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全产业链绿色优质 “垦”出南药产业发展新天地

时间:2025-04-29 作者: 来源: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 点击次数:3322

广东农垦是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的中央直属垦区,主要从事战略资源、绿色食品、城乡服务三大主业。2021年以来,广东农垦加力培育南药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用5—10年时间,将南药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地区20万亩以上,中药饮片加工产能发展到8万吨以上。

截至目前,广东农垦南药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产业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初步构建起了长短结合、种养搭配、工农互助的发展格局。同时,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南药种业创新园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广东农垦南药产业已经形成了集“品种选育、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趁鲜加工、饮片加工”五位一体的全链条发展布局,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正在加快推广应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高标准履行国有企业责任

广东农垦将南药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垦区之力加以培育,主要是基于以下3方面考量。

(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强调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当前,国内中药原料种植分散、管理粗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导致道地药材药性低,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中药材供需矛盾逐年增大。广东农垦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以全产业链思维统筹推进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谋划发展南药产业,符合中国中医药发展大趋势,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约化、效益化、品牌化发展,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贡献。

(二)促进耕地保护,充分利用国有土地资源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仍较为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在经济发展中丝毫不能放松对耕地的保护。广东农垦发展南药产业,主要是利用70多万亩的天然橡胶园地发展规模化南药种植,不占用耕地和其他农用地,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三)促进胶园经济发展,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

广东农垦在利用天然橡胶园发展南药产业的过程中,积极发展立体生态胶园经济,充分利用橡胶园半遮蔽环境,为南药产业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推进天然橡胶与南药共同施肥、共同管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员工劳动生产率。此外,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价格长期低迷,以橡胶为主业的农场普遍经济困难,发展南药产业,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了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二、高水平谋划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广东农垦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着力打造以绿色优质、一二三产业融合、多方合作推进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模式,重点做到“三个突出”。

(一)突出绿色优质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以获批创建广东省南药种业创新园为契机,加速广东农垦南药种业创新发展成果转化落地。二是打造立体生态高质量种植新模式。充分利用天然橡胶林下资源,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促进南药与天然橡胶互利共生、共同高质量发展。三是开展全程质量控制。实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工程,构建南药全产业链可追溯的质量标准体系,制定高于现行标准的南药质量标准,实行育苗、种植、采收、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全程质量控制。

(二)突出全链打造

一是创建一个“新模式”。整合土地资源优势、中药企业的市场优势和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有序推进南药生产示范、加工物流、研发服务、中药文化、品牌营销等相互融合发展。二是构筑一个“全体系”。推进南药产地趁鲜加工、分选、烘干、贮藏等趁鲜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与大型药企合作共建精制饮片厂项目,加强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创新产品研发。三是实现一个“大目标”。通过5—8年的努力,打造成全国南药产业集聚发展引领区、最大的南药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最大的南药储备基地,建设国家级南药育繁推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基地,创建中药材现代化交易模式示范样板。

(三)突出合作共赢

一是聘请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型药企等专家作为产业技术顾问,打造一支高素质专家团队。二是深化药企与农场合作,与华润三九、北京同仁堂、一方制药、广药集团、康美药业等大型药企开展产供销对接,实行订单生产,确保大型药企有长期稳定的优质药材原料供应保障,实现互利共赢。三是深化垦地合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落实与农场属地政府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引进、示范区建设、联农带农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断提升中药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三、高规格构建“11533”南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以“立足广垦,面向湾区,拓展岭南,迈向国际”为原则,构建“11533”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功能明确、空间布局合理、全产业链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1个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广垦热带农业研究院,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华润三九、康美药业等下游药企,共建广东农垦南药科技创新中心。以南药种业创新园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南药种质资源库(圃),加快推进南药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构建南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技术体系。

1个综合加工服务区。依托现有仓储、初加工设施,联合全国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单位——华润三九,在粤西建设1个年产8万吨中药材精制饮片加工厂,并借助电商物流产业,将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引导中药材加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5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带。大力推广胶园经济生态种植模式,在五个管理局各建设1个南药标准化种植示范带,重点规划“胶园更新改造+林下南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农场及周边地区发展南药标准化种植。

3个产业融合示范基地。一是光伏板下南药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垦区现有4.5万亩光伏用地,规划建设“光药”融合示范基地,成为光伏农业典型标杆。二是产地趁鲜切制示范基地。根据实际需要配套建设产地趁鲜切制示范基地,同时引导趁鲜切制企业按照药品、食品标准对南药进行规范化的产地趁鲜切制。三是农旅结合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广东农垦特色的“南药小镇”,形成“生态种植—景观游—生态健康游”的生态健康农业产业。

3个拓展方向。一是全面拓展省内南药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与省内其他大中型药企或科研单位的合作,在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二是全力拓展岭南地区产业合作领域。将广东南药产业链逐步向岭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布局。三是探索拓展海外地区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广东农垦在境外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和全产业链组织体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南药品种,开启南药东南亚和非洲地区产业布局。

广东农垦成功获批创建南药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南药)全程质量控制高质高效试点”单位,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中医药产业链建设成员单位。省南药种业创新园建设有序推进,第一期南药种质资源圃已收集1156种南药种质资源。

发展南药产业意义重大、前途光明。广东农垦将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扎实有效推进,让南药产业在垦区大地扎下发展深根、绽放绚烂花朵。

(本文刊载于《中国农垦》2025年第5期)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