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

时间:2016-07-29作者: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2016年第3期

陈明文

    摘 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大力发展热作农业”的决定。当前我国热作农业还存在的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在供给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热作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关键词:热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热作农业主要包括天然橡胶、木薯、油棕等工业原料,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及咖啡、桂皮、八角等香辛(饮)料,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和日常消费品。近年来,我国热作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阶段性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部分产品集中上市、结构性过剩、国内外价格“倒挂”等问题持续存在。为确保我国热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热作产品供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提升热作产业质量效益。
    一、什么是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其理论基础是以萨伊为代表的供应学派,认为“供给无效,有效的供给自然会创造需求”,主张“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20世纪80年代,美国接受供给学派的建议,通过减轻企业税负、鼓励技术创新等措施,使得美国经济增长逐步走出了多年停滞的困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上首次提出,11月18日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再次提出。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1月17日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意义上是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
    对热作农业而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自身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前瞻性问题,概括为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促融合。补短板,主要针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降成本,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和多元化社会化服务;调结构,力求区域、作物、品种、熟期结构的相对均衡;促融合,开发热作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当前迫切需要推进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我国热作农业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产业效益显著增加。2014年,我国种植面积1.42亿亩、总产量2.08亿吨,较2006年分别增长18.8%和29.7%;热作总产值3140.7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3%。其中,天然橡胶产量86.48万吨,居世界第四位;荔枝、龙眼产量居世界首位;辣木、咖啡、莲雾、火龙果和澳洲坚果等名特优新稀热作产业发展迅速。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热作农业发展又一个新的黄金期。
    但是,我国热作农业发展仍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阶段性结构性矛盾与问题突出。一是产业结构难以适应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需求。主要表现为“两少一集中”:名特优新稀产品少,优良品种和适宜深加工的品种少,部分热带水果熟期过于集中(王守聪,2015)。二是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目前,我国热作农业仍以农户的分散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三是二三产业难以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求。我国热作农业发展长期以种植、初加工等为主,精深加工、仓储物流、期现货市场等发展相对滞后,参与大市场、大流通竞争能力弱,制约了产业效益的提升。四是资源利用方式难以适应日趋紧张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热作农业生产方式大多传统粗放,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对化肥、农药等外源投入的依赖程度较高,资源利用强度过大,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影响可持续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热作农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在供给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构建现代热作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围绕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厚植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构建现代热作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构建现代热作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业态,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产业功能,提高我国热作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加工业。加强热作农业优势产区加工基地建设,推广采后贮藏、保鲜等新技术与装备,促进热作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采后商品加工率和附加值。二是完善物流与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冷链体系和新鲜果品配送,促进销地、产地、田头市场建设,发展“互联网+”热作农业。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管理和保护,开展品牌整合营销,加快培育热作农业公共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和名优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国内外影响力。四是拓展热作多种功能。丰富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推进热作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二)构建现代热作生产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进生产方式,夯实热作农业生产物质基础,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供给更好适应需求变化。一是优化生产结构。优化区域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辣木、澳洲坚果等名特优新稀产业。调整品种结构,促进形成早中晚熟合理搭配、鲜食和加工相协调的产品结构(王守聪,2015)。二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热作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强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与应用。发展立体栽培、种养结合等复合生产模式。三是加强质量安全建设。规范热作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精准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大热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建立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三)构建现代热作经营体系
    培育热作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竞争力强的现代热作企业集团,使经营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一是壮大新型热作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共同发展,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经营模式(张红宇,2015)。二是培育现代企业集团。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资源集聚、资本运作,在热作农业科技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环节开展联合联盟联营,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国际化、宽领域、全产业链的现代企业集团。
    四、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政府职能
    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权益之计,而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热作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推动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市场主导、农民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结构性中的决定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则多采用农民欢迎的和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引导,弥补市场机制和农户的不足,重点如下:
    (一)加强规划指导
    站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结合当地的优势和特点,对一个地区的热作农业发展通盘考虑;科学、合理的谋划,对主要产业方向的选择、支柱产业的确定、重点产品的发展等提出指导性的规划,既要有中长期调整规划,也要有短期指导措施。
    (二)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热作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并加强财政资金的整合与统筹安排,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农户按照优势产业的规划目标进行结构调整。同时,运用财政贴息、补贴补助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热作农业各领域的贷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性保险试点。
    (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政策,从规范和调整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方面不断创新,如推进依法自愿土地流转、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加强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培养等,为热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热作农业公益性服务方式和机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加强在信息、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热作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营性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