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乡村处处晴收麦

时间:2020-06-17 作者:钟欣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2658

6月4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境内的江苏农垦临海农场,装载着智能设备的无人收割机在北斗导航支持下正自主进行小麦收割。由南京农业大学和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的智慧农业技术在江苏农垦农业生产中先行先试、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成功,开启了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技术集成战略的良好开端。 (王忠民 摄)


      风吹金色麦浪,田野洋溢欢歌。在这灿烂的夏日里,丰收的喜悦令大江南北的人们心情振奋。


6月15日,农业农村部宣布,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已连续多年丰收,但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业的基础地位、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更加凸显,这一季的丰收可谓来之不易,“中国粮仓”可以说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

田家有喜新收麦。此时,曾辛勤耕耘的亿万农民正在为颗粒归仓在田野上奔忙。同时,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快速推进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夏收新亮点。

在江苏农垦临海农场,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向人们展示了炎炎烈日下无人收割机的高效作业成果。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运用这种智慧麦作技术,一个人可以同时操纵两三台收割机,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为无人驾驶可以连续作业,同时保证了收割质量。

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的河南,全省的小麦已多年实现丰收增产。来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信息显示,今年全省小麦面积稳定在8550万亩左右,各地扎实落实田管措施,历时20天的麦收会战机收率超过99%。联合收割机投入总量达到19.2万台。高峰期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0.4万台,日收获小麦798万亩,让“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这一片片丰收的麦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国人,承载着人们的汗水与希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一关键历史节点上,这一季的丰收令国人在前行中更加踏实从容。

收麦才了插秧来,持续抓好粮食生产,也成为更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