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形势分析

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研究报告 (摘编)

时间:2020-07-06 作者:乡村产业发展司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点击次数:16521

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蓄势待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201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我司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提出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休闲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休闲农业是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普及等功能,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休闲农业发展在农民就业创业增收,传承和发扬乡土文明,发展繁荣乡村经济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提升了发展质量。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近年来,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游客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亮点。接待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多,服务机构不断壮大。在一些重点产业区域,突出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强化休闲体验,休闲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二)发展模式逐步丰富,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各地根据自然特色、生态环境和消费习惯,创建并丰富众多主题鲜明、类型多样休闲体验新类型、新业态和新模式。主要有: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综合体验模式、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康养模式、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模式和以农事教育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模式等。休闲农业从生产要素组合、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组织多样化方面赋能现代农业,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农业的内涵。 
  (三)乡村资源深度挖掘,弘扬了新乡土文化。各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土壤贫瘠的山坡、一望无际的沼泽、农村闲置的破旧民房、濒临失传的文艺技能都变成了为民增收的经营性资源。深度挖掘、保护、传承、活化和利用各种乡村资源:它传承农耕文化遗产、开发民风民俗资源、展示民族风情并颂扬红色文化。 
  (四)农村就业创业渠道拓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一大批返乡创业人员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创业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带动了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和文化等关联产业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也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简称为“五金农民”,即就地卖农金、挣薪金、收租金、分红金、得财金。 
  (五)资源要素聚合裂变,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新兴产业,多种模式使产业资源要素聚合裂变。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要素资源在城乡双向流动,促成乡村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稀缺要素回流,环境设施改善,文明习俗相通和民族沟通交融。休闲农业以乡村为主场,形成了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互联通的生动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二、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近年来,国家在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调研看,各级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典型经验。 
  (一)注重规划引领,树立协调共享发展理念。国家部委统筹谋划总体布局,《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等先后出台。省级层面注重制定系列实施方案。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各具特色发展规划。 
  (二)聚集生产要素,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各地主要在土地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培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整合乡村休闲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农家乐为基础、休闲农庄为主体,农业观光采摘园和民宿民居经营者、农业科技体验园等新型经营主体。 
  (三)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培育休闲农业市场。顺应城乡居民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有“诗和远方”诉求,通过创建示范典型、加大创意设计、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等多种方式,引导市民乡村休闲消费习惯,培育休闲农业市场。 
  (四)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中,既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保持乡土本性,又善于引入资金、人才、管理等更具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社会力量,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优化农民创业环境,通过农民自组织、自激励、自就业的创业模式,培育创办领办休闲农业致富带头人;引导中介组织搞好服务;引进社会资本,多项措施吸引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休闲农业项目。 
  三、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做到“一个围绕,两个紧扣,三个突出,四个提升”。一个围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两个紧扣:紧扣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三个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四个提升:提升设施水平、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支持水平。在工作措施上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升级: 
  (一)以规划引领促进休闲农业升级。要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向优势区域聚集。注重因地制宜与多规合一。 
  (二)以打造精品促进休闲农业升级。精品体现的是品质,展现的是品牌,是信誉和承诺的凝结,打造精品景点和线路,实现转型升级。一是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二是打造美丽休闲乡村。三是打造精品园区和农庄。 
  (三)以规范管理促进休闲农业升级。管理是生产力,更是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的服务,能够赢得市场,实现持续发展。规范管理包括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标准制定。二是加强人才培训。三是加强监督检查。 
  (四)以完善设施促进休闲农业升级。良好的设施条件是服务水平提升的前提。主要靠国家、省级、市县级的交通建设规划和旅游景点的建设规划投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主要靠经营主体自筹资金、国家予以适当补助解决旅游景点的设施投入。 
  (五)以丰富业态促进休闲农业升级。打通产业与休闲,实现融合互促。要利用技术的进步、包括信息化的技术,改造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提升农家乐、采摘垂钓等传统业态,发展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探索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六)以主体培育促进休闲农业升级。搞好政策创设,破解发展痛点:研究制定休闲农业用地细则,试行休闲农业点状供地政策,破解用地瓶颈;鼓励成立休闲农业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发行休闲农业发展专项债券和保险产品,解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出台休闲农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奖补政策,吸引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休闲农业,提高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和水平,解决人才缺乏困难。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