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理论探讨

中国口粮能够绝对安全 要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时间:2021-04-06 作者:黄季焜 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次数:20970

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举行。在分论坛“透视种子与粮食安全”中,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季焜进行了分享。

黄季焜表示,我国的水稻、小麦基本上能够达到接近百分之百自给率,但是玉米的自给率会显著下降。

“去年玉米进口已经超过1000万吨,我们预测在2025年可能达到4000万吨左右。大豆的自给率同样会下降,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自给率会下降。但是其它产品还是自给率非常高的。”黄季焜说。

对于粮食安全,黄季焜总结了两点:第一,我国的稻谷与小麦完全能够自给,最重要的是它的品质在不断提高。第二,我们在粮食饲料方面,主要是大豆和玉米进口不断增多,畜产品进口也会增多。我们如果不进口玉米跟大豆,我们必须进口畜产品。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能靠投入增多。稻谷、小麦要提高品质,玉米以及大豆增长要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重要要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现在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以及生物育种这方面的技术非常非常重要。”黄季焜表示。

在黄季焜看来,种业要创新,必须深化种业的科技体系改革,理清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特别是种业创新的主体。

“最后,给大家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什么?第一,中国口粮能够绝对安全,但前提是不断提高大米的品质和特种小麦或特殊用途的小麦。第二,玉米、大豆进口肯定要不断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减少进口量,我们必须要提升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要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能力,种业创新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黄季焜说。

下一步应该怎么推进呢?黄季焜认为,应该真正建立起产、学、研相辅相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企业是应用产业化研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我们现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除了有序以外还要加快推进特别是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对我们提高玉米产量、减少玉米进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黄季焜。

“最后一点是种质资源的保护。不但是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我们有很多种质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到底有哪些功能,哪些能够采用?充分利用现有以及未来好的种质资源应该作为我们重点的工作之一。”黄季焜表示。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