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2021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

时间:2021-01-04 作者: 来源:新华社 点击次数:15317

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2021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

新年新开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下一步如何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中国人的饭碗能否继续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中国农科院调研期间,新华社记者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采访。

抓住“两藏”战略两个要害

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引起公众普遍关注。

唐仁健表示,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核心逻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而种子和耕地就是“两藏”战略的两个要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他说。

唐仁健表示,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又是建党一百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重大。农业农村系统已立下“军令状”,务必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两稳一增”:

——稳口粮,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2020年扩种的面积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

——稳大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国内自给。

——增玉米,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他表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强化政策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同时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据气象部门分析,今年旱涝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威胁依然存在,要提前制定预案,做好监测防范。

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

我国明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是否意味着种业不安全?

唐仁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玉米、大豆、生猪等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目前,外资企业占我国种子市场份额的3%左右,进口种子占全国用种量的0.1%。总体上,我国种子供应有保障、风险可控。

“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他说。

唐仁健表示,要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奠定种业创新基础

在中国农科院调研期间,唐仁健来到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现场了解工程进展,并前往有着30多年历史的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披着棉衣在零下18摄氏度的库房向科研人员了解资源保存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意义何在?

唐仁健说,推进种业创新,首先要打牢基础,种质资源库就是重要的基础之一。此次调研的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容量为40万份,目前保存着44万份种质资源,新的资源库今年将建成使用,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种,比如京西稻、天津小站稻等,在这个库里都会作为战略资源长期保存。这是搞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将同步推进畜禽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他说。

唐仁健表示,我国已经形成了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种业基地。特别是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正在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南繁硅谷”。下一步要继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为农作物育种提供基础保障。

夯实粮食生产“命根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何切实保护好?

唐仁健表示,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也使耕地长期高强度利用、退化加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更加紧缺。

解决好耕地问题,今后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确保耕地数量,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这个红线,必须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另一方面,大力提升耕地质量,主要抓手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近两年每年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对粮食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任务量比去年增加了25%,要督促指导各地完成目标任务。

必要的资金投入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建设1亩高标准农田,各地普遍反映需要投入2500元以上,有些丘陵地区需要投入更多。钱从哪里来?唐仁健说,需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推动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推动用好政府债券和土地出让收益使用政策,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全部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还要鼓励社会和金融资本积极参与。

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唐仁健说,虽然脱贫地区面貌和脱贫群众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脱贫群众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之后,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用乡村振兴的办法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确保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跟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步伐。

他表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要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扶上马”再“送一程”。

下一步,要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按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一部署,支持脱贫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