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世界热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简讯[2017]第0703

时间:2017-07-12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999

【生产动态】

越南荔枝受天气影响产量大跌 创10年新低

  近日越南荔枝进入采收期,受不良天气因素影响,今年荔枝产量大减。越南当地农委会表示,预估今年荔枝产量与以往平均水准相较减少5成,创10年来新低。

  荔枝是越南特产,因甜味和品质较高,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越南荔枝生产地区以北江(BacGiang)和海阳(Hai Duong)两省为主,种植面积分别约达3万公顷和1.1万公顷。据越南越通社报道,越南北江省工贸厅代表近日表示,北江省荔枝销售进展较为顺利,荔枝价格较高。迄今,北江省荔枝销售量为2.2万多吨。北江省荔枝主要是通过老街省和谅山省的边境口岸对中国出口的。迄今,北江省共对中国出口9500多吨荔枝。2017年,中国依旧是北江省荔枝的主要出口市场。

  预计,今年荔枝出口总量达5万吨,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量达4万吨,占80%。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越南首次对中东、加拿大和泰国等三个新市场出口荔枝。在6月20日,陆岸县首批荔枝已出口到泰国,为越南荔枝进军具有潜力的该市场创造更大机会。2017年,北江省荔枝产量约达10万吨,相当于去年总产量的70%。其中达越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标准的荔枝达4万吨,达全球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的荔枝为1600吨。除了主要依靠出口到中国大陆和内销外,当地相关机构近年来也积极为荔枝找出路,包括出口到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由于今年初天气不佳等因素,导致荔枝结果率锐减。果农表示,去年荔枝因受天候影响欠收,但是今年欠收情况更加严重。(来源:南博网,2017-07-10)

中国扩种火龙果对越南火龙果产业形成压力

  《西贡解放日报》近日报道:越南工贸部亚太市场司称,目前中国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3.6万公顷,与越南火龙果种植面积相当。其中,广西种植面积最大,约1.1万公顷,其次分别是广东、贵州、海南、云南、福建等省份,未来几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会持续增加。中国火龙果采收季节为5月份至11月份,与越南采收季节基本一致,直接导致了近期越南火龙果销售受阻。

  中国一直是越南火龙果的主要出口市场。去年中国共进口52.3万吨火龙果,其中99%来自越南。(来源:驻胡志明市总领馆经商室,2017-07-10)

中国广东东莞荔枝步入产季尾声

  进入7月,中国广东东莞的荔枝产季渐渐步入尾声。受到台风天气影响,今年东莞荔枝总产量预计不足3万吨,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价格方面,东莞荔枝堪称“物以稀为贵”,所有品种价格均较去年有了大幅上升,尤以“观音绿”表现突出,每公斤售价达到人民币160元。荔枝新贵“冰荔”更是以每两斤500元的高价傲视群雄。

  鉴于当地天气状况复杂多变,果园荔枝产量与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不过东莞荔枝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果农无需为这些发愁,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价格会随着供需关系出现浮动,种植荔枝依然很有前途。不过,该负责人同时认为,发展荔枝产业,还需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据悉,今年6月底,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专家组,一致通过了对东莞冰荔荔枝品种鉴定。该品种口感带有蜂蜜味,曾被称作红蜜荔。之所以改名为冰荔,是因为它的果肉晶莹剔透、冰清玉洁,对着太阳看时,就像冰块一样透明。该品种是从东莞南城板岭园艺场荔枝园发现的优良实生单株选育而成的,由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厚街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多点试验试种。价格自然更是不菲,不像普通荔枝按箱卖,冰荔只论盒卖,两斤为一盒,一盒售价人民币500元。(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2017-07-10)


【贸易动态】

随着全球需求增长印度果蔬出口继续上升

  去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敦促科学家开发新的农业耕作方法和农作物品种,促使该国的农产品可以出口到海湾地区。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像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已经成为印度水果和蔬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与2016财政年度相比,印度果蔬和花生分别增加了13%和34%,水果和蔬菜出口值为1068.6亿卢比,花生出口值为545.4亿卢比。果蔬产品中,芒果、葡萄、马铃薯和洋葱是主要产品。

  此外,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签订海上议定书后,印度芒果出口将呈指数级增长。南亚国家以及阿联酋对洋葱的需求量也很大。(来源:第一食品网,2017-07-10)

哥斯达黎加希望对华出口甜瓜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报》近日报道,随着第一批菠萝登陆中国市场,哥斯达黎加甜瓜出口商纷纷向农业与畜牧业部施压,要求尽快与中国达成检疫协议达成出口。目前,哥斯达黎加甜瓜的主要出口对象国是美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及比利时。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汤恒表示,中国对哥斯达黎加产品迅速开放市场,使其他国家艳羡不已,目前哥斯达黎加农产品对华出口的主要障碍是产能不足和运输距离过长。

  文章表示,哥斯达黎加应改善道路和港口基础设施以降低物流时间和成本,出口商应抱团出海,寻找盟友,积极参与国外展会等贸促活动。当美国转向保护主义的同时,中国则坚定推动自由贸易,支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来源:驻哥斯达黎加经商参处,2017-07-10)

迪拜一季度茶叶贸易额7.67亿迪拉姆

  据《宣言报》近日报道,根据迪拜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迪拜茶叶的对外贸易总额达7.67亿迪拉姆(约合2.09亿美元),其中进口额5.74亿迪拉姆(约合1.56亿美元),出口额1.05亿迪拉姆(约合0.29亿美元),转口额0.88亿迪拉姆(约合0.24亿美元)。一季度咖啡豆对外贸易总额为1.164亿迪拉姆(约合0.32亿美元),进口额0.901亿迪拉姆(约合0.25亿美元),出口额110万迪拉姆(约合29.97万美元),转口额0.252亿迪拉姆(约合686.64万美元)。(来源:驻迪拜总领馆经商室,2017-07-10)

韩国市场发展迅速进口水果不断增加

  韩国水果市场需求增加,进口数量不断打破记录,根据韩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16年的水果进口量达到了86.366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四个百分点。

  2000年的时候,韩国进口水果数量还不到35万吨,到2012年就迅速增加到了84万吨,到2016年已经突破86.366万吨。在韩国所有的进口水果中,牛油果增长是最快的,达到了92%,其次是橙子进口数量增加了近40%,猕猴桃、甜瓜、菠萝和榴莲进口也急剧上升。

  韩国水果的主要供应商中,菲律宾以44%的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比率为28%。(来源:第一食品网,2017-07-11)

中国:香蕉占进口水果总量的70%以上

  2017年上半年,天津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的进口水果共计6.39万吨,货值5241.3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8.4%,35.3%;进口蔬菜共计376吨,货值约2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7%和17%,均呈价量齐跌态势。

  据了解,进口水果种类主要为香蕉、菠萝、葡萄、椰子、橙、猕猴桃等十余种,主要来源于菲律宾、厄瓜多尔、智利、泰国、埃及等国家。进口蔬菜种类则较为单一,主要包括新西兰的南瓜和印度的洋葱。

  据检验检疫人员分析,造成天津口岸上半年水果价量齐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水果市场的持续繁荣。国产水果无论是从外观、包装还是营销都在向进口水果看齐,价格亲民的同时国产水果的品质和口感也逐渐为大众所推崇,从而影响了进口水果的价格和销量。但有些进口水果依然热度不减,比如香蕉占进口总量的七成以上,泰国椰子增长迅猛,进口量是去年同期的21倍。(来源:全球果蔬网,2017-07-10)

福建漳州出口鲜果再添新品种

  近日,一批重100千克、货值950美元的新鲜百香果经检验检疫合格放行,将乘空运飞往加拿大,这是漳州新鲜百香果首次走出国门。

  漳州是有名的“瓜果鱼米之乡”,出口新鲜水果种类包括蜜柚、芦柑、柠檬、杨梅、荔枝等十几种。为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提高保鲜百香果通关速度,漳州检验检疫局财务多种措施服务出口企业:一是提前介入百香果基地,提前深入果园进行病虫害调查,并在出口前做好农残普查,同时充分发挥行政许可事项下放的便民高效,一周内完成出境果园的备案工作;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相关进口国技术壁垒信息和农残限量要求,对企业加工过程检验监管,指导企业科学进行病虫害防治及加工、包装,确保产品符合国外法律法规要求;三是提供优质的通关服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ECIQ主干系统的快捷高效优势,实施无纸化报检、24小时接受企业检验检疫电话预约等服务,尽量缩短检验检疫工作环节时间,确保新鲜百香果的顺利出口。(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2017-07-10)


【市场动态】

尼日利亚棕榈油供需缺口大,业内竞相走后向一体化发展道路

  据尼日利亚《商业日报》近日报道,尼棕榈油供需缺口到底为多大,来自尼三家不同机构的数据各有不同,但供需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业内也竞相开展种植业,走后向一体化发展道路。日前,尼面粉集团企业在原有4500公顷棕榈园基础上,再购入2万公顷种植基地,以开展棕榈油的生产加工。据尼三家机构统计,尼制造业协会数据是,尼棕榈油年供需缺口有70万吨;尼全国棕榈油协会的数据是,尼年消费270万吨,产能为100万吨,供需缺口为170万吨;另据尼农业部制订的农业促进政策规划数据,尼年需棕榈油800万吨,产能为450万吨,供需缺口为350万吨。另悉,棕榈树在尼全国适宜种植地区可覆盖到24个州,但目前棕榈油产量仅来自9个州,且80%来自分散的小农户手中,小农户的棕榈树又大多处于半野生及手工采摘加工状态。(来源: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2017-07-07))

菲律宾香蕉遭遇“内忧外患”

  进入2017年以来,菲律宾香蕉产业的日子过得有些艰难,受到此前干旱天气影响,菲律宾国内香蕉产量一减再减,不想在出口方面又遭受了其他出口国的多方“夹击”。有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期间,菲律宾香蕉出口量只有2.96万吨,特别是对华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

  据悉,截至今年4月份,菲律宾香蕉出口量仅有2.96万吨,而去年同期该数字高达4.44万吨。菲律宾香蕉种植和出口商协会(PBGEA)对此表示,鉴于当地香蕉园去年时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干旱天气,他们早已预测到这一下降趋势。

除此之外,近年来拉丁美洲香蕉出口国的蓬勃兴起也加速了菲律宾香蕉产业的恶化,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传统出口市场开始更多的向拉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进口香蕉,对于菲律宾香蕉出口造成了不小影响。

  中菲两国关系一度曾因南海主权争端问题降至冰点,不过继杜特尔特政府软化立场之后,中菲关系便出现了改善转暖迹象。有专家称,自去年6月杜特尔特上台以来,他逐渐疏远美国转而“拥抱中国”。去年10月,杜特尔特对中国进行了里程碑式的访问,促使中国解除了领海争端后针对菲律宾香蕉所实施的进口禁令,此后菲律宾香蕉对华出口大幅攀升。该过程恰恰是该国“香蕉外交”的集中凸显,从这点来看,香蕉已经成为菲律宾国内政治及亚洲安全形势的风向标。(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2017-07-10)

越南荔枝开辟泰国新市场

  根据中央集团越南分部的消息,陆岸荔枝在曼谷顶级超市和泰国中央百货出售,价格为每千克299泰铢。

  北江省工业贸易局局长透露,陆岸荔枝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泰国是最新开辟的市场。这对越南荔枝种植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泰国是世界上五大荔枝出口商之一,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出口当地农产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北江省人民委员会的数据,该省荔枝种植面积接近3万公顷,2017年产量预期有10万吨,相当于2016年的70%,其中4万吨符合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认证标准,还有1600吨符合全球良好农业操作(GlobalGAP)认证标准。

  北江省预计2017年荔枝出口量和国内消费量加一起有5万吨。(来源:第一食品网,2017-07-11)

越媒称中国商人停购导致国内荔枝价格下跌

  据越南之声网站近日报道,近日越南北江荔枝价格正从5.5万越盾/公斤(约合2.47美元)大幅下降至1.8—2万越盾/公斤(0.81—0.9美元)。

  报道称,今年北江省荔枝欠收,因此过去几周不少地区荔枝价格有所上涨。然而,近日以来,北江省陆岸县荔枝价格突然大幅下跌,已从5天前的5.5万越盾/公斤(约合2.47美元)下跌至1.8—2万越盾/公斤(0.81—0.9美元)。主要原因是中国采购商突然停止收购荔枝,而越南国内小、散商户又仅处于观望态势。(来源:驻越南经商参处,2017-07-10)


【质量安全】

欧盟修订杏仁中氢氰酸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盟网站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1237条例,修订(EC) No 1881/2006中关于杏仁中氢氰酸的最大残留限量。

  在未加工的杏仁当中,苦杏仁苷是主要的氰苷,经人体咀嚼后降解为氢氰酸。氢氰酸有剧毒。

  欧盟食品安全局认为,氰苷20μg/kg的急性参考剂量存在食用风险,有必要制定杏仁中氢氰酸的最大残留限量。鉴于以上,修订(EC) No 1881/2006的规定,做出如下限量规定:

美国修订氟磺隆和氟啶虫酰胺限量标准

  近日,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美国环保署应Syngenta Crop Protection,LLC申请,修订氟磺隆(prosulfuron)在谷物中的限量标准,以及应Interregional Research Project Number 4申请,修订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在豆类、蔬菜中的限量标准。

  本次修订按照美国《联邦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案》(FFDCA)提出,美国环保署对氟磺隆和氟啶虫酰胺开展了风险评估,分别评估了毒理性、致癌性以及对婴幼儿的影响,最终认为按照以下限量使用是安全的。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反对意见及听证要求须按40 CFR part 178的规定于9月5日前提出。

台湾地区取消对茶叶中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限量要求

  近日,中国台北发布通告G/SPS/N/TPKM/430/Add.1号,该通报是对2017年4月5日食品残留限量标准(G/SPS/N/TPKM/430,2017年6月29日生效)通报的补充,修订了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第三条附表一,取消了茶叶中杀菌剂氟吡菌酰胺(Fluopyram)6.0ppm的限量要求。(来源:食品伙伴网,2017-07-10)


【农情灾害】

全国首次截获南美果树象甲

  近日,河北检验检疫局京唐港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对“MV AVAX(艾娃)”轮装载进境的6.5多万吨阿根廷大豆进行检疫时截获一象甲科有害生物,经专家鉴定为南美果树象甲(学名:Naupactus xanthographus),又名尾突白缘象甲,这也是我国首次截获该种有害生物。

  据了解,南美果树象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阿根廷共和国农业产业部关于阿根廷鲜食葡萄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智利共和国农业部关于智利鲜食鳄梨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中重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该虫主要分布于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巴拉圭等南美国家。其食性较杂,为害40余种果树,是南美水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幼虫蛀食葡萄、桃子、杏子、梅子、猕猴桃、覆盆子等果树的根,造成植株生长缓慢、产量降低;成虫取食植株叶片,造成叶片脱落,从而影响植株生长。目前,我国尚无该虫分布,一旦传入将给我国农林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来源:河北检验检疫局,2017-07-10)

截获外来有害生物大增 海南口岸防控形势严峻

  据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南口岸上半年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增幅近一倍,口岸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严峻。

  据统计,上半年海南检验检疫局在入境货物、运输工具、旅客携带物、邮寄物中累计截获外来有害生物981批次222种类1798种次,批次与种类同比分别增长23.4%和24%。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共截获41批次13种类46种次,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78.3%、116.7%和91.7%。

  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番石榴果实蝇、辣椒果实蝇、长林小蠹、宽叶高加利、果核芒果象、新菠萝灰粉蚧、印度果核芒果象等,主要来自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

  据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传入某地区并定殖后,将会对该地区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等构成极大威胁,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危害。(来源:新华社,2017-07-09)

浙江温州检验检疫局首次从入境船舶中截获菠萝灰粉蚧

  央广网温州近日消息,据从浙江温州检验检疫局,该局从入境船舶中截获的蚧壳虫近日经浙江省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鉴定为菠萝灰粉蚧,这是温州检验检疫局也是浙江口岸首次截获。

  今年3月,一艘来自印尼,装载植物油脂的货轮靠泊温州港七里码头,检验检疫人员在登轮检疫时发现,几个散装菠萝的柄端及果顶冠芽处均有疑似蚧壳虫危害,随即拍照留证并捕捉多头成虫送实验室鉴定。由于蚧壳虫虫体小种类多,制作玻片标本难度大,属于总局要求复核或疑难或需培养鉴定的样品,鉴定周期相对较长。

  菠萝灰粉蚧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都可分布,寄主以菠萝为主,对甘蔗和水稻根部亦危害,此外,寄主还有番荔枝、芥菜、美人蕉、咖啡、芭蕉、棉花等。菠萝灰粉蚧不但吸食植物汁液,还可导致植物烟煤病的发生。

  原先,蚧壳虫往往藏匿在入境旅客携带的水果中入侵,或在进口大宗水果入境检疫时被截获的较多。但去年以来,温州检验检疫局在海港口岸已经连续多次从入境船舶上的食品果蔬仓中截获活体蚧壳虫。为此,温州检验检疫部门加强了疫情疫病传播风险分析,对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船舶列为重点对象,加大船舶果蔬仓、船员宿仓的查验力度,提高有害生物截获率;同时,加强对入境船舶船员防范外来有害生物意识的宣传,严禁船员私自携带境外水果上岸,指导船员对果皮果屑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疫情疫病传播,守护国门生物安全。(来源:央广网,2017-07-11)


【管理动态】

印度正式将食糖进口关税上调至50%

  近日,印度海关发布通告将食糖(包括原糖、精炼糖及白糖)进口关税从40%上调至50%,并立即生效。据悉,此举主要为了遏制低价进口糖流入国内,并稳定国内市场糖价。(来源:广西糖网,2017-07-11)

泰向ITRC会议提出限制橡胶出口

  泰国中华日报近日报道,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国橡胶三方委员会(ITRC)会议同意泰国方提议,将今年3国橡胶部长级会议提前至9月召开,并成立工作组,审议泰国提出的共同限制橡胶出口,稳固国际橡胶价格的提议。

  据悉,泰国橡胶局参与于上周6、7日召开的第28次ITRC会议,并在会上提出,将原定于今年12月份召开的3国部长级会议提前至9月份召开,以尽快寻求解决目前橡胶业面临的问题的措施,获得三方会议通过。

  泰国橡胶局局长提塔说,泰国另外还提出在此启动限制橡胶出口措施,以解决短期的橡胶价格问题。3方会议讨论后,决议成立工作小组,研究有关限制出口量、执行时间、每个国家适宜的比例等问题,并规定在8月3日前作出结论,以备在九月份召开的3方部长会议上拍板执行。(来源:驻清迈总领馆经商室,2017-07-09)

尼日利亚计划挖掘山药出口潜力拓展欧美市场

  据尼日利亚《商业日报》报道,尼农业部长日前宣布,尼山药(yam)出口行动计划已经启动,鉴于yam是尼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出口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山药出口启动计划将欧洲、美国确定为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年出口总额计划总计达到50亿美元。尼农业部长援引世界粮农组织数据,尼yam产量居全球第一,总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2013年产量为3560万吨,2014年产量即增加1000万吨,达到了4500万吨,按照每吨300美元的价格计算,尼全国yam年产值为1350亿美元,有如此多的原材料可供加工,如果按计划每年向欧美出口,加上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出口总额达到50亿美元的期望应可以实现。(来源: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2017-07-07))

柬埔寨芒果明年对欧洲出口将翻番

  据悉,柬埔寨新鲜芒果明年对欧洲的出口将翻番。农业公司Mong Rithth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ong Riththy昨天表示,该公司达成协议,将在2017-2018年出口500吨芒果。

  对于2016-2017年,该公司表示,柬埔寨向欧盟出口了250吨芒果。随着2017-2018年的新协议,磅士卑省将建新厂用于进行芒果的标准包装。除了增加芒果出口外,柬埔寨也被要求向欧盟出口榴莲和红毛丹。(来源:农民哥芒果种植网,2017-07-08)


【科技动态】

英美研究:每天三杯咖啡将英年早逝风险降低18%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和美国各自主导的研究均显示,每天喝三杯咖啡,能够将英年早逝的风险降低18%。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人员对欧洲10国52万名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人进行了平均为期16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比起那些根本不喝咖啡的人,每天喝三杯咖啡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18%。

  该研究的主导者马克·冈特说:“我们发现,喝较多咖啡与任何病因造成的死亡风险降低都有关联,特别是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的是,欧洲10国的结果类似。”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对18.6万人进行了为期16年的追踪调查,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相较于根本不喝咖啡的人,每天喝一杯咖啡的美国人死亡风险降低了12%;对于那些每天喝三杯咖啡者,这一数据是18%。该研究主导者、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韦罗妮卡·塞蒂亚万说:“咖啡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和酚类化合物,在癌症预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研究人员还发现,喝咖啡的人肝脏功能更好、血糖控制能力更强。不过,科学家们认为,对健康有利的是咖啡中的抗氧化植物化合物,而非咖啡因本身,因此喝脱因咖啡也对健康有利。

  这两项研究均于7月10日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来源:中国日报网,2017-07-11)

瑞典科学家发现植物色素叶黄素可抑制炎症

  瑞典林雪平大学(linkoping)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富含色素的水果和蔬菜中的叶黄素可以抑制炎症。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先前的研究已表明,饮食可影响身体的炎症过程。炎症被认为是引发许多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关键因素。

  该大学医学和健康科学咨询心脏科教授杰纳森(Lena Jonasson)指出,相当多经历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即使在接受了血运重建、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有效治疗后,仍患有慢性炎症,而这些炎症也与较差的预后效果相关。

  为此,一些研究调查了植物中大量脂溶性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与炎症之间的关系。以前的研究表明,类胡萝卜素水平与炎症标志物呈负相关。

  而在瑞典最近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了193名冠心病患者血液中六种最常见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血液中的炎症水平。研究人员发现,叶黄素是唯一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有关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越高,白细胞介素-6水平越低。

  林雪平大学医学和健康科学部的钟(Rosanna Chung)博士指出,他们此次研究证实了一个与炎症相关的特定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可抑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长期炎症,此外,研究还表明,叶黄素还可以被血液中免疫系统的细胞吸收和储存。研究人员从冠心病患者的血液中收集了免疫系统的细胞,发现在使用叶黄素治疗后,细胞的炎症活性明显降低。(来源:食品伙伴网,2017-07-06)

光碳核肥生态农业助力粮食及食品安全

  “农业发展新格局——光碳核肥生态农业助力粮食及食品安全建设成果发布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旨在以生态、有机、绿色、健康揭开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全新篇章。

  光碳核肥作为一种开拓绿色生产模式的清洁型、环保型碳能源肥料,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以生产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为基础,满足国家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紧迫需求。

  光碳核肥的研发开启了中国“生态农业”新篇章,更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先导产品。通过光碳核肥代表性示范田农产品展示,诠释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密切关系;并面向全国发起“食品安全一招鲜:生态农业倡议”,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农产品质量绿色安全。

  近年来,中国光碳联盟团队通过在我国三十多个省、区的大量实验示范,以实际数据验证光碳核肥消弭了多年来化学肥料对生态环境和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的弊端。

  站在时代发展前沿,以光碳核肥科技引领,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保障国民食品绿色安全,展现新时期在中国农业未来发展发现方向,带领我国农业一步跨入崭新的“全球时代”。(来源:人民网,2017-07-10)

福建检验检疫局为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 种质基因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据福建检验检疫局,日前,该局技术中心被福建省种子总站指定为2017年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检测鉴定机构,承担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124份农作物新品种种子的转基因检测鉴定工作,其中水稻102份,玉米14份,大豆8份。

  据介绍,福建检验检疫局自2011年以来连续与福建省种子总站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对来自全国各地参加福建省品种认定田间试验的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开展转基因成分鉴定工作,为福建省农作物品种种质安全等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来源:中国日报网,2017-07-11)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