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橡胶与科技进步

时间:2006-06-2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3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真正动力。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以时间、质量、价格、服务和环境去赢得国内外市场?关键点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寻求发展的新方向,探索产品性能的新领域,拓展市场的新空间,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现代科技的了解与把握。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对未来有敏锐的预见性,还要找到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新途径。 
                       
      我国橡胶工业创始于1915年,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轮胎、力车胎、胶管、胶带、胶硅、乳胶等各类工业制品、橡胶材料、炭黑、橡胶助剂、橡胶管架材料和仪器装备等产品组成的完整的行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轮胎工业及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橡胶工业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时期。 
                       
      但是作为一个橡胶大国,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却不是一个强国。近几年,世界各大轮胎公司争相推出与传统轮胎生产完全不同的新技术,如普利司通ACTAS技术、米其林C3M技术、固特异IM-PACT技术、倍耐力的MIRS技术等,它们都是全新概念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的逐步实施将使轮胎工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对推动我国橡胶行业的科技进步、缩小我国橡胶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国产化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成套生产技术,大大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004年9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授予我国十个企业全钢子午胎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就是标志着我国民族轮胎工业由传统模式已经步入科技与创新时代的最好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决定企业兴衰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实践证明,我国橡胶工业科技进步的重大成就是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特别是通过“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发挥厂、院结合,科技与产业化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橡胶产品生产成套技术,并在行业里获得推广应用。但是随着发达国家技术的不断更新,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的制约日趋严格,我们不能停留在消化吸收国产化,而要从模仿走向创新,只有立足查,坚持科技进步才是我们的出路,就是说我们重化工业发展要从模仿走向创新。这里说的创新主要是指国内尚未引进,而在国际已经开始推广的一些重大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加以开发研究,尽快实现产业化。 
                       
       随着中国橡胶产业的进程,作为行业媒体我们责无旁贷。既为此,在本期《成果见证》栏目里,我们例表编发了“橡胶工业的主要科技成果”;在《热点评述》中阐述了“自主轮胎品牌的实践与困惑”。文中既展示了历年来橡胶技术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客观评述了橡胶产业化及轮胎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旧的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继“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国际会展”在京成功举行之后,将于2006年在业内举办一系列橡胶塑料工业技术展览及会议;并计划出版几部行业科技图书。届时恳请业界朋友踊跃参与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我们展望未来,满怀信心,衷心祝愿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籍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使新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产能与品种应相当于国际水平;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我国民族橡胶工业高起点的跨越,最终以科技强国的姿态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现代橡胶网》编辑部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