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豪:正在消失的新疆“老兵团”

时间:2021-01-18 作者:王大豪 来源:王大豪 点击次数:25852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令人魂牵梦绕。

我出生于新疆兵团农场,离开团场十余年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梦到故乡,一草一木都那么清晰,多么期盼有一天能够回到从小生活的故土,沉浸在故乡的气息里。

兵团成立至今,66年过去了,兵团第一代开拓者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少,老屋、老路、老井、老树、老物件已经成为罕见的“文物”,甚至踪影难觅。

新疆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那时20岁的小伙、姑娘如若还在世现在也已经是87岁高龄了。

兵团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就像深秋树上的叶子一日比一日稀疏。老人们聚在一起常说的话题是:“听说某某某走了。”

都是坐同一个车皮支边来到新疆,都是在同一个连队开荒种地,都是睡在同一个地窝子的战友,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老了,走不动了,一个个悄然“离去”。

“老兵团”的痕迹正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隐去,正在无法挽回的消失,仿佛是夕阳中最后一抹彩霞渐渐暗淡……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60多年前的这些老物件也让现在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不知为何物:

你如果知道上面这三个老物件的名称,那就说明你已经有孙子了。

就是这样一张最普通的纸铸就了一生的命运

这就是第一代兵团人初到新疆的样子,他们什么都没有,但他们豪情万丈,因为他们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人间奇迹,可以让亘古荒原变成一望无际的良田。

地窝子是第一代兵团人的家

脱土坯是每个兵二代共同的记忆

新疆兵团农七师125团老机关

新疆兵团农七师125团礼堂,已坍塌。

记得曾经在这里看电影只收一毛钱。改革开放后不久,曾经在这里连续放映电影《朝阳沟》11场,场场爆满。挤破头买电影票的火爆景象再也不会有了。

兵团第一代开拓者在荒滩戈壁上挖地窝子,以此为家。后来脱土坯盖平房,盖起了商店和医院,还建了大礼堂。

几十年后,凝结着他们汗水的家园变成了危房和废墟。

你在以下照片中看到的是我拍摄的团场老房子,有的是干部住房,有的是职工住房,现在都已经消失了。

走在我童年生活过的连队里,满眼看到的是残垣断壁和废墟,看不到一个人,这里已经被永远地遗弃了,再也听不到孩童的欢笑声,不禁感到莫名的悲凉。

暮回首,忽然看到一位时尚的姑娘,不知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她与这里的环境是那么格格不入,仿佛穿越时空,恍若隔世。

走在荒寂的连队里,穿行在残垣断壁间,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炊烟。

我无法让这里恢复原来的生气,只能把最后的废墟留在自己的相机里。

忽然,发现还有一家人没有搬走,不知是喜是悲,百感交集。

老人将要离去,她在向远处的女儿告别。

她们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老人要去哪里?

她还会回来吗?

我不知道。

这里有一口自来水井,过去这里每天挤满了洗衣服的妇女,她们在这里说说笑笑,是最热闹的地方,是当时的“新闻传播中心”。

我是从小喝这口井水长大的。每次回到故乡,我一定要到这里喝水,不是因为渴,只是为了化解积郁在心中的乡愁。同时也是一种仪式,告诉故乡“我回来了”。

回到故乡四处寻觅,回忆过去的样子,一切都模糊了。身在故土,看到的一切却是那么陌生,令人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在物质奇缺的年代,沙枣树给兵团子女艰苦的童年留下了甜蜜的记忆,这是大自然给兵团人的馈赠。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爬树摘沙枣,路过的一位女同学站在树下仰望着我,羞答答地向我索要沙枣,这是当时女生搭讪男生最好的理由。那时的我高高在上,折下最黑的沙枣扔给她,感觉好极了。

面对每一棵沙枣树,我的心中都会充满崇敬之情。

每次看到沙枣树,我就仿佛看到新疆第一代兵团人。

如果用一种树来代表新疆兵团人的形象,我会脱口而出告诉你:沙枣树!

在新疆,兵团是种植沙枣树最多的地方。

沙枣树耐干旱,抗盐碱,阻风沙,不畏酷暑,不畏严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多么像新疆兵团人啊!

在几年前,我在兵团某个农场连队看到一排苍老的沙枣树,就像满脸皱纹的老人拄着拐杖静静地站立着,默默地看着眼前浸润着自己汗水的农田。

当时陪同我的一名连长看到我凝望着沙枣树若有所思,他说:“这些沙枣树是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种的,有兵团的时候就有这些树了。现在这些树都老了,我们计划把这些树都砍掉,更新林带。”

“为什么非要砍掉?”我一下激动不已:“这些树不是一般的树,它们是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见证者,每一棵树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的确老了,但它们的苍老有一种饱经岁月磨砺的沧桑美,它们能让后人感受到兵团人创业的艰辛,感受到兵团人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为什么要砍掉它们?”

连长愣住了,一脸困惑和尴尬。

“你觉得它们不美吗?”我很激动:“我觉得这些沙枣树很美,它们是第一代兵团人的化身,是兵团精神的象征,是我们兵团的历史风景线。这些树就是我们兵团的古树,我们不仅一颗树也不能砍,而且要保护好每一棵树,否则就是对兵团珍贵文物的严重破坏,就是对传承兵团精神的犯罪。不懂得珍惜兵团老树,就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没有文化的兵团是没有前途的。”

身边的几个朋友虽然感到我的话让接待我们的连长有些难堪,但并没有阻止我,而是表示赞许的点着头。

“兵团现在新建筑越来越多,旧痕迹越来越少了。”我叹了一口气:“当我们的孩子问,兵团第一代人都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指着这些树说这就是他们当年种的树。如果我们把老树都砍了,我们的后代还能看到什么?”

都说文化传承很重要,那么兵团文化靠什么传承?文化并不是绝对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是有载体的,这些老树就是兵团文化的载体。

我一直有一个固执的想法:凡是第一代兵团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留下的老屋(有选择的)、老树、老井、老用具,都应该作为文物加以妥善保护,让后人们知道先辈们是在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奠定了兵团的基业。

回到故乡,偶遇女同学,没想到她已认不出我来了,竟然问我:你是谁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由部队转业战士组建而成的,兵团自成立之日起她的底色就是红色,军垦战士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献了青春献子孙。

兵团继承了军队的血脉,他们热爱祖国、听党指挥、信念坚定、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进入暮年的第一代兵团人在晒太阳,这样的日子是他们年轻时的奢望。

现在兵团的老人们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说“退休工资又涨了”

第一代兵团人都早已退休了,很多人已经去世了。

兵团的墓地面积每年都在扩大,像涨潮的海水淹没了大片的海滩。

每逢清明,总有人找了一两个小时也没有找到父母的墓碑。

2020年8月12日凌晨6点,新疆兵团四十七团最后一位沙海老兵董银娃去世,享年93岁。

 

兵团历史的第一页翻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一种巨大的力量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让“老兵团”渐渐消失。

 

兵团第三代人正在成长,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的父母年轻时不敢想象的。他们这一代人,不同于第一代人,也不同于第二代人。兵团传统谁来继承?兵团传统是否也正在慢慢地消失?

很多兵团人离开了兵团,这些孩子们长大后也会离开兵团吗? 


我曾经很长时间有一种强烈的奢望:回到故乡,坐在马路边,晒太阳,什么也不想,就这样坐到黄昏。

现在,我越来越不想回到故乡,因为故乡越来越陌生,我甚至问自己:这就是我出生和长大的故乡吗?

故乡是我的亲人,而我早已是故乡里的陌生人了。

故乡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故乡已成为永远的记忆。

故乡,渐行渐远,最后永远也回不去了。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