品、茶叶共5个大类品项进行阶段性重点抽检。
糖酒集团等子公司建立由分管领导带头、职能部室参加、食品安全监督员和专业干部共同组成的食品安全检查小组,在系统内企业开展了食品安全抽查,并委托第三方对重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和评估。
  二是突出难点,举办食品安全与应急公关培训。为突出食品安全形势教育,集团在“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暨食品安全警示月动员会”上邀请市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作食品安全形势与监管讲座;为强化集团和各子公司与消费者、媒体的沟通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警示月期间举办了食品安全与公关应急管理培训班,邀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会长赵皎黎等三位专家围绕“消费者的权益与沟通”、“媒体的沟通与应急公关”、“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等专题进行培训辅导和案例分享;为提高集团各企业对食品安全的现场监督检查水平,邀请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处叶志平副处长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培训”讲座,并播放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展现场检查的专题培训片。这些培训针对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难点、重点、热点,参加培训的人员普遍感到获益匪浅。
在集团组织培训的同时,各级基层企业也针对自身食品安全管理需求,开展了各具特色、规模不等的培训,培训对象范围广泛,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良好。
  三是促进沟通,开展消费者与媒体寻访活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证明,企业主动加强与消费者和媒体的沟通,对促进消费者、媒体记者全面深入了解集团产业、产品和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对提振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品牌美誉度具有积极意义。
集团于4月26日成功举办了首轮消费者与媒体寻访活动,市消保委副会长赵皎黎带领市区两级消保委(消协)秘书长和消费指导与社会监督部门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观考察了崇明瀛博牧场、奶牛科普馆、乳品八厂。在互动交流时,市消保委领导深有体会地说:“今天到光明食品集团生产第一线寻访,既加深了对光明乳品产业链的认识,又对乳品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新的了解。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企业与消费者的‘老娘舅’,希望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积极传播乳品安全知识,让消费者更多地信任、购买光明乳制品。”
首轮消费者与媒体寻访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成为今年食品安全警示月的一大亮点,也为集团继续组织消费者代表、媒体记者参加寻访活动积累了经验和能力。
  四是扩大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活动氛围。警示月活动期间,集团与各子公司进行了大量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警示月活动期间,先后在集团网站和《光明食品报》上发表稿件8篇、企业层面稿件26篇,对外发表稿件12篇。集团各有关公司也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远在江苏大丰地区的海丰、川东总公司除在显著位置悬挂食品安全条幅,宣传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的主题,还在宣传栏张贴食品安全小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并在4月下旬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上海农场动员每个员工结合自身感悟,自创食品安全宣传口号,如“你说什么不能有,我说瘦肉精不能有”、“百姓吃粮无小事,质量安全大如天”、“食品安全,和谐农场”等口号,凸显农场职工对食品安全认知水平的提升。
  四、 注重结果,成效明显
  今年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不仅在光明集团系统形成了浩大的声势,同时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预期成效。
  一是检查监督结果良好。自4月20日以来,集团督查小组先后对梅林股份及下属梅林罐头厂,光明乳业及下属乳品二厂,超市集团及下属118店,都市农商社及下属星辉蔬菜、都市生活、食用菌工厂,东方先导及下属上棠食品、通海物流,牛奶棚及其加工厂等15家单位现场检查生产加工场所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审查了质量安全及应急管理制度标准和相关记录,了解了生产经营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情况,及时向企业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整改建议。
  与此同时,对生猪制品、熟肉制品、蜂制品、乳制品、茶叶5个大类的委托抽检结果表明,抽检的22件样品、105项次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糖酒集团对下属企业、OEM企业、引厂进店和柜台出租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检查,做到了全覆盖、不遗漏。光明米业运营管理部对物流仓库大米产品随机抽检14个样品送检,累计检验184项指标,并针对个别指标不合格情况立即予以通报,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整改措施。长江总公司重点检查了食品添加剂、果园用药、水产养殖用药及饲料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还对租赁公司场地的相关食品企业进行抽查。光明乳业对上海地区的4处物流仓库、上海及嘉兴地区的大卖场、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21家商超以及上海和嘉兴地区的3个社区冷库进行了检查。梅林股份检查小组在对下属企业、OEM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现场抽查的同时,还对下属6个生产企业的9个产品和3个OEM产品检测73个指标,合格率为100%。
  二是警示教育对象广泛。在集团先后举办的三次培训中,共计培训各方面人员约270人次,培训对象既包括集团党政领导、食安委成员部门负责人,也包括子公司总经理、质量安全分管领导、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和危机管理部门负责人,还包括部分企业总经理和分管领导。
  子公司及其所属有关企业也广泛开展培训:益民集团邀请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志英教授作“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和防范”主题讲座;金枫酒业举办原料仓库、生产车间虫害控制专题培训;海丰总公司组织员工学习养殖生产技术方案、质量管理手册、生产操作规程,还对技术人员和养殖户重点开展合理使用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培训;超市集团举办《上海市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办法》、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标准培训,直接参与培训的员工累计共有1600余人次;牛奶棚公司先后两次开展有百名店长参加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三是促进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今年警示月活动开展过程中,集团主管部门看到了目前食品安全基础管理和应急管理上依然存在的问题,各子公司及所属企业也看到了自身管理方面的不足,通过自查自纠、整改提高,促进了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益民集团结合总结、交流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开展情况,决定再次修订食品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管理网络,固化警示月活动成果。
  糖酒集团根据食品安全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跟踪回访,促进企业通过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增加技改投入加强食品安全防御能力。
  梅林股份根据重组需要,对《重大质量事故申报管理办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预案》、《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定》、《食品质量安全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重新修订。
西郊国际农产品中心以打造上海最安全食品批发市场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实行从流程到职责全过程管理,扎扎实实地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有人说,食品产业既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又是良心产业、责任产业。光明食品集团已经把打造“绿色光明、责任光明”作为文化的内核和企业的灵魂,更加有信心以2012年食品安全警示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建立更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基础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促进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进一步建立实施长效培训机制,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集团应急管理整体能力;进一步借力政府与社会资源,构建食品安全管理的外部和谐环境;进一步建设农场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光明在行动!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