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海南榴莲“闯江湖”

时间:2025-04-16 作者: 来源:海南深度调查 点击次数:3543

独特的味道、高昂的价格、水果爱好者的迷恋、依赖进口,这四个特征放在一起,您会想到哪种水果?没错,那一定是榴莲。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2023年我国进口榴莲量约为142.59万吨,消费量约472.33亿元,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增长约72.86%和74.84%,增长率均超7成,且至今仍有增长的趋势。我国能否种植榴莲,从而打破榴莲的进口依赖呢?从2019年开始,海南开始尝试大规模种植榴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期待。眼下是第六年,正是榴莲结果的初产期,产量和市场反响如何?海南能否实现“国产榴莲自由”的梦想,本周《深度调查》我们就来看海南榴莲如何“闯江湖”。

海南榴莲种植历程:

十年磨一“树”

背靠山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榴莲树梯次而立,还没有成熟的果实已经散发出阵阵香味,快成熟的果实则被尼龙绳托起,等待瓜熟蒂落……在乐东榴莲谷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迎接六七月份的榴莲上市。算起来,这已经是这片基地种植榴莲的第五个年头。去年,基地内第一批1万多个榴莲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哪怕价格比进口的要高出两成以上。


乐东黎族自治县榴莲谷种植基地 负责人 余新龙:一万多个一开始都被订完了,我们一共收了三万多个的订单,现在卖是不成问题的。

虽然目前销量不愁,但对于基地负责人余新龙来说,海南榴莲种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余新龙说,5年前,三亚、保亭、乐东等地相继试种榴莲。看好国产榴莲市场的他,投入千万元,从泰国引进金枕、猫山王等榴莲苗,并邀请泰国种植专家前来指导种植,在一片荒山开辟出千亩榴莲种植地,可谁曾想,第一年下苗的死亡率达到了30%。

乐东黎族自治县榴莲谷种植基地 管理人员:首次种,谁都没接触过,我们是根据别的果树经验来累积。

榴莲的种植条件十分苛刻,对土壤,湿度、温度、气候等要求高,而且由于海南没有种植榴莲的先例,从国外引进榴莲苗,需要经历几个月的种苗“驯化”过程,也就是本土化适应。基地一次次的实验和坚持,最终以死亡5000多株,损失600多万元的代价,换来了如今90%以上的种苗成活率。然而,种苗成活只是榴莲种植的第一步,到了开花季节,榴莲开出花苞,人工授粉之后,就是结果。如何提高保花率和保果率就是眼下正在实验攻克的第二道坎。余新龙说,榴莲从育苗到结果,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五年之后,榴莲进入初产期,这时为了保障榴莲的质量,他们会人为减少榴莲幼果,保持一棵树只挂8到10颗果。只有到了8到10年左右,榴莲树进入丰产期,一棵树能挂几十颗果,才算真正到了量产阶段。

乐东黎族自治县榴莲谷种植基地 负责人 余新龙:这个园子我们到现在已经超过六千万的投资了,如果是第八年,一年回本。 

成本高 配套少

多地榴莲种植遇难题

余新龙算了一笔账,一棵树按照80颗果,每斤按40元计算,一年下来他们能赚接近一个亿。丰厚的回报,背后是“十年磨一树”的坚持和艰辛。记者走访三亚、保亭、乐东等海南种植榴莲最多的三个市县发现,除了种植技术和成本问题外,土地、水、电等配套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榴莲规模化生产,此外,随着榴莲种植时间的推移,坐果率低、果实空苞、畸形果等问题增加,病虫害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眼前这棵种植四年多的榴莲树,就罹患根腐病,树叶全部枯黄凋零。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 种植户 陈启邦:它就容易产生根腐病,你一不注意 五年树给它碰上这样就泡汤了。

看到这,当下国产榴莲比进口的贵的原因,大家应该明白了:一个是品质,也就是“树上熟”的特质。另一个是种植周期长,成本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市场需求大,目前我国每年进口榴莲量要超过142.59万吨,而去年我省国产榴莲的产出量大约在500吨左右,还不足需求量的0.03%,需求缺口巨大。所以,想要实现国产榴莲自由,就需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那么,这一块的探索进行得如何呢?

增产提效:榴莲母树嫁接育苗

新品种研发还需多久?

魁梧粗壮的树干直通云霄,圆球形的树冠凌空展开,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这棵高约15米的榴莲母树至今已有67年高龄,是我国现存最年长的榴莲树。60多年前,也就是1958年,科研育种人员从马来西亚引进榴莲实生苗。多年来,受限于种植技术等因素,这棵榴莲树只开花难结果,直到2022年,研究人员加大研究力度,对这棵榴莲树进行人工授粉,最终榴莲母树顺利结出40多个果,基本都是树上熟。这一结果,让科研育种人员看到了希望。

海南省南繁热带作物研究有限公司 生产经营管理部部长 黄勇芳:我们这个苗就是拿这棵母树的种子来培育,然后拿黑刺榴莲的苗来嫁接,产量也是跟着比较高。

通过嫁接育苗的方式,不仅能提高产量,还不需要经过种苗驯化过程,提高存活率和结果率。不过,由于当下只有一棵榴莲母树,种子较少,市场推广面积有限,难以铺开。那么,除了嫁接以外,是否可以通过培育新品种,解决产量和质量的问题呢?

海南省南繁热带作物研究有限公司 生产经营管理部部长 黄勇芳:现在我们就是研究怎么样把我们的母树作为一个新品种培育出来,因为榴莲一般是5年到6年结果,需要两代以上才能看,那大概也要十年以上。

增产提效:技术推广难“亲民” 

林下套种能否破局?

无论是嫁接还是育种,仍需要通过大量时间和实验去检验。那么,根据现有的种植技术,能否将榴莲种植推广到更多种植户,从而提高种植产量呢?去年,乐东志仲镇政府购买几千株榴莲苗,无偿发放给农户,并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榴莲种植技术指导,可效果并不明显。同样,保亭部分种植户也持观望态度。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种植户:没有钱搞,风险太大了。

种植户们算了一笔账,榴莲树需要五年结果,就算是榴莲苗不花钱,水肥、人工、地租等成本,五年下来平均一亩地的榴莲种植成本也会在3万到5万元,而且海南榴莲种植技术仍在探索中,他们是否能种植成功还是未知之数。不过,这样的顾虑在部分地区已经得到解决。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会村委会 种植户 邓其昌:反正你套种,灌水灌肥一路下 不用单搞,钱都在里面,变成就不会浪费。 

2020年,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会村委会种植户邓其昌,在附近企业和政府的技术指导下种植榴莲,并在榴莲地内套种凤梨、芒果两种短期作物。这样,在榴莲进入丰产期前,它们能先行结果,分担风险,成本共享,而且能够在雨季确保水土不会流失,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有机质。五年时间,凤梨和芒果给他带来几百万的收益,投入1700多株的榴莲有1500多棵成活。去年,第一批榴莲顺利结果上市。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会村委会 种植户 邓其昌:去年才400棵也收了3000多个,我卖60块一斤批发给人家45一斤,后面还不够货卖,因为它果肉香、厚。

海南榴莲现在之所以好卖,一个重要原因是稀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种植面积和时间的增加,育种和种植技术的完善,全省榴莲进入丰产期后,产量也会随之增加,稀缺也就不再是海南榴莲的优势。届时如何打破进口榴莲垄断,让海南榴莲强势出圈?毋庸置疑,产业链完善、产品质量才是竞逐市场的根本。

国产榴莲“一果难求” 

进口榴莲被吐槽“开盲盒”

记者走访海口各大水果店以及南北水果批发市场发现,榴莲摊位上清一色都是进口榴莲,国产榴莲基本没有货。其中一位榴莲摊主表示,他们这里进口的金枕榴莲是40块钱一斤,海南金枕榴莲的价格会更贵,在60到80元不等,而且,想要买海南榴莲,得等到6到7月份,还必须要提前预定。

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 榴莲摊主:口感是没得说的,你只能提前预定,有些人提前一个月预定,就为了买一个榴莲。

记者了解到,榴莲最佳的口感期一般是成熟后3天内,海南榴莲能做到树上自然熟,全岛24小时内就能送到货,所以能吃到口感最佳的树上熟榴莲,备受消费者青睐。而进口榴莲过海至少需要7天以上,所以一般都是在榴莲半熟的时候采摘,无法做到树上熟。在南北水果批发市场的一个榴莲摊位上,一名消费者以55元每斤的价格买了一个进口猫山王榴莲,可刚开完尝了一口,就立马要求退货。

消费者:这已经是熟烂了,我已经吃不了了,因为是已经是熟的透了已经烂了,要烂了才有酒精味(你看 皮是好好的)里面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样的。

一般来说,榴莲如果过度成熟,果肉糖分氧化后就会产生轻微苦味,到达一定程度,会伴随着酒精味。而摊主介绍,每一个榴莲未开之前,他们都无法保障榴莲的出肉率和甜度,只能根据经验肉眼预估榴莲成熟度。

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 榴莲摊主:100多块钱买的全部都吃不了的(这个熟的话,我们没办法做售后)。

首台榴莲分拣机测试成功

智慧系统或打破“榴莲盲盒”

市面上的进口榴莲一般是3到7斤,按照猫山王50到60元每斤的价格,一个榴莲就要几百元。可几百元一个的榴莲,出肉率和甜度都不保证,开到质量差的还不能退货或者售后,这种榴莲盲盒现象已成为榴莲消费的一个痛点,此前一家生鲜超市就曾进行开榴莲盲盒的直播,引发40多万人围观。热度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榴莲品质提升的期待。那么,海南能否在品质上做功夫,让榴莲不再“开盲盒”呢?去年,国内首台智能榴莲无损分拣机研发成功,在三亚一家企业进行测试。

智能榴莲无损分拣机厂家 技术人员:世界来说,我们是检测榴莲的第一天这种AI机器,我们是通过自己的算法模型去做判断。

根据测试结果报告,在榴莲未打开的情况下,能清晰地看到内部房数、成熟度等果肉情况。记者了解到,这台机器在测试成功后,不久后将正式落地,届时根据算法结果,能精准把控每一个榴莲的品质。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三亚这家企业还研发了智慧农业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能实时监测每一片种植区域的湿度、土壤、水位等情况。经过有机肥厂的转化,发酵好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借由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将养分精确输送给每一株榴莲树。

海南省优旗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杜百忠:我们每棵树有传感器,低于这个(标准)电脑会自动给肥给水。

错峰挂果实验推广

产业链条亟需完善

除了提高品质外,错峰上市也是提升榴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榴莲在6月到8月挂果,而当前正值4月,在三亚育才生态区的榴莲产业园内已经有一批榴莲树进入挂果期。事实上,错峰挂果实验在2023年已经陆续开展,科研团队不断用技术手段干预,采取全年龄段的“特殊照料”,最终让海南榴莲实现了错峰挂果,目前,错峰挂果已经在种植户中进行推广实验。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榴莲种植户 何伟:需要投入成本要比正常的当季果要高很多,甜度怎么样,口感怎么样,这些还是一步步有待验证。

专家表示,海南榴莲想要出圈,既要在上市时间和品质上做文章,后续的产业链也要跟上。

海南省榴莲技术产业研究院 执行院长 李向宏:大量上市后,市场上消费不了那么多,就要通过加工,通过保鲜储存,产后加工这些还没有,有些企业正在建加工厂,这些都是将来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深度评】海南榴莲“闯江湖”:

一场热带农业的“出圈战”

不同于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海南榴莲几乎是从0起步,从“不可能种植”到逐步规模化量产,难度不可谓不大。而随着海南国产榴莲上市,“榴莲自由”的期待一度点燃市场,但喧嚣背后,这场热带农业的破局之战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是技术瓶颈,不同于东南亚国家,海南冬季偶发低温,台风频繁,平均亩产相对较低,仍需攻克精准控花、抗风栽培等核心技术;其次是产业链短板,大部分海南榴莲以鲜果销售,深加工几乎空白,抗市场波动能力较弱。再次是品牌形象有待树立,目前国产榴莲价格普遍高于进口榴莲,但海南榴莲尚未建立“高端国产”形象。

海南榴莲想要“出圈”,亟需三重升级。比如采取“最先一公里”攻坚,在主产区配建田头智慧冷链仓,实现采摘后2小时内预冷锁鲜;延伸深加工链条,扶持企业开发冻干榴莲等产品,对接烘焙、保健品赛道;对接新消费场景,联合文旅部门推出榴莲主题游、果园研学等活动,提升附加值。同时,打造“树上熟”招牌,利用海南区位优势,主打“24小时鲜达”卖点,与东南亚长途海运榴莲形成对比。建立分级定价体系,按照果肉糖度、出肉率分级销售,精准匹配高端需求。

海南国产榴莲种植,本质是高端农产品从“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的缩影,只有跳出“追求产量”的传统逻辑,转向技术驱动、品牌赋能、全链协同的现代农业模式,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开辟新主场,真正实现海南榴莲的全面出圈。

相关稿件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