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上海农场:沿海水利特色“稻”路解锁农田“渴”望

时间:2025-07-18 作者: 来源:上海市上海农场 点击次数:1764

一直以来,上海农场沿海水利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智慧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中的关键作用,将服务智慧农业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公司积极拥抱技术创新,不断探索和应用前沿科技手段,成功开辟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稻”路,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公司领题 念好农业“节水经”

农业是用水大户,大田灌溉长期面临着用工难、效率低、不精准、难监管以及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公司以问题导向,主动领题,靶向攻关。

建攻关团队。公司成立“1+1+N”青年攻关团队,以青年创新论坛、“金点子”征集、劳动竞赛等活动载体,重点聚焦智能化灌溉产品创新研发、市场化推广、智能化运维等业务领域,带领团队“青”尽全力实现项目攻关。

以目标导向。田间渠道闸门是大田精准灌溉的重要突破口,公司通过开展“田埂课堂”活动,把实验室搬到了田埂上,团队成员动手设计制作,反复进行闸门启闭试验,最终研发出的新型闸门组合满足了配套系统需求,达到了稻田保水生产作业滴水不漏的目标。

职工破题 书写灌溉“畅通术”

今年,公司重点围绕智慧农业建设落实“三找”专项行动,明确清单各项目目标举措,进一步推动责任人履职尽责,确保“三找”行动落地见效。

迭代焕新。对于智能化灌溉设备发出“遇险”提示这一痛点,公司从优化设备结构为出发点,引领职工融合摇柄元素全新设计设备动力结构,为设备运行开启了“应急通道”,给水稻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灌溉作业,打通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

创新创效。针对设备“骨质疏松”的难题,公司号召团队采取“补钙”措施,通过创新发明“软连接”新型组合模式,增强了设备的“柔韧性”,延长了“服役年限”,并且单套设备成本下降约10%,今年这一创新成果已在湖南地区智能化灌溉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助力农业生产模式向数字化、集约化转型。

团队解题 打造双线“巡检官”

目前,高效节水智能化灌溉系统已在全国34个示范点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就传统的属地化专人运维机制已难以适应当前管理需求,团队以“人工”“智能”双线共频模式,开启了高效管理新篇章。

“项”上发力。公司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台,引领团队立足智能化灌溉项目管理,成功发明了蜂鸣器快速初检装置,去年这项小发明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初检效率提升50%,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化灌溉设备运行效率。

“云”上攻坚。公司带领团队前往上海农科院,共同研发智能灌溉智能运维平台,让田间智能化设备全域接入云端自动化巡检中枢,逐步向“无人巡检”转型,项目整体运维时效提升50%,人工成本降低35%,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降本增效的重要引擎。

接下来,上海农场沿海水利将以集团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集团“产业攀升、主业利润倍增”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农场“三找”专项行动,努力用产业化思维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为智慧农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事业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