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料库 > 农垦文化

我的农场,我的中国农垦

时间:2024-09-23 作者:麦兴平 来源:《中国农垦》2024年第9期 点击次数:28321

当我走过了千山万水,走过了无数座城市,走过了岁月的坎坎坷坷,每当回到我的农场,我的家乡,望着红冉冉的晨阳下那一排青绿的大树,一条条整齐的沟渠,一望无垠的庄稼地时,我仿佛又看见了一只金黄色的蝴蝶飞过绿油油的禾苗,看见了我的父辈开着一辆辆崭新的“康拜因”在金色的田野里收获着饱满的稻谷,看见了一群群农场的孩子在蓝天白云下捡拾着麦穗。

当我走过那一幢幢绿树环抱的楼群时,我听见麻雀欢快的叫声,听到了久违的乡音,我的双目浸满了泪水,这就是我萦绕在梦里的农场,这就是我想逃离,却又夜夜思念的地方。

我的农场,我父辈用青春和汗水建设的家园哟!在这微风拂过脸颊的一刻,在这蛙声此起彼伏的祥和夜晚,我想,我的农场是什么?是父亲那褪色的军装和那锈迹斑斑的犁铧吗?是妹妹拉着风箱,母亲擀的那张面皮吗?是碾米机上跳动的米粒?是暮归的羊群?还是知识青年围坐在月光下,弥漫在农场上空久久不愿散去的手风琴声?

农场是千万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是屯垦天山南北一棵棵挺拔的新疆杨,是千万个知青扎根北大荒的激情岁月,是椰风婆娑的海风,是岭南高高的橡胶树,是祁连山下那朵鲜艳的马兰花,是内蒙古草原上洁白的毡房,还有那云朵一样洁白的羊群,是白山黑土,是青青翠竹,是海风吹过的田园牧歌,是黄土高原上那展翅的雄鹰,是陕北窑洞里昏暗的灯光,是南泥湾,是千千万万个农垦战士用一生开垦出的处女地,是千千万万个农垦人用汗水书写的壮丽史诗。

如果芳华可以被重新书写,我想,我应该是父亲田地里那一棵金色的向日葵,是母亲用汗水浇灌的青绿禾苗。如果中国农垦是长江、长城,是黄山、黄河,千千万万农垦人就是长江上最美的浪花,就是黄河九曲十八弯上弥漫了60年的船工号子,就是高飞的雄鹰,就是一棵棵青松,一棵棵白杨,一棵棵沙枣树啊!

让我怎么不爱你啊,我可爱的中国农垦!你从荒漠走来,从沼泽地走来,从盐碱地走来,从戈壁滩走来,从干旱的草原走来,从原始森林走来,从天山南北走来,从数不清的野湖乱滩走来,从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中走来,你就是晨阳映染下的万亩粮田,你就是中国的一张金色名片!

让我用一生读你!我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父辈能建设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中国农垦,新一代农垦人一定能打造出一艘中国的农业航母。也许,历史的荣誉会尘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也许前方的路途中还有无数困难,但是,我们农垦人从来都是创造奇迹的先行者,都是时代的先锋队。

爱你呀,我的农场,我的中国农垦!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我们昂首挺胸走了过来,未来的征程上,我们也会斗志昂扬,将垦区建设得更加富强,向伟大祖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