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加强垦地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时间:2022-03-30 作者:季刚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 点击次数:15428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引导农垦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大区域资源共享共建力度,推动垦地城镇融合发展。

这些年来,各垦区高度重视与地方的战略合作,在进一步做强做大农垦经济的同时,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从一些垦区的实践来看,垦地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北大荒集团着力推进场县共建,强化带农服务和社会事业共建共享;湛江市和广东农垦建立合作机制,将垦区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安徽农垦采取项目开发、产城融合、园区共建等模式,实现产业发展新飞跃……

搭建平台,加强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周边发展

农垦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较高,将发挥各垦区农机装备、科技示范推广等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作为垦地合作共建的切入点,通过为周边农村提供跨区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可推进农垦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近年来,通过整村推进的方式,农垦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如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等迅速扩展到农村,加快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进程。

为促进农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助力农民实现“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效益”,北大荒农垦集团成立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农服中心”),深入整合涉农服务资源,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模式,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农民有效衔接,从而辐射带动地方农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据了解,农服中心着重在“服务”上下功夫,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构建“供、管、服”全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不仅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金融保险等农事服务,还依托数字农服平台,将小农户吸纳到垦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中,带动地方农村和农户实现共同富裕。

北大荒农服集团各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大型农机力量,深入双鸭山、北安、嫩江等地开展跨区作业服务。来源:微观北大荒

土地托管是打造农业标准化、管控一体化、营销多元化发展的新模式。北大荒集团以农服中心为抓手,发挥垦区大型农业机械优势,在耕、种、防、收各个环节对乡镇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托管服务,积极与地方开展土地托管项目合作。2021年,集团与北安市政府签订“量身定制”的托管服务协议,由农服中心具体实施“一站式、保姆式、诊所式”的全程服务。除了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关键环节托管服务外,农服中心还针对地方特殊需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21年,受黑龙江省依安县太东乡邀请,农服中心派出7名专家驻村开展技术指导、装备改造及田间标准化管理工作。为弥补农业服务短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推出“入驻平台”的方式,联合外部企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产品服务、信息服务等优势,联合推动农业综合服务向深层发展。

从2021年2月23日北安分公司成立第一个农服中心到目前,北大荒集团已经实现垦区内农服中心全覆盖。按照“依托垦区、立足龙江、辐射全国”的发展思路,集团还在小岗村、南泥湾、日喀则建立了示范区,加快了在全国布局农服中心的进程。截至2021年9月中旬,农服中心农地运营面积达510多万亩,带动农民7万余户,深入周边乡镇技术指导超过28万亩。下一步,北大荒集团还将充分发挥北大荒基地规模和农机保有量优势,持续发挥农机跨区作业的作用,计划通过进一步整合农机资源,不断扩大农机服务平台规模,促进农机作业手职业化进程,提高优质高端农机产品的引入和应用,推动农机产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先进转变。

优势互补,架起合作同心桥,实现产业高效发展

垦地合作的实质是土地资源与行政资源的结合,农垦拥有土地资源,但没有土地规划权、处置权等行政资源;政府拥有行政资源,但缺少可支配的土地资源。两种资源只有相结合才能顺利地转化成实际利益,这是垦地双方合作的动力和要求。

安徽农垦自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工业园区,省农垦集团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一场一策,按照合作的难易程度、受益程度,以及对农垦长远发展战略的影响程度选择垦地合作的类型。如今,垦区内几乎所有的农场都以不同的形式与地方建立了合作机制,大体可以分为项目带动、整体联动、体制创新三种形态。

一是以项目合作求发展。敬亭山茶场紧邻安徽省宣城市城区,当地政府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结合实际情况,垦地双方沟通协调后决定,由皖垦集团为政府提供土地代建公益型项目,政府则以行政资源帮助茶场土地运作上市,推动农场职能由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向资产经营和社区服务转变,实现资源资产向资本的转变和扩张。这种“项目开发模式”既促进了宣城市政建设,又调整了敬亭山茶场产业结构,改善了茶场职工居住条件。

安徽省郎溪县与安徽农垦集团协同合作打造“三美”新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来源:江南茶海 微信公众号

二是以整体开发谋长远。淮南农场位于淮南市大通区,京福高铁淮南站、淮蚌高速公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均在农场区域内,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不言而喻。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垦地共同发展,淮南市人民政府与皖垦集团签订合作开发淮南农场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概括为“五有”:有平等健全的组织保证;有整体开发,全面融入的具体规划;有明确合理的“游戏规则”;有实体性合作平台;有“准政府”的名分和职权。有了“五有”的保证,农场可以在制度和契约的框架内实现永续发展,长远利益得到了保障。目前,安徽农垦许多农场都建立了工业园区,走上了与地方整体合作开发的道路,虽然类型有所不同,但在共同规划、利益均等、政策优惠等基本方面则大同小异。

淮南市、安徽农垦和中铁建地产三方合作的淮南东站高铁新城项目符合淮南市发展方向和产业转型要求,给城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给经开区提质增量带来了绝好机会。来源:安徽农垦信息网

三是以越界开发赢主导。2009年9月,经安徽省农垦集团公司与蚌埠市委市政府充分协商,建立了龙亢农场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成立了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龙亢农场场长兼任。试验区统筹一场三镇(龙亢农场、龙亢镇、河溜镇、徐圩乡)的发展。不难发现,龙亢农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已经超越了农场地域,不再是单纯的农垦融入社会,而是地方“融入”农垦,从而把垦地合作以及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中的示范作用带入了更高的实践境界。

越界开发是整体开发的升级版,为农垦赢得了更大的主导权和发展空间,实现以农场为主导,发扬优势、整合资源、总体开发。如今,与蚌埠市共同成立的蚌埠龙亢农场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不断深化,龙亢产业集中区形成了改革创新模式。

此外,皖垦集团与郎溪县合作开发的十字工业园于2010年升格为省级开发区。与寿县合作的寿西湖工业园,在场县共同努力下,较好地解决了诸多遗留问题,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形成了“共建园区模式”。与天长市政府合作、集团控股的天长粮食产业园5万吨粮食仓储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运营,产业园依托农场生产基地,现已发展成为集种植、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物流于一体的复合型企业。

明确定位,探索合作新模式,建立长效共享机制

坚持从制度上规范共建,政策上予以引导支持,垦地合作才能行稳致远,双方才能长久受益。在2022年年初刚刚结束的海南两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荣光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母连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海垦二级企业负责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农垦、农业,以及与海垦改革发展相关的方面,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当前海南农垦被占地调处、收回、确权发证工作中,还存在着部分土地被占时间久远收回难度大、部分被占土地存在一地多证情况、部分被占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他建议,要进一步明确垦区被占土地调处收回工作责任主体,支持各农场公司和有关产业集团依法收回被占土地。同时,协调市县政府推动垦区被占土地调处收回工作,督促属地公安机关、土地和林业行政主管职能部门加大被占地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垦区土地合法权益,促进垦地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垦地互利共赢。

云南农垦集团主动融入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大局,积极融合各方资源,建设绿色生态的品牌产业。图为开秧节后,白族“金花”们到大理洱海流域绿色种植基地插秧。陈玲 摄

垦地合作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根本上还是要确保各方主体定位清晰、责任明确,为此,垦地双方会成立协调领导小组,来整合农垦和地方两个管理主体,统筹推进农场和城镇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安徽农垦集团、龙亢农场与怀远县政府以利益为导向,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农场新型城镇建管模式,明确了各方职责,建立了垦地长效合作机制。怀远县政府采取派驻服务人员以及授权委托的方式解决场办城镇社会管理权限问题,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农场开展城镇管理与服务,不直接参与;农场在政府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

垦地合作中,农垦注重找到利益共同点和平衡点,在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广西农垦红河农场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通过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完善红河红园区各项工作,推动地方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目标。在农场工作遇到困难时,也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寻求帮助。2014年-2018年,红河农场开展大型国有土地收复的 3次行动中,兴宾区人民政府都协调当地职能部门协助依法收复国有土地。据统计,在红河农场收复国有土地行动中,各职能部门出动人次均超过百人,其中 2017年红河农场收复 1067亩国有土地行动中,各职能部门 400多人到现场协助。

2021年11月5日,广西农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谭良良在农垦大厦会见龙州县委书记冯波,县委副书记、县长秦义敏一行,双方就垦地合作事宜进行深入洽谈。来源:广西农垦报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农场的做法也值得借鉴。该场坚持场地共建、互惠互利、职工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的原则,一方面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城市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农场利益最大化。在地方政府先后征用农场土地用于城市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时。农场除留置部分土地用于自身发展外,还与政府协商,让政府把失地职工纳入地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就业、生育及再就业培训体系,并一次性给予每个失地职工10多万元的补偿。同时,农场利用政府补偿资金,在民权县城黄金地段购置了商业门面房用于出租,增加了农场资产和租赁性收入。

垦地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良好的垦地合作,能够展示农垦形象,提升农垦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也是农垦企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社会财富,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宝贵的发展空间和舆论环境的重要机遇。秉承“同呼吸、共命运、一条心”的发展理念,更好地融合,更高效地运作,垦地合作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