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公司:悟“三牛”精神 谱时代华章

时间:2025-02-25 作者:李奇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 点击次数:8431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期待。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激励着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党员干部,他们以克难攻坚的雄心,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奋斗华章。

以一颗种子的坚韧之心实而不浮,淬炼“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

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全域旅游的重点任务,是公司干部职工群众的迫切期盼。近年来,公司积极践行环境治理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2022年至今累计种植花楸、糖槭、白桦等3万余株树木,百合、八宝景天、三七景天等50万余株花卉,进一步弘扬了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形成了全员参与义务劳动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街道硬化、路灯亮化、东山侵蚀沟山坡固土绿化工程一并实施,民生环境相应改善,公司以实干实绩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条“公司美、环境优、民幸福”的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

以一粒果实的沉淀之心厚积薄发,践行“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

公司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2022年起,公司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打造重点旅游节点项目。以水晶花宫为中心,采摘园、百合园网红打卡地、百林园、芍药园科普观光区、三河牛科技文化馆、奶酪制作体验区、牧场参观区、爱情树景观等点线相连,形成了“观光+体验+研学”的农、牧、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2022年底,这里成为呼伦贝尔学院马术、射箭、布鲁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24年5月18日,呼伦贝尔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暨研学基地在谢尔塔拉农牧场公司正式挂牌,公司以此为契机,再掀旅游研学高潮,截至目前,已有近万余名中小学生在研学中了解了农垦文化、三河牛文化,让公司各个景点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持续攀升,带动了公司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

以一片落叶的奉献之心无怨无悔,牢筑“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

自1955年建设以来,公司广大员工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培树畜牧业品牌,打造现代农牧业示范区。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有周恩来总理签名的“谢尔塔拉农牧场三河牛育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奖状。

多年来,公司依托三河牛品种特性,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园区建设。2013年8月,开始筹建第一牧场,牧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实现了“人畜分离”。2023年12月5日,三河牛信息中心正式运营,标志着三河牛产业跃进数字化全新发展阶段。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公司现有耕地面积32万亩,自建设以来,十年九旱,为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79年就开始建设水利设施,并且积极探索水肥一体化、水利信息化、智能化等相关领域,特别是在2023年,成功申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农牧场二队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24—2025年度),争取国家项目资金9939.21万元。

以一朵鲜花的绽放之心干净纯粹,坚定“勇立潮头”的高尚追求

公司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开发建设较早的牧场,历史上经过多次合并、划分,但公有制属性从未改变,鲜红的党旗始终引领着开发、建设、改革、发展。“谢尔塔拉必须走向产业兴旺、名声响亮的三河牛产业发展之路。”谢尔塔拉农牧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满泽坚定地说。

承载光荣,延续梦想。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双十、双百、双创”目标的引领下,公司党委正以“抓党建,强农业,保牧业,壮旅游,树品牌,促改革,惠民生”为发展思路,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走向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