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安农垦布敦化牧场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增产增收。
眼下,布敦化牧场科技示范园区内一派绿意盎然,使用“玉米垄上三行”新技术种植的玉米植株最高达70厘米,长势喜人。布敦化牧场科技示范园,是该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集农业科研、职工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观光、采摘、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承担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任务。“‘玉米垄上三行’是指在120厘米的大垄上种植3行玉米,每亩可种植5500余株,预计亩产能超2400斤。同时,我场对垄上三行种植的玉米均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技术,待该项目成熟后,将大面积推广给职工群众,以提高种植收入。”布敦化牧场生产部部长包玉海说。
在布敦化牧场三队朝天椒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在进行田间管理。“在这里打工,不仅能挣钱,还能学技术。我打算明年也尝试着种植这个品种的朝天椒,这种朝天椒都是订单种植,不愁销路。”该场职工孙柱说。
今年,布敦化牧场以土地流转为抓手,积极盘活利用土地资源,探索“连队+基地”的新发展模式,对土地进一步规划整合,种植朝天椒829品种。该品种亩产能够达到1200斤,亩收入近1万元。“今年,我们连队与安徽保银集团合作,将820余亩土地流转给他们。希望以这种合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亩产收入,走出一条连队集体经济壮大、职工群众受益的‘双赢’新路子。”布敦化牧场第三生产连队书记、队长张峰林说。
在布敦化牧场第一生产连队吴通拉格家的院子里,夫妻俩正在给苍术除草。2023年,吴通拉格参加牧场组织的庭院经济工作交流会时,萌生了发展庭院经济种植中药材的想法,于是在自家8亩大的院子里种植起苍术。“这些苍术很好管理,三年下来我就能收入20万元。”吴通拉格说。
布敦化牧场持续把庭院经济作为提高职工群众收入的着力点,激发职工群众内在动力,引导大家充分利用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原则,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药园、小养殖等不同业态为主的庭院经济,让家里的“方寸闲地”变身“增收宝地”。
近年来,布敦化牧场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因地制宜调整种植品种,多渠道向职工群众宣传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大家科学种植。同时,加大设施农业推广力度,把农业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增加单产和效益上来。截至目前,全场9.8万亩耕地,使用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达6.5万亩,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写好农业结构调整新文章。
责任编辑:事业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