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插上科技翅膀!海南橡胶多举措打造智慧橡胶全产业链

时间:2020-09-27 作者: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次数:8410

“现在收胶都智能化了,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还能在手机上随时查看,方便多啦!”9月21日,在位于儋州市大成镇西庆居的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橡胶)南正收胶点,把几桶胶水交给工作人员称重和测量干含数值后,胶农余小英将自己的智慧收胶卡贴在智慧收胶机的感应区。


智慧收胶机操作界面。

“滴”的一声后,胶水的重量、单价、干含等数值等立即显示在智慧收胶机的屏幕上,十分便捷。“这些数据还被实时记录在橡胶智慧收购平台,卖胶收入可通过该平台在网上结算,当天打入银行卡中。”余小英说。

这只是海南橡胶推进橡胶产业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该公司通过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等举措,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在种植、收割、收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打造智慧橡胶全产业链,助推产业升级转型。

为何建?

升级转型 迫在眉睫

物联网、大数据、5G……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的成果被应用到农业领域,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发展。而在广袤的胶园中,一场从粗放型监管向集约化、智慧化监管转变的智慧农业技术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一机一树式割胶机器人备受关注。

“说起来可神了,胶林里安了几个新奇的设备,让管理胶林成为一件科技味十足的事。”在位于澄迈县福山镇的海南橡胶红光分公司智慧胶园中,胶工郑光友说起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如何管理胶园,一脸兴奋。

智慧胶园里安装有5G高清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能够监测气温、湿度和橡胶树生长情况,并实时传输回智能系统中。通过智能系统,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通过高清屏幕实时“盯”着橡胶生产情况。

“有了5G高清摄像头,如同有了一双可以盯着胶园的‘千里眼’。就连橡胶叶子的纹路,甚至爬在上面的小虫子,人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为人们监控橡胶白粉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海南橡胶副总裁孙楠介绍,不同于传统摄像头,5G高清摄像头能实现4K甚至8K画质视频的传送,给予人们色彩鲜艳、纤毫毕现的画质体验。

据介绍,通过高清监控叠加智能算法,智能系统可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对胶林动态识别和抓拍,并自动记录。“在抓拍过程中,系统通过智能算法,若发现橡胶树生长出现状况,如出现白斑等,便会自动预警,从而代替胶工日常检查,节约人力成本。”郑光友说。

孙楠介绍,传统而言,橡胶产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依托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生产。然而近年来,随着胶价走低,海南橡胶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一方面是效益较差,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天然橡胶不仅经济效益偏低,而且周年生产,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极高。“在此情况下,行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智慧化、智能化发展,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橡胶产业综合效益,是出路之一。”

如何建?

项目为引 技术导入

找准方向,应当如何发力?海南橡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与多方寻求合作,促进技术导入,推动产业革新。

今年8月19日,海南橡胶与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橡胶产业5G联合创新实验室”,为橡胶产业注入智能力量,赋能传统农业产业。

该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产研合作,整合三方资源,提升橡胶产量、降低成本损耗,转变生产方式,增加产业附加值。实验室将以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支撑,全面研究橡胶种植管理、原料收割采集、工厂加工制造、物流贸易消费等环节问题,加快推进5G与橡胶产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橡胶产业5G联合创新实验室成立后,将以项目为依托,充分整合三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让橡胶全产业链中的种植、管护、收割、收购、加工、贸易消费等环节变得更加智慧化、信息化,推进产业革新。”孙楠介绍,通过成立实验室的方式,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平台依托,推动上下游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资源的充分流通。

此外,海南橡胶还通过和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加快智慧橡胶全产业链建设。

有何用?

科技赋能 胶林生金

智慧橡胶全产业链条将如何推动橡胶产业转型升级:

在种植管理环节,在5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胶工坐在家里就能随时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在橡胶收割环节,一机一树式“智能割胶机”和智能割胶机器人不仅可以解放生产力,还能在收割过程中对胶水产量进行大数据统计;

智能割胶机器人。

在橡胶收购环节,海南橡胶利用智慧收胶机和橡胶智慧收购平台,解决收胶现场人工登记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简化流程,让利胶农,提升生产积极性;

橡胶加工环节也可以利用技术精准控制原料配比、加工温度,在提升产能的同时,让产业绿色化发展;橡胶制品销售流通时,也可依托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对销售的胶块进行追溯,掌握流向,消费者也能对产品进行溯源,为消费者建立质量信心……

用数据说话、用数字分析,一条覆盖橡胶种植、收购、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智慧全产业链条已初见雏形。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