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古老荔枝产业焕发魅力生机

时间:2020-06-22 作者:张韧 王紫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6669

编者按:荔枝起源于我国,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20世纪80年代,我国荔枝产业迎来大发展,种植面积从1987年的191万亩增长到2019年的812.22万亩,是世界第一大荔枝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荔枝产业在带动热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和主产区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荔枝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随着产业不断兴旺,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及链接“一带一路”的纽带之一。本期《产业新亮点》聚焦我国荔枝产业的结构调整及产业集群建设等话题,看看这个古老产业如何焕发生机,走上现代化、数字化发展之路。

  

果农正在分拣荔枝。 张韧 摄



五月,荔枝丰收的时节,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的海南农垦红明农场,迎来一年一度的荔枝盛宴。

“我们的‘妃子笑’品质特别好,皮薄核小肉甜,供不应求,大伙儿每天都忙着采摘。”红明农场的“妃子笑”荔枝标准化种植基地里,职工孙宏德背着竹筐,忙碌地采摘荔枝。基地旁的道路上车来车往,前来收购的果商络绎不绝。

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28日,红明地区一共销售荔枝6100万斤,平均单价6.2元,产值达到3.78亿元。此外,当地荔枝采摘体验游人爆满,已成为海口市琼山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荔枝产业涉及我国南方8个省份,全职从业人口超过100万人,是我国热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荔枝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热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热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5月20日,在广东茂名举办的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上,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任李尚兰说。

助“荔”抢鲜上市 科技打造现代农业

“荔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在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上说,荔枝的科技创新体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体系专家研发的果园改造与高接换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高效省力化技术、安全生产技术、开花与坐果调控技术、保鲜技术、多样化产品加工技术等,均得到广泛运用。在促进品种更新、产量增加、扩大销售半径、推动绿色生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荔枝行业内已研发出解决山地果园运输、采摘、残枝利用和管理等问题的农用机具,掘孔机、中耕管理机、肥料撒播机、多功能割草机、树枝粉碎机、高枝修剪机、伸缩式修剪锯、搬运车、高空作业机、各类喷雾直播机械等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当前科技日新月异,农机具应用也大有可为。”陈厚彬称,要想办法让想用机械的人用得起,有能力使用机械的人用得到,建立农机服务技术合作社或者共享技术服务平台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即在一定区域内(比如10万亩)建立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促进机械化推广落地。

科技水平的提升保障了荔枝种植效率,而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将荔枝的长途储运变为可能。

“有了专业冰水槽,我们预冷打包的效率高多了。”5月18日,在海南农垦红明农产品(荔枝)交易中心,来自辽宁沈阳的收购商于大海指挥着工人,将刚采摘分拣好的荔枝一筐筐投入专业冰水槽中。于大海介绍,槽中是5℃恒温冰水,荔枝在其中浸泡20分钟左右,便可预冷降至5℃,方便进行打包装箱,由冷链车运往沈阳的农贸市场销售。“过去没有专业的冰水槽,我们只能购买冰块投入水中浸泡荔枝以让其预冷,这样的做法不仅效率低,预冷质量还不高,极其影响荔枝保鲜运输。”于大海说。

为解决荔枝长途运输问题,红明荔枝集团通过配备完善冷链设施和引进包装生产线,提供荔枝储存、预冷、分拣、包装、运输等一系列服务,进一步延长荔枝保鲜期。目前,中心荔枝日分拣量可达30万斤,11个交易档口可对荔枝进行预冷处理、打包装箱,助力荔枝“抢鲜”上市。

据悉,农业农村部从2008年开始,启动了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专家带领下,荔枝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荔枝单产和品质;对荔枝贮藏性能、果肉品质保持与劣变机制、冷链保鲜技术等的研究,扩大了荔枝的销售半径,鲜荔枝可运销到北美市场;高效省力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8年,销售广东茂名荔枝的本土电商从36家发展到1500多家,增长40多倍,网络销售量由450吨跃增到4.5万吨。茂名作为国内荔枝批发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每到上市季,工人将分拣后的荔枝,经冻库的预冷、分装、打包,通过空运及冷链运输,一天时间就可到消费者手中,口感跟刚从基地摘下来的几乎无差别。

围绕需求调结构 数字农业焕发新动能

我国荔枝种植分布范围广,以往主要集中在每年6-7月上市。

“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形成海南特早熟、粤桂西南部早熟、粤桂中部中熟、粤东闽南晚熟、重庆和四川泸州特晚熟5大优势区,均衡上市、相互衔接、差异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李尚兰告诉记者,从荔枝品种结构看,“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糯米糍”“鸡嘴荔”等优质品种占比超过40%,产品品质和单产水平稳步提高。今后还将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发展特早熟和特晚熟优质品种,延长果品上市期,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不断开发新品种,以实现优质优价、增产增收。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给水果流通和消费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催生了农业的数字化转型。

1月27日,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发出“保供稳价安心”倡议书,及时搭建起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平台。短短90天,平台聚集了2400多家企业和机构。迅速壮大的“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成为广东农业农村抗疫的重要力量。

依托保供平台,采购商动动手指就可与供货企业对接,轻松下单。网络主播们也走进田间地头与消费者直播互动,推动线上交流和农产品云交易。截至目前,保供平台已举办直播120余场,40余位采购商及供应商进入直播间云对接,销售额达1.2亿元。广东省多个地市(县、区)长、镇长出镜带货,推销当地的农产品。保供平台已然成为广东数字农业的生力军。

今年是荔枝生产中大年,相关产区政府高度关注荔枝销售工作。4月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广东荔枝“12221”市场营销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全省各产区要形成合力,用好在抗疫期间成长起来的“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重视荔枝大数据的开发应用,重点做好采购商对接,做好产销对接,继续做好荔枝丝路行、南果北上北果南下等,要特别重视采购商会客室、网红直播、网络拍卖等互联网营销手段。

5月4日,湛江徐闻八大荔枝园种植能手携徐闻青年电商,齐齐亮相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直播间,打造徐闻荔枝直播带货矩阵。当日直播累计3.58万位采购商在线观看,现场意向订单为26万斤,价值260万元。

广东“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是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一次探索,平台让网络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数字成为新农资,农产品销售找到新出路。

形成产业集群 中国荔枝世界共享

“当前,我们在荔枝产品的开发方面,从以鲜食为主,到各类精深加工产品和文创产品不断涌现;在产业形态方面,良种繁育、社会化服务、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支撑产业不断壮大。”李尚兰认为,荔枝产业已逐渐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以荔枝为中心的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围绕“一带一路”热带农业交流合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热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从2017年开始,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和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牵头,组织全国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联盟,联合主产区地方政府,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既为广大荔枝从业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关联企业创造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对增强我国荔枝业界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和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荔枝种植企业也积极筹划向外推介,加强对外沟通交流。2019年底,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七家农产品出口公司共同组成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整合资源优势,组建国内资源最优、基础最强的荔枝出口集团。今年初,集团首次亮相2020德国柏林果蔬展,向全球客商展示了中国荔枝的魅力,并得到法国、荷兰、俄罗斯和新西兰等国家客商的青睐。

今年三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持续推动2020年“12221”荔枝市场营销行动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荔枝采购商联盟建设和组织服务工作,推动落实广东“丝路行”,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着力扩大广东荔枝对外出口以及国际贸易的市场份额,提升对外影响力。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