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两个率先” 加快企业发展

时间:2017-07-24作者:杨轩 来源:《中国农垦》2017年第5期

    近年来,甘肃农垦黄羊河集团公司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建成全面小康新农场”的发展目标,坚持“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结合“三大一化”(大产业、大农机、大条田、水肥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区域内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一、夯实基础,强化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2010年以来,黄羊河集团公司共争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及公司配套资金上亿元,在8万亩耕地上全部安装滴灌节水设施。结合滴灌建设,将原先50亩左右的条田改造成300亩以上的大条田,并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化肥利用率提高15%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20%以上,节水35%以上。“三大一化”战略的实施,从整体上提升了公司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为现代农业综合技术措施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组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2年组建成立黄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约翰迪尔玉米收割机、纽荷兰青贮饲草收获机、海吉204制种玉米去雄机、高架式喷药机等大型农机,公司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0%。2013年黄羊河集团公司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AAA级示范农场”。2016年,黄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多年来,黄羊河集团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工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加大资金扶持、项目带动、出台激励政策、规范基地管理等措施,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现以制种玉米、特用玉米、果蔬、商贸旅游、冷链物流等产业为主构成的黄羊河工业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内外辐射带动基地10余万亩。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全面落实订单种植,2016年订单种植面积占总播面积的71%。

    (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资源管理

    2016年初,黄羊河集团公司修订完善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了土地管理办法、机井管理办法、滴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机井资源管理。

    在土地管理上,黄羊河集团公司全面推行职工退休退地政策,所退耕地进行竞价租赁经营和流转经营,竞价租赁经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职工子女及配偶,租赁经营土地实行先缴费后种地,确保土地依法依规经营。规范在职职工正常租赁土地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40亩),超出标准土地面积全部办理退地手续流转种植,签订土地流转种植合同;非职工种植户全面签订了土地流转种植合同。

    在机井、滴灌管理上,全面加强了机井、滴灌服务合同管理,对公司所有机井滴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整改,对所有机井统一测水计价,全面规范了机井、滴灌管理。

二、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促进工农业均衡发展

    公司依托“三大一化”,在全面落实订单种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反哺农业,同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工农业均衡发展。

    一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公司制订出台实施方案,针对主栽作物全面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对高产户进行奖励,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促使主栽作物亩增产增效10%~20%,工业企业提供高产奖励资金、基地服务费等近百万元。

    二是在订单种植的基础上,采用保产值和最低收购价双重保护形式,形成企业和农户的风险共担机制,降低农业职工经营风险,保护职工种植利益。

三、注重实绩、德才兼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近年来,黄羊河集团公司坚持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为基础,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经营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指标考评、薪酬分配机制,全面加强了干部队伍管理。

    一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为主要方式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树立“重视基层、注重实绩、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导向,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完善干部学习交流机制,加强干部内外培训和交流,提高干部驾驭全局、领导发展、务实创新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格干部考核程序,完善薪酬分配体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干部队伍管理逐步加强。

四、统筹兼顾,关注民生,优化社会发展环境

    近年来,黄羊河集团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民生工程建设。黄羊河集团结合“场容场貌”建设,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2012年以来,共投资1.2亿元,全面完成了1766户危房改造和502套公租房建设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了职工居住和生活状况,目前职工人均住宅面积达到45平米以上,居民点“五化”率达到100%,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场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二是全力推进辖区内职工与非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2015年以来,公司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政府社保部门的支持下,企业社会保险业务顺利转入武威市社保局管理。公司在册、在岗职工全部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等五种社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司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加强企地沟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逐步将社会事业管理工作融入当地政府管理,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监督和管理,保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全面落实地方政策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倡导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治力度,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强化辖区内治安管理,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

    2017年,黄羊河集团将在现有工业产业集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区位、品牌优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抢抓国家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和农垦改革,以及甘肃国际陆港建设的政策机遇,深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突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项目为推手,结合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重组及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做强做大种业、食品、果蔬、仓储物流等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协同推进信息化、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企业经济实力,加快“两个率先”目标的全面实现。

(作者系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责任编辑:蔡基松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